一. 人像攝影鏡頭的選擇與搭配
需要用明確的焦距來拍攝的專項攝影并不多,而人像攝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攝影中,不同鏡頭的選擇與搭配所拍攝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對于大多數攝影者來說,都比較喜歡用焦距為85~100mm的中長焦鏡頭來進行人像拍攝,這類鏡頭通常被人們稱作是人像鏡頭。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攝,不僅可以讓攝影者在一個很恰當的距離范圍內進行拍攝(離被攝體3~4m,留給自己和被攝主體一定的空間,但仍能使被攝體充滿景框),而且使用這個焦段的鏡頭拍出來的人像效果比較自然、真實,既不會像廣角鏡頭那樣引起面部失真,也不會像較長的長焦鏡頭那樣引起壓縮。
尼康24~120mm F/3.5~5.6變焦鏡頭
在人像攝影鏡頭的選擇過程當中,很多攝影者經常在最理想的鏡頭焦距是選擇85mm還是100mm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其實,攝影者完全可以選擇一款能夠包含這兩段焦距的變焦鏡頭,比如尼康的24~120mm變焦鏡頭,它可以完全滿足攝影的不同需要。這樣,攝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圍內選擇任意焦距來拍攝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 F5曝光時間 1/250s
焦距 85mm感光度 100
利用85mm定焦鏡頭拍攝的人像照片
雖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長焦鏡頭比較適合拍攝人像,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同樣可以利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當攝影者選用較長的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時,可以更好地虛化背景,使畫面更加簡潔、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長焦鏡頭對背景的這種虛化,可能會有些過度,略顯不自然。
光圈 F2.5曝光時間 1/200s
焦距 135mm感光度 100
長焦鏡頭具有虛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體的效果
除了長焦鏡頭,廣角鏡頭也得到了眾多攝影者的青睞。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比較好地收取更多的畫面元素,從而來反映環境、烘托氣氛。并且,對于人像拍攝,廣角鏡頭打破了長焦鏡頭單一的表現形式,為攝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創意發揮空間。需注意的是,要盡可能避免廣角鏡頭給被攝體帶來的過度透視變形。
光圈 F9曝光時間 1/125s
焦距 25mm感光度 200
長焦鏡頭具有虛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體的效果廣角鏡頭的使用,使人像環境元素更加豐富
二. 人像攝影構圖
要學好人像攝影,初學者完全可以從構圖方面來快速入門,構圖相對于其他攝影技法來說,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人像構圖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是被攝主體自身的表現力;二是需要攝影者有一定的創意和想法,并能夠通過手中的相機,把被攝主體完美地表現出來。
1.畫幅的形式
構圖的三要素包括:畫幅的形式、畫面中的主體實像部分和畫面中的空白部分。對于初學者來說,準確把握和安排構圖的三要素,是快速入門人像攝影構圖的最簡單的方法。
畫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橫幅面、豎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來進行構圖的。在進行人像構圖時,攝影者首先需要考慮,采用何種畫幅形式來框取被攝體。如果僅僅考慮使畫面適合被攝體的需要,則可以按被攝體的具體形態來確定畫幅形式。比如,采用橫畫幅拍攝躺著、坐著的人物;采用豎畫幅拍攝站立著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畫面更有創意,則可根據表現意圖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畫幅。總之,確定畫幅同被攝主體之間的關系,是構圖的首要步驟。
光圈F8 曝光時間1/160s 焦距 55mm 2.畫面中的主體 人像攝影畫面中的主體實像部分,即攝影者想要表現的人物主體。其表達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人像構圖公式法,即采用特寫公式構圖、半身公式構圖、七分身公式構圖和全身公式構圖;二是帶景藝術構圖法,即通過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來進一步美化和表現主體。不論是采用哪種方式,都需要在構圖中確定主體實像的興趣中心。 光圈F2.5 曝光時間1/4000s 焦距50mm 3.畫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攝影構圖中,畫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沒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體實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構圖上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個攝影畫面中,主體實像與空白部分是互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襯托、說明主體,同時還可以對主體形象進行補充、強化。 小提示: 光圈F4 曝光時間1/250s 焦距104mm 4.用簡潔的背景突出主體 對于人像攝影來說,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達的主要對象,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畫面內容的中心,而且是畫面結構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圍繞它形成一個整體。所以說,在畫面中攝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光圈F4.8 曝光時間1/125s 5.用虛化的背景突出主體 如果想進一步突出人物主體,初學者還可以考慮利用虛化背景的方法來突出人物。這種虛化背景的方法,同樣可以排除雜亂的背景對人物主體的干擾。利用中長焦鏡頭不僅能夠更真實地表現人物,還可以實現完美的虛化效果。但是,攝影者在使用長焦鏡頭的時候,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創作目的。如果環境對于人物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可以對其進行較深度的虛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環境因素,但同時又不希望其影響到人物主體,那么可以進行適度的虛化,達到兩者的統一即可。 光圈F3.5 曝光時間1/125s 6.平衡構圖 人像攝影構圖中的對稱和均衡是平衡的兩種形式。 光圈F7.1 曝光時間1/100s 焦距50mm 7.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形式在人像攝影中也是經常運用的。這種構圖一般是由模特的身姿和攝影者的取景角度兩者結合而成的。由于人本身的直立性,攝影者通常采用豎幅的形式,然后利用模特身體的前傾或后斜,來形成對角線構圖。當然,模特在坐著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調整身姿來實現這種效果。對角線構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物的呆板,使畫面更加活潑。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00s 8.S形構圖 S形構圖在人像攝影中也是常用的構圖形式,它和對角線構圖差不多,都是通過模特的身姿和形體來塑造的。尤其是在拍女性模特的時候,S造型可以說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在人像攝影中,攝影者可以充分利用和發掘模特自身的優勢來進行構圖。 小提示: 光圈F8 曝光時間1/125s 9.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初學者可能經常會在取景構圖方面出現一些錯誤,而錯誤的構圖不僅影響了人物主體的美感,同時也使整幅照片失去原本的意義。 光圈F13 曝光時間1/100s 焦距85mm 10.避免從關節處切割人物 初學者還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拍攝半身人像時,把握不好人物肢體的取舍位置,經常會出現斷臂、攔腰截斷的畫面。對于初學者來說,尤其要注意,當從取景器里取景時,不要從人物的關節處切割。也就是說,不要讓景框的底部從肘部、腰部或者膝蓋處切割,景框的兩邊也不要從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須要從手臂或者腿部剪切,也應盡量跳過關節處。 光圈F4 曝光時間1/160s 焦距135mm 三. 人像攝影的拍攝角度 拍攝角度包括拍攝方向和拍攝高度兩種。拍攝角度的選擇在人物攝影中十分重要。不同的拍攝角度會對被攝體的形象和姿態產生不同的影響。初學者在進行人像攝影時,要注意把握被攝體的個人特征,從而來選擇合適的角度拍攝。 1. 正面 正面是指人物主體臉部正面對著相機, 同鏡頭成零角度。對于正面半身人像,這種拍攝角度會著重表現人物臉部闊度輪廓,能給人一種端莊穩重、對稱和諧的感覺,同時增強人物的真實感。而對于全身人像,此時則表現的是人物主體的體形輪廓。 光圈F4.8 曝光時間1/125s 2. 1/3側面 1/3側面是指臉部同相機鏡頭成30°左右的角。這種拍攝角度能改善正面過于對稱、呆板的狀況,使照片顯得輕松活潑一些。另外,這種角度不論是對于稍胖的還是稍瘦的人物主體來說,都很適宜,而且還能較好地使照片呈現出立體感。 光圈F10 曝光時間1/125s 3. 2/3側面 2/3側面是指臉部同相機鏡頭成60°左右的角,是人像攝影中運用較多的一種角度。一般采用這個角度,能有效地改善、美化人物主體自身存有的缺陷和不足。另外,如果人物主體體形較胖,采用這種角度,常能達到明顯的“減肥”效果。 光圈F5. 6曝光時間1/125s 焦距44mm 4. 全側面 全側面是指臉部、鼻尖同相機鏡頭成90°角。采用這種角度拍攝的最大特點就是能使人物主體的側面輪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無論人物主體是胖還是瘦,只要具備良好的側面輪廓條件,都適宜采用這種角度拍攝。 光圈F10 曝光時間1/125s 焦距50mm 5. 俯拍 光圈F2.8 曝光時間1/250s 6. 仰拍 采用低角度仰拍所產生的效果正好和高角度俯拍相反。在拍攝人物正面半身像時,仰拍能夠使人物主體上額部變窄、下顎部擴大、頭頸變長、臉部飽滿,并且表現出人物主體的高大與修長,同時還起到了凈化背景的作用。 另外,在拍攝女性全身照的時候,采用這種角度能夠表現女性修長的雙腿和婀娜的身姿。但是對于臉部上小下大的人來說,就不能采用正面仰拍的角度了,因為這種角度會更加暴露人物主體的缺陷。而此時,攝影者應該選擇稍側的角度進行仰拍。 光圈F9 曝光時間1/160s 7. 平拍 平拍是以人物主體眼睛的平視高度作為基準線的。這種高度所拍攝的畫面效果符合人的視覺經驗,并且構圖平穩,無特殊變化。 光圈F13 曝光時間1/100s
采用橫幅形式構圖,畫面容納了更多的視覺元素
畫面主體的興趣中心,是指畫面主體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據很大的面積。比如,在人像特寫畫面中,眼睛往往就是興趣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臉部就成了興趣中心。一幅畫面一般只有一個興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個主要的興趣中心。否則,就有可能破壞畫面的完整性,造成構圖上的無序和混亂。
對模特進行近景俯拍,臉部成為整個畫面的興趣中心
當人物主體的形象被畫面不同程度的切割,而使整個人物主體完全充滿畫面時(尤其是人物特寫、近景時),畫面可能就不存在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空白空間了。但是在構圖方面,此時的畫面卻更加具有張力且給人更大的想象空間。
空白部分使畫面人物更加突出
對于初學者,突出人物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尋找一個比較簡單干凈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墻、一片綠草地等諸如此類既干凈又不復雜的背景,這樣攝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擔心因處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而導致照片失敗的問題。
另外,攝影者要注意,眼神對于人像攝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寫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嘗試著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畫面顯著的橫向1/3線位置,這樣不僅可以突出畫面主體,而且構圖也比較得當、和諧。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線條感較強的背景,更加凸現模特修長的身材
焦距90mm 感光度160
背景虛化得當,既不影響畫面中的人物主體,同時又交代了環境因素
對稱是指沿畫面中心軸兩側有等質、等量的相同景物形態,兩側保持著互相均衡的關系。這種構圖形式使畫面顯得工整、端莊、安定,同時也會使人產生呆板、單調的感覺。要運用這種對稱構圖形式,一般在場景上需要選擇左右對稱的景物作為背景,而人物也一般是以正面角度來進行拍攝。
均衡是人像攝影構圖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構圖原理,也是最常用的攝影構圖形式。畫面均衡跟對稱不同,它是沿畫面中心軸兩側,有不等質、不等量或不同景物形態的構成形式。它在人們心理上偏于靈活和感性,并且是一種具有表現形式變化的平衡,它更顯生動、更具活力。對于均衡構圖形式的運用,攝影者首先要考慮畫面內的人物主體與客體,盡管二者性質不同,但是其恰當的搭配能夠使人們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平衡感。
以鏡子作為道具來實現人物的平衡構圖形式
焦距35mm 感光度100
把相機以一定的角度傾斜,能夠實現人物的對角形態
對于女性的S形構圖,很多攝影者經常喜歡利用剪影的形式來表達,尤其是在外景拍攝過程中。攝影者可以選擇傍晚日落時分,在已經選擇好的場景下,半按快門對準天空進行測光,然后對人物重新構圖,此時不需要對人物主體進行補光。這樣,一幅具有S形的優美輪廓的畫面就呈現在人們眼前了。
焦距60mm 感光度100
S形構圖使模特魅力得以充分體現
對于環境人像攝影構圖來說,最常見的錯誤莫過于人物和背景的搭配不當。在進行環境人像攝影時,由于表現主題的需要,畫面背景需要保持一定的清晰度。而此時,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當,就會出現人物頭頂著樹、柱子等物體或者肩部長出樹枝等不正確的構圖形式。這就需要攝影者注意,當人物主體背后有高大的樹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時,要考慮讓人物主體稍微移下位一點,避免作為背景的樹木和人物重疊。當然,也可以對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
在環境人物拍攝過程中,要避免人物和樹木等背景重疊
拍攝大半身人像時,可以在膝蓋以上或者以下部分進行切割
正面方向拍攝比較適合頭額凸出、鼻梁不挺、下巴后縮及顴骨高聳等臉形的人物。但是,攝影者應該注意,對于面部器官有明顯不對稱差異的人物主體,就需要避免正面方向拍攝。若人物主體很胖,也應慎用此角度。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正面角度拍攝模特,有一種對稱、和諧之感
焦距50mm 感光度100
模特臉部對鏡頭稍微一側,增強了模特自身的活力和臉部的立體感
當然,這種拍攝角度也不是適合所有臉型的人。對于顴骨高聳和臉頰凹陷的人物主體來說,就不適合使用這個角度拍攝,因為這樣往往會使缺點變得格外明顯和突出。
采用2/3側面角度拍攝模特,起到了一定的減肥效果
采用2/3側面角度拍攝模特,起到了一定的減肥效果全側面拍攝,更好的展現了模特的臉部輪廓
在人像拍攝,尤其是表現女性形象時,很多情況下攝影者都喜歡采取高角度俯拍。因為這種拍攝角度能使女性的臉部變得嬌小,產生“瓜子臉”的效果。當然,這種角度比較適合那些臉形較寬、較胖的女性,而對于那些較瘦、臉形上大下小的人物主體,則不宜采用這個角度拍攝。
另外,在拍攝人物全身照時,采用俯拍角度能夠得到某種意義上的卡通效果。因為這種角度能使人變得矮小,產生頭大身小的夸張效果。
焦距46mm 感光度250
以俯拍方式拍攝,模特臉部更顯嬌小
焦距36mm 感光度100
采用仰拍角度拍攝,充分表現了模特修長的雙腿和婀娜的身姿
焦距37mm 感光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