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補疏相合止眩暈(2015·3·6中醫藥報第四版)

     □ 劉建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國醫大師路志正臨證經驗 )  

   

    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車,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癥狀。眩暈病機多端,治療棘手。國醫大師路志正分期治療,補疏結合,療效滿意。現介紹于下。

    王某,女,70歲,2014年2月25日初診。

    患者主訴頭暈頭脹,視物旋轉數月。癥見頭暈、頭脹、視物模糊,如坐舟車,耳鳴如蟬,頭痛、乏力氣短,咽癢咳嗽,無痰、納差,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1日2次,努責無力,便后不爽,雙膝疼痛,尿頻,子宮脫垂于外7年,夜寐夢多,面目、下肢浮腫,上半身汗出,足冷,時時欲寐,口干欲飲。

    望其面目虛浮,面色黧黑晦滯,雙目無神,體形適中,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黯紅,苔薄黃微膩。診其脈滑數、尺弱。

    辨證:脾虛失運、痰濁中阻。

    治法:健脾益氣,養血柔肝,燥濕祛痰。

    方藥: 太子參15克,南沙參12克,僵蠶10克,天麻12克,枇杷葉12克,膽星8克,竹茹12克,浙貝母10克,炒蒼術12克,炒白術10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炒三仙(各)12克,茯苓20克,炒枳實15克,玫瑰花10克,生龍牡(先煎)各30克,炙甘草6克,生姜1片為飲。14劑,水煎服,日1劑。

    茶飲方: 西洋參(先煎)6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炒山藥12克,佛手6克,玫瑰花6克,炙甘草3克。7劑,2日1劑,代茶飲。

    二診:述服藥后食欲有增,進食增加,夜寐轉佳,頭暈如前、頭暈不能轉動,坐臥安寧,頭脹減緩,視物模糊,耳鳴、神疲乏力有減,脘腹轉好,大便日3~4次,成形暢,但欲寐,胃燒灼感,口干渴,不欲飲,面浮減輕,下肢仍腫,陰脫如故,腰其疼痛,畏寒易感。口不干渴,不欲飲。望其舌體胖大、質淡紅、見裂紋、苔薄黃。診其脈虛弦。

    路志正教授認為:該患者病情復雜,須緩圖治,既是微效,于上方加減。上方減沙參、枇杷葉、浙貝母、玫瑰花、炒白術,加蒺藜12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炒白芍12克,炒白術20克,以加養血柔肝之品,茯苓改為30克,生姜2片,計14劑,水煎服, 日1劑。

    茶飲方:西洋參(先煎)10克,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炒山藥15克,佛手8克,玫瑰花8克,山萸肉10克,炙甘草6克,7劑。

    三診:述服上方35劑后,乏力、困倦、脘腹脹滿好轉,納谷馨,頭暈稍有好轉,動則頭暈,頭脹減緩,視物模糊,大便成形,1日3次,小便頻數,口干、口苦夜間為重,眼瞼,雙下肢浮腫,晨起加重,腰痛畏寒,眠可,脫發。望其面色較前亮澤,舌體胖大、質暗紅苔薄膩有剝脫。診其脈沉細而弦。

    路志正教授認為,進上藥后頭暈見緩,而動則加重,今見口干、口苦之證,且大便成形,1日2~3次,顯系肝虛濕蘊化熱之證,故以健脾益氣、化濕利濁、疏肝理氣為治。

    方藥:五爪龍30克,太子參12克,功勞葉12克,炒蒺藜12克,天麻12克,炒蒼術15克,炒白術12克,姜半夏12克,黃芩12克,茯苓30克,石見穿15克,茵陳12克,黃連8克,竹茹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30克,炒枳殼12克,生龍牡(先煎)各30克,生姜1片為飲,14劑,水煎服,日1劑。代茶飲方繼服7劑。

    四診:述服上方14劑后,頭暈、頭脹緩解,口干、口苦減,腰膝不溫,納有進,寐入睡難,多夢,下肢浮腫,自服金匱腎氣丸有所改善,大便1日3次,多成形,小便微黃,頭后枕部多汗,口干欲飲,望其舌體胖大、質淡紅、苔薄根膩、中間裂紋,診其脈弦滑。路志正教授認為既見進步,就應以上方加減收功,故于上方去炒蒼術、炒白術、茵陳、炒枳殼,加生白術20克,敗醬草15克,防己15克,八月札12克,共計14劑,水煎服,日1劑。代茶飲方繼服7劑。

    五診:患者一直堅持服藥,近期仍頭暈,頭重腳輕,坐臥不安,動則明顯,仍頭汗出,夜間汗出濕枕,困倦失神思睡,眠不實,多夢,煩躁易怒,口干苦,納可,周身乏力,腰膝發涼,怕冷,雙膝關節疼痛,面臉雙下肢浮腫,小便暢,量少尿頻,夜尿2~3次,大便干稀不調,喑啞,舌體胖大,舌質暗淡,苔白膩微黃,左脈弦滑稍數,右脈弦細滑稍數。立補中益氣,滋補肝腎治之,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

    方藥:五爪龍30克,黨參12克,炒白術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丹參12克,炒棗仁15克,桔梗12克,陳皮9克,炒薏苡仁30克,炒三仙(各)12克,炒枳殼12克,山萸肉12克,金櫻子12克,車前子(包煎)15克,益智仁9克,炙甘草6克,生姜1片為引,14劑。

    茶飲方:太子參12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寄生12克,炒山藥15克,茯苓15克,玫瑰花8克,佛手8克,白茅根15克。

    六診:服上藥約2個月,頭暈較前明顯好轉,視物不清,口干欲飲,口苦、口黏,納呆,燒心,打嗝,偶有反酸,大便黏,小便易急,心煩眠差。望其舌體胖大、有齒痕、質暗淡、苔薄黃膩,診其脈沉細。此時證現濕熱內蘊之機,在補中益氣的基礎上,佐以清化濕熱之劑。

    方藥: 五爪龍30克,西洋參(先煎)10克,炒蒼術15克,炒白術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功勞葉15克,佩蘭(后下)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竹茹15克,姜半夏12克,茵陳12克,青皮9克,陳皮9克,冬瓜皮30克,瓦楞粉(沖)15克,黃連6克,炒枳殼12克,炙皂角子10克,14劑。后隨訪,諸癥告愈。

    按 眩暈發生原因很多。早在《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之論;《靈樞·口問》有“上氣不足”之說;《靈樞·海論》更有“髓海不足”之言;《丹溪心法·頭眩》則偏主于痰,更有“無痰不作眩” 的主張;提出“治痰為先”的治法。《景岳全書·眩暈》指出:“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強調了“無虛不能作眩”,在治療上認為“當以治虛”為主。

    本證乃脾虛失運、中氣不足、痰濁中阻所致。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痰阻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由于本病病情復雜,病程較長,兼證較多,路志正教授在疾病先期,詳審病機,施以健脾益氣、養血柔肝、燥濕祛痰之品,補疏緩圖,以冀收功。疾病中期,又兼他證,治當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化濕利濁為法,疏利并舉,方不致誤。疾病后期,虛實夾雜,藥用補中益氣,清化濕熱,分消走泄之劑。中補下利,期收全效。俾中氣充足,肝血旺盛,脾氣健運,則清陽布展、腦有所養、濁陰下降而眩暈自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名醫趙進喜:治糖尿病有四種方法
中醫臨床對癥選藥一覽表
肥人必多濕!一張方子,甩濕氣,甩肥肉,甩掉自卑,請你收藏
減肥效佳方收錄
【醫方簡說】【運脾散】運脾散 (蒼術、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陳皮、枳殼等)
小兒厭食癥驗案三則解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阿瓦提县| 南昌县| 云梦县| 宜良县| 柳州市| 调兵山市| 陆河县| 郎溪县| 阳山县| 泽普县| 闻喜县| 古田县| 内乡县| 凌云县| 云龙县| 中卫市| 密云县| 临江市| 丰县| 德化县| 长乐市| 呼和浩特市| 镇雄县| 石嘴山市| 临洮县| 聂拉木县| 精河县| 定西市| 吉隆县| 澄城县| 雅安市| 汝南县| 肥东县| 安庆市| 大洼县| 容城县| 陇南市| 凤台县| 平罗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