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日報2月7日訊(陳東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重大舉措。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決貫徹執行好《準則》和《條例》,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堅持學習明義,擰緊思想“安全閥”。《準則》強調自律、重在立德,加強了對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正面倡導;《條例》強調他律、重在立規,對“六大紀律”開列了“負面清單”。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準則》、《條例》的精髓和實質,將其作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基本遵循,內化于心、外踐于行,不斷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意識,自覺堅守道德“高線”,不越紀律“紅線”。
堅持督導盯責,種好黨建“責任田”。《準則》和《條例》既抓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又管廣大黨員這個“絕大多數”,體現了全覆蓋、無例外。要通過清單式明責、常態化督責、紀實性考責,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有效防止決策失誤、權力失控、行為失范和干部失足。
堅持挺紀亮規,架設紀律“高壓線”。《準則》和《條例》把管黨治黨的防線前移,在法律底線之上架起“帶電的高壓線”。要聚力紀律審查,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聚神糾治“四風”,緊緊圍繞民生之本、民生之急、民生之憂,扎實推進轉作風、抓落實,從嚴、從快、從實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形成強力震懾。要聚焦為官不為,重舉報、強競賽、常考核、深研判,讓干部升降有據、上下有序。
堅持守土盡職,筑牢制度“防火墻”。《準則》和《條例》打破了“潛規則”,鏟除了“任性”土壤,真正實現了權力在法治的框架內運行。要用制度機制重塑權力運行,用紀律和規矩衡量黨員干部行為,進一步健全完善懲防體系建設、議事決策規則、選任干部制度、執紀問責辦法等一系列保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新規矩,讓“權力流程圖”來路清晰、去向明確,讓所有黨員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心有所戒、言有所畏、行有所止。
(作者為中共棗陽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