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個全民養生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養生保健的重要性,養生的方式有很多,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應該以身體健康為主。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艱苦奮斗一輩子,覺得體檢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即便兒女已經為自己交好了體檢費,老年人依舊不愿去醫院體檢。
人吃五谷雜糧,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小病小痛吃點藥就會好,但遇到那些難以治愈的疑難雜癥,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定期體檢監測,才能盡早發現身上的小問題,盡早治愈,有效降低疾病的惡化率,將疾病的發展扼殺在發病初期。
01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排斥體檢?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曾在一次演講中曝光過有關于體檢行業的黑幕。
張黎剛曾爆料,有的體檢中心冒充假護士,假醫生,為體檢者抽血看超聲,將從未檢查的血直接倒掉,隨便給個結果,從中牟取高額的檢查費用。
此消息一經爆料后,便受到了眾多網友和媒體的關注,很多人紛紛斥責那些黑心的體檢站,盲目騙取他人的錢財,安排那些根本就沒有必要做的體檢項目,從中賺取利潤,難道這不是在騙取老百姓的血汗錢嗎?
檢查過程不嚴謹,有病檢查不出來也就算了,如今的體檢套餐花樣繁多,收費混亂,查了半天一點問題都查不出來。
根據《中國健康體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調查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中國體檢市場規模約為1,350億元人民幣,2020年達到2,400億元人民幣,第三方專業體檢市場達到720億元人民幣。
在迅速增長上市的體檢行業中,已經誕生出了三個上市公司,分別是愛康國賓,美年健康和瑞慈醫療。
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體檢站向公眾虛假宣傳,才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想體檢,不敢輕易嘗試。
02
年過50歲去體檢,無需每個檢查項目都做,醫生說:這4項檢查不能省
1、血常規檢查
最常規檢查是最常見的檢查方式,主要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類型。
通過對白細胞的檢查可以判斷出體內是否有炎癥感染,一旦出現感染情況,細胞總數就會升高,當中性粒細胞升高后,多見于細菌感染,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升高,多見于病毒感染。
如果白細胞總數偏低,說明身體可能存在免疫缺陷綜合癥或免疫功能不足,抵抗力下降的情況。
通過對紅細胞的測定,可以判斷患者是否有貧血癥狀,血小板的檢查可以判斷患者是否會出現血栓和血管凝固的問題。
5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去醫院體檢時一定要檢查血常規,這是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
2、心臟功能檢查
心臟作為身體中最為重要的器官,心臟好比汽車的發動機,一旦心臟停止跳動,也將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血輸送血液和營養物質,排出毒素垃圾,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力,心臟是否健康也將意味著人的壽命是否長久,一旦心臟受損后就會誘發心臟疾病,嚴重的還會導致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5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每次去醫院體檢時,一定要檢查心臟功能,判斷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防止惡性疾病發生。
3、肝、肺功能檢查
肝臟作為代謝排毒的重要器官,又被稱為“人體的清潔工”,肝臟的主要功能除了代謝排出毒素之外,還能分泌膽汁和蛋白質參與腸胃消化和吸收,儲存血液,調節血液,維持機體正常血循環功能。
肝臟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又被稱為啞巴器官,由于沒有痛覺神經分布的原因,即使病變后也不會出現太明顯的表現,因此經常被人們忽略,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張老師,您在中老年人一定要進行肝功能檢查,查明肝臟情況,一旦發現肝受損,一定要及時治療。
肺部作為呼吸循環的重要器官,同樣對人體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吸煙生活在污染較嚴重的環境下,我經常接觸炒菜時的油煙,都會使肺功能受損,也會間接誘發慢性肺病,老年人體檢時同樣也要檢查肺功能,查明肺部的情況。
4、心血管檢查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殺手,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作為常見的三高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達40%~80%,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不佳的情緒,都會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和壓力,也會誘發心血管并發癥。
5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去醫院體檢時,一定要做心血管相關的檢查,判斷自己的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圍內,一旦超過正常范圍,一定要及時治療加以調整,以免病情發生影響健康。
03
體檢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體檢前】
1、必要的情況下,一定要保持空腹的狀態,一般建議體檢者禁食8~12個小時,檢查項目的不同,需要進食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
2、進行婦科檢查的女性檢查,前一晚不要進行性生活,避免在經期檢查,最好在月經干凈5~7天后再去醫院檢查。
3、檢查當天一定要穿著寬松的衣物,方便穿脫。
4、檢查前30分鐘,保持心態平穩,不要過度焦慮。
【體檢后】
1、檢查結束后,一定要攜帶身份證件領取體檢報告單。
2、檢查后,可以在留觀區觀察30分鐘,無不良反應后方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