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鷥糖漿 [藥物]生麻黃、光杏仁各 20 克,生石膏 60 克,炙蜈蚣 5 克,干蚱蜢 (或僵蠶代)、生甘草各 10 克。 ?。塾梅ǎ萆纤幖铀?500 毫升,煎取藥液 300 毫升;藥渣再加水 300 毫升, 煎取藥液 200 毫升。合二次藥液,過濾再煎沸后加白糖 100 克即可。每天服 4 次,1~4 歲每次 5 毫升,5~8 歲每次 10 毫升,9~12 歲每次 15 毫升, 12 歲以上每次 20 毫升。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多例,均獲良效。 ?。鄄±輫馈痢粒?,7 歲。患兒陣發性劇咳已 10 余天,咳如雞鳴,涕 淚俱下,痰中帶血,眼結膜充血,伴惡心嘔吐。以此方藥治療,每天服 4 次, 每次 10 毫升,連服 5 天,病減輕,再服藥 3 天痊愈。 [來源]顧處真,等。浙江中醫雜志 1992; (11):501 百葶湯 [藥物]百部、魚腥草各 12 克,葶藶子 4 克,桑白皮、浙貝母、栝蔞 皮、地骨皮各 5 克,甘草 3 克。此為 3 歲藥量,年長兒童可酌加。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100 多例,均為痙咳期,一般 2~3 劑獲效。 [來源] 葉益豐.浙江中醫雜志 1989; (3) : 105 鎮咳活血湯 ?。鬯幬铮莅俨?、炙紫菀各 9 克,代赭石 10 克,白附子、白僵蠶、川芎、 乳香各 6 克,膽南星 4 克。此為 1 歲患兒劑量。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一般服 3~6 劑可治愈。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400 例,獲得較好的療效。 [來源]汪德云.河北中醫 1987;(2):8 馬齒莧合劑 ?。鬯幬铮蓠R齒莧 20 克,炙百部、生石膏、浙貝母、側柏葉各 10 克,麻 黃、杏仁、甘草各 5 克。 [用法]水煎 2 次,合并疑液,再煎濃縮至 150 毫升。每天服 3 次,4 歲以下每歲每次服 10 毫升,5 歲以上每次服 50 毫升。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102 例,痊愈 90 例,顯效 8 例,有效 4 例。 [來源]陳治水,浙江中醫雜志 1988; (5) :213 百咳方 ?。鬯幬铮莅俨?、射干、枳實、天冬、麥冬、川貝母各 6 克,紫菀 9 克, 雞苦膽 1 個。 [用法]前 7 味藥用文火煎取藥液 100 毫升,分 2 次沖雞苦膽(將雞苦 膽焙干,研細末,分 2 次)溫眼。8 歲以下每天服 1 個雞苦膽,8 歲以上每天 服 2 個。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35 例,治愈 33 例,無效 2 例。 [來源]張頂方,山東中醫雜志 1989; (3) : 52 百日咳合劑 [藥物]天竺黃 15 克,秦皮、百部各 12 克、罌粟殼、甘草各 10 克。 ?。塾梅ǎ輰⑸纤幖?3 次,每次 30 分鐘,合并藥液,濃縮成 100 毫升(也 可制成糖漿,制時須將濾液合并濃縮一倍,加入 65%的白糖,再行濃縮,待 溫度 80℃對加入 0.3%的苯甲酸即可)。飯前服,每天服 5 次。6 個月~1 歲者每次 1.5~2 毫升;1~3 歲每次 2~3 毫升;3~6 歲者每次 3~4 毫升;6 歲以上每次 4 毫升。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百日咳 30 例,治愈 22 例,好轉 6 例,無效 2 例。 [病例]趙×,男,4 歲。眼瞼浮腫,陣發性嗆咳已 3 周,咳時兩手握 拳,彎腰曲背,舌向外伸,伴嘔吐,面紅耳赤,目鼻出血,頸脈怒張,喉中 痰鳴如水雞聲,每次咳嗽稍停,又如上反復多次,最后吐咳出稠痰。診斷為 百日咳。以此方治療 3 天癥狀減輕,7 天后痊愈。 [來源]景其昌,等。四川中醫 1983; (5): 26 青百貝散 [藥物]黑皮三葉青 30 克,百部、浙貝母各 35 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分 10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1 包,溫開水沖服。5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46 例,痊愈 40 例,有效 3 例,無效 3 例。 ?。鄄±萁?,男,4 歲??人砸股?,呈陣發性,咳時連續劇咳,伴面 紅目赤,惡心嘔吐,最后呈一雞鳴音而止。以此方治療 1 療程后痙咳消失, 繼服 1 劑,咳嗽止,病愈。 [來源]俞增恩。浙江中醫雜志 1991;(9):427 注:黑皮三葉青,又名有角烏蘞毒、金錢吊葫蘆,系葡萄科植物三葉崖 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性涼,味微苦辛,臨床 多用于治高熱、喘、癤癰、小兒高熱驚厥、蛇傷等。 白喉 馬鞭草煎劑 [藥物] 馬鞭草全草 200 克。 [用法]上藥加水 10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連服 10~ 15 天。同時加用維生素 B1、C 常用量,每天 3 次。 [療效]以此方治療白喉 30 例,痊愈 29 例,無效 1 例。 [病例] 王×,男, 12 歲。發熱,咽痛,咽部異物感,吞咽困難, 進食阻擋 3 天,經當地醫院給青、鏈、慶大霉素治療無效人院。體溫 39.3℃, 血壓 12/9; 30 千帕斯卡,急性熱病容,皮膚無異常;左頜下淋巴結如鴨蛋 大,活動,壓痛;雙側扁桃體均Ⅲ°腫大,均見灰白色偽膜占居全扁桃體, 表面光滑,不易剝落,邊界清楚;咽部充血,懸壅垂無水腫,咽反射正常, 牛頸Ⅱ°,兩肺無異常;血白細胞 13×109/L,中性 0.85;咽試子涂片、培 養白喉桿菌均陽性。藥敏試驗對馬鞭草和紅、氯霉素高度敏感。予馬鞭草煎 劑早晚分眼, 20 小時后體溫降至正常。住院第 5 天咽痛消失,扁桃體復原, 咽試子培養白喉桿菌陰轉。繼服馬鞭草煎劑 1 周,住院 12 天,痊愈出院。 [來源]何明漢,陜西中醫 1990; (7) : 305 小兒汗證 桑葉末 [藥物]霜桑葉 60 克。 [用法]上藥焙干研細末,每晚睡前用米湯送服 6 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盜汗,多有效驗。 [病例]××,男,7 歲。每于夜間睡后汗出,頭面如洗已近半載,曾 作檢查未發現異常。以此方治療 8 天,盜汗除。 [來源]宋傳榮.浙江中醫雜志 1989; (5): 220 注:現代藥理研究,桑葉含有氨基酸、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 B1 等多種成份,其止汗作用可能是通過對植物神經的調節而起作用。 止汗煎劑 [藥物]神曲 12 克,海浮石 9 克,山楂、胡黃連各 6 克,糯稻根 7 支。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多汗癥 178 例,效果良好。 [病例]李×,女,1 歲 6 個月。1 月前因食肉過量引 起腹瀉,此后晝夜出汗,體漸瘦,肚大筋凸,飲食大減,四肢欠溫,服 保和丸、平胃散等方未見好轉??陶洌好纥S體贏,周身汗出粘手,舌淡紅、 苔白膩,指紋青淡沉滯,脈弦。證屬木強土弱,食積多汗癥。以此方加白術 4 克,連服 5 劑,汗止。 [來源]彭元成.四川中醫 1983;(6):25 黨參黃芪湯 [藥物]黨參 30 克,生黃芪 20 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成 50 毫升,每天分 3 次口服。1 歲以內小兒減半量。 1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自汗 40 例,臨床控制 24 例,顯效 16 例。 [來源] 朱全發,江蘇中醫 1988; (9): 25 柏倍散 [藥物] 生黃柏、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治療前將患兒的肚臍部洗擦干凈,取 藥末適量(約將臍窩填滿為度),用溫水調成餅狀,置于 4X4 厘米見方的醫 用橡皮膏正中,敷于臍內,保留 24 小時換藥。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麻痹證患兒盜汗 36 例,全部有效。 ?。鄄±輳垺痢?,女,6 個月?;純?1 月前罹患小兒麻痹證,并于癱瘓 的第 9 天出現夜間盜汗,睡時遍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哭鬧不安,時見午 后低熱,舌淡、苔少,脈細數。以此方治療 2 次后盜汗止。 [來源]趙東明,等。黑龍江中醫藥 1991; (4) : 40 五龍散 [藥物]煅龍骨、五倍子各等份。 ?。塾梅ǎ?上藥研末混勻裝瓶備用。每次取 10 克用溫開水或醋調成糊狀, 敷于患兒肚臍部(但邪盛時不可用),用膠布固定。晚上睡前敷,早上起床 后取下。第 2 天晚上再敷,連敷 2 個晚上。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單純性虛汗 76 例,顯效 54 例,有效 22 例。 [來源]周定洪.江西中醫藥 1987; (6):封底 止汗散 [藥物]郁金粉 0.24 克,牡蠣粉 0.06 克。 ?。塾梅ǎ萆纤幒蛣?,以米湯適量調和,分為 2 份,放在患兒左右乳中穴, 用膠布或清涼膏貼好。24 小時后更換 1 次,連續貼藥 3~4 天。如皮膚接觸 膠布處出現紅、癢或起泡流水現象者,亦可隔天使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盜汗 50 例,顯效 44 例,有效 6 例。 [來源]吳宜澄,等.中醫雜志 1985; (6): 10 小兒疳積 皂莢散 [藥物] 皂莢適量。 [用法]取干燥、皮厚、質硬光滑、深褐色、無蟲蛀之皂莢,刷凈泥灰, 切斷,放入鐵鍋內,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剝開莢口,以內無生心為度。 煅后放在干凈地上,去其火毒,防止炭化,研末,過 80 目篩,裝瓶備用。1~ 2 歲每天服 1 克,3 歲以上每天服 2 克,用糖拌勻吞服。 ?。鄄±?吳××,女,5 歲。納呆厭食 5 個月,日漸消瘦,面色萎黃, 毛發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臥,脘腹脹滿,手足心熱,煩躁不寧,大便干 結,小便黃濁,舌淡紅、苔白膩,脈滑細。以此方治療 2 劑,癥狀明顯減輕, 6 劑后食欲正常,繼以燕窩肥兒糖漿善后。 [來源] 汪貽魁.中醫雜志 1992; (4) : 58 疳積散 [藥物]焦三仙、淮山藥、雞內金。份量為 1:3:2。 ?。塾梅ǎ萆纤幑惭屑毮?,裝瓶備用。每天眼 2 次,每次 1.5~4.5 克, 紅糖水送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效果很好。 [來源] 浙江中醫雜志 1989; (1) :45 注:此方為蒲輔周老中醫的驗方。焦三仙即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的 總稱。 化積丸 [藥物]大黃 30 克,巴豆(去盡油)6 克,高良姜 15 克。 ?。塾梅ǎ萆纤幑惭袠O細粉,米飯為丸如綠豆大,以灶心土或朱砂上衣, 米泔水送服。每天服 1 次,每次 5~10 粒。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療效較好。 [來源]彭元成.中醫雜志 1985:(4) : 34 注:食用本方忌腥膩肥脂。若體虛甚者不宜服用,服用本方 3~5 天后, 宜用肥兒丸、參苓白術散等調治善后。 治疳散 ?。鬯幬铮蒹蛤?1 只,雞肝 1 葉,朱砂 0.1 克,鮮荷葉 1 張,白糖、醋少 量。 [用法]先將蟾蜍去內臟、剝皮,再將雞肝劃開后放入朱砂,一同放入 蟾蜍腹內,用荷葉包好,將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將糖醋噴在表面,使其酥脆, 分 3 次吃完。一般服 6~14 天。 [療效]以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100 例,治愈 91 例,好轉 9 例。 [病例]李×,女,3 歲?;純捍蟊沅缧?,納呆、四肢浮腫已久,曾用 抗生素治療無效。診見面色萎黃,形體羸瘦,毛發枯稀,舌淡,脈細無力, 體溫 38.5℃,肝脾腫大,血紅蛋白 85 克/L.診為疳積,屬氣血虛弱型。以 治疳散,并配黃芪 12 克,當歸 8 克煎服治療,3 天后下肢浮腫消失,停服煎 劑。續投治瘠散 13 天,痊愈。 [來源]褚毅鵬.浙江中醫雜志 1987: (12): 539 山甲散 [藥物]炮穿山甲 3 克,新鮮雞蛋 1 個。 ?。塾梅ǎ輰⑴诖┥郊籽袠O細末,再將雞蛋刺孔后把藥末燒進雞蛋內,用 紙糊上,然后用面包裹,文火將雞蛋燒至熟透,藥和雞蛋一并吃下。3 歲以 下每天吃 1 個,分多次服食;4~7 歲每天吃 2 個,7 歲以上每天吃 3 個。10 天為 1 療程,中間休息 3~5 天再行第 2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61 例,痊愈 42 例,好轉 17 例,無效 2 例。 [來源]吳繼廷,陜西中醫 19s8; (2): 79 螻蛄蛋 [藥物]螻蛄(活者為佳)、雞蛋各 1 個。 ?。塾梅ǎ菹葘㈦u蛋刺一小孔(約蠶豆大),再將螻蛄放入蛋內用紙封固, 或用膠布貼封,然后將蛋煨熟,每天吃 1 個,1 次食完。 ?。郫熜В荽朔街委熜吼岱e 65 例,治愈 60 例,無效 5 例。輕者吃 3 個, 重者間隔 1 周后再吃 3 個即可生效。 ?。鄄±葜堋粒?,3 歲。肌膚贏瘦,肚大青筋暴露,觸之如石。以此 方治療 3 天,積消食增,逐日康復。 [來源]梅和平,湖北中醫雜志 1988; (2) :45 胎盤內金羊肝散 [藥物]胎盤、雞內金、豐肝各等量。 ?。塾梅ǎ菹葘Ⅴr胎盤浸入水中,洗去血跡及污物,再將大小血管挑破, 使血流盡,反復揉洗干凈,焙干或烘干,去筋膜;將鮮羊肝去筋膜,焙干或 烘干;雞內金亦焙干或烘干。共研細末備用。每天服 3 次,1~2 歲每次 3 克, 2 歲以上每次 6 克。7 天為 1 療程,病較重者可再服 2 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36 例,痊愈 29 例,好轉 5 例,無效 2 例。 [來源]馮秀貞.山東中醫雜志 1986:(6) : 39 雞肝散 [藥物]鮮母雞肝 1 具,草決明 20 克,雞內金、山楂各 10 克。 ?。塾梅ǎ莨鈱⒉輿Q明、雞內金、山楂研細末,雞肝搗爛如泥,拌勻搓成 團如雞蛋大小,用清潔紗布包好,外用線扎好,然后用第 2 次淘米水 500 毫 升煎煮,煎為 100 毫升,空腹食藥飲湯,1 次服完。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145 例,痊愈 127 例,好轉 15 例,無效 3 例。 [來源]聶家紹.湖北中醫雜志 1986; (6) :53 疳積散 ?。鬯幬铮?丁香、苦杏仁、花椒、炒梔子各等份,蔥白 3 節,雞蛋清 1 枚,白酒、淀粉少許。 ?。塾梅ǎ菹葘⑶?4 味藥研細末,與蔥白、雞蛋清、白酒、淀粉調勻,做 成藥餅 2 個,敷于患兒雙足涌泉穴處,外以紗布固定。每天 1 次,4 次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397 例,治愈 394 例,3 例無效。 [病例]陳×,男,3 歲。近日來患兒厭食,喜飲,精神不振,睡眠差, 消瘦。以此方外敷 3 次而愈。 [來源]楊環.陜西中醫 1991; (6) 270 小兒厭食癥 大黃甘草散 [藥物]大黃、甘草以 4:1 配制,蜂蜜適量。 ?。塾梅ǎ菹葘⒋簏S、甘草研細末備用。每次 0.5 克調以蜂蜜服,每天 3 次,連服 2 天。 [病例]林×,男,2 歲。患兒兩月來食欲不振,每餐勉強吃幾口米飯, 家人常以餅干、糖果等哄食之。日久更不思飲食,身體漸消瘦,不時煩躁哭 鬧,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而少,舌苔黃膩,指紋紅赤。證屬胃腸積滯,納 運失常。以此藥散連服 2 天,瀉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繼以此藥散每天服 1 次, 量仍為 0.5 克,4 天后痊愈。 [來源]曹是褒,等。浙江中醫雜志 1987; (1):514 肥兒餅 [藥物]山藥、雞內金各 60 克,山楂 40 克,炒麥芽、炒谷芽各 30 克。 ?。塾梅ǎ輰⑸纤幑惭屑毮用娣?500 克,用水和勻,再加香油 30 克、 芝麻 15 克、白糖 15 克,做成每個約重 30 克的藥餅,在鍋內烙焦即成,讓患 兒以此為食。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頗佳。 [病例]于×,3 歲。其母代訴:患兒平日偏食,喜食糖類、冰糕等, 不愛吃菜。近日漸厭食惡心,腹脹滿,面黃肌瘦,精神倦怠,不愿活動,大 便溏,唇舌淡紅,脈細弱無力,指紋淡隱。曾在某醫院診為貧血,用維生素 B12、人造血漿、多酶片等治療無效。服肥兒餅 1 個月后諸癥消失,身體健壯。 [來源] 初寶廷.山東中醫雜志 1988; (4): 50 淮曲散 [藥物]淮山 200 克,茯苓 100 克,酒糟曲 150 克,丁香 20 克。 ?。塾梅ǎ萆纤幯袠O細末,過篩,裝瓶備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 飯后用溫開水或加少許糖調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 115 例,有效率達 95%以上。 [來源] 楊德明.湖南中醫雜志 1988; (3) : 41 黃白膏 [藥物]大黃、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陳皮各等份。 ?。塾梅ǎ萆纤幯心?,過 120 目篩,用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每次取約蓮 子大的藥膏置于 4.5X4.5 厘米橡皮膏中央,敷貼臍心上,每次敷 8~12 小時, 每天 1 次, 10 天為 1 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 300 例,痊愈 263 例,好轉 28 例,無效 9 例。 [來源]何遠征,等,遼寧中醫雜志 1990; (9)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