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國家與法制國家概論:法律高于一切
【中國】陶岱靖著
依法治國,是國家現代化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管理范式。
目前,許多國家的意識到了法治的必要性與迫切性,都急切需要向法治國家邁進,從而實現國家的標準化架構與管理,實現國家存在的恒久繁榮昌盛。人民滿意政府,政府給人民提供優質服務。
要構建法治國家,那么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與要意義件是什么?我們研究了古今中外,國家存在模式與范本后認為: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其特征如下:
(1)法高于一切。在一個國家管理過程中,法律精神與法律程序,自覺或必須成為制度化的核心存在體,具備鮮活有力的生命力,在所有公民體系里,憲法與法律內化為任何個人與組織的行為規則。沒有一個人或組織的行為僭越到法律范疇之上。
(2)公民與組織都是法人。依法治國,就意味著,任何公民與組織,必須依法作為或不作為。
(3)任何人或組織,都一律平等。公民或組織有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與義務,違背了法律的規定,構成違法與犯罪,任何人或組織都將接受法律的制裁與處罰。
于是,法律體系的構建和法律體系的實踐與操作,構成了依法治國的基本圖譜。根據我們的考察,現代社會里的許多國家,不是立法存在缺陷,而是法律推行與執行存在嚴重偏差,從而導致執法層面的傾頹。嚴重阻礙了依法治國的基本發展。
在法治國家里,有以下基本的構成要件:
(1)憲法與法律賦予的立法機構。
(2)憲法與法律賦予的大法官執法機構。
(3)確保法律體系存在的國家機器(軍隊、監獄、司法隊伍)。 在法治國家里,法治成為了制度存在,國家依法存在,因為有法的存在,國家得到了萬壽無疆存在的保障,國家是依法建成的。任何公民或組織,都接受憲法與法律賦予的權利與義務,因為有法,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因為有法,公民或者組織,必須依法履行憲法與法律賦予的義務。
為了全面推行已經建立的法制管理國家范式,法治國家需要有效的法治措施:
(1)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將權力讓渡給依法構建的國家構建,國家的任何構建,體現人民意志,為人民提供服務產品,接受人民的檢閱與監督。國家給人民提供的服務產品有:優質國防產品,讓人民生活在安居樂業的國家環境里;教育、醫療衛生,國家基礎設施產品,國家依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2)任何國家構建依法運作每一個事件的基本程序,也就是國家任何機關組織或個人,都依法作為或不作為。
(3)權力被人民依法監督。監督有內部監督,即依法法制架構的國建構建之間相互監督;外部監督,即任何國家公民或依法成立的公共服務媒體。
(4)彈劾與豁免。國家最高元首的權利與義務。
(5)國家機密與權力運作的透明。
(6)死亡不能取代法律追究與制裁。違法犯罪分子,不能因為畏罪自殺,而取代法律的追究與制裁。
一句話,在法制國家里,一切都依法辦事,沒有任何一個公民是自由自在的,任何一個公民都必須在憲法與法律的制約下活動;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是自由自在的,都依法組織,都在憲法與法律制約之下活動。
法治國家,是法制國家的基礎。法治國家發展成為法制國家,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法制國家里,公民最基本的意識形態是:憲法與法律;權利與義務。法制國家里,沒有黑老大滋生的空間或土壤,黑老大不可能在法制國家里存活。
國家最高元首與普通公民,在憲法與法律面前,是一律平等的,即:只要違法或犯罪,都將遭到法律的追究與制裁。從這一點出發,亞洲的好幾個國家或地區,逐漸體現出法治國家或地區的特征。
法治國家是人類歷史上,可以免于所謂改朝換代折騰的唯一模式,也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最為合理的國家管理范式。
2014年11月22日于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