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全身的司令部,雖然重量僅占全身的4%,但是起到的作用卻不同凡響,而且耗血氧量能夠達到人體的25%,一旦出現了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大腦則會出現明顯的反應,使全身各處出現明顯的表現,因此腦供血不足是有機可循的,及時的進行調理,則可以降低各種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比如腦梗。

腦袋有嗡嗡響,有的像汽笛聲,有的像開火車的聲音,或蟲蛀鳴響,非常難受煩躁不安,嚴重影響睡眠。其實這是腦鳴的一種癥狀,也是腦梗初期常見的,多發生于夜間,一般是由于人的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為什么腦供血不足會引起腦鳴?
我們的腦袋之所以會出現聲音,是因為腦部血管腔變得狹窄,腦供血受影響,使得血液不斷沖擊血管壁所導致。換句話來說,當我們的腦袋出現腦鳴的癥狀,就說明腦動脈血管里面的斑塊已經形成,如果不及時治療和調理,很有可能誘發腦梗。
當然除此之外,腦供血不足還有出現頭暈、身體一側麻木、流口水、昏迷、嗜睡等情況,這些癥狀也是由于血管缺氧、缺血導致的,我們要當心。

大家平時應注意觀察,自己是否有這些癥狀,癥狀比較明顯的患者,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生活中注意飲食調節和運動調理,按摩穴位等可以緩解這些癥狀。
腦供血不足怎么調理
第一招:適當運動
在日常生活,我們可以通過運動讓大腦產生興奮,加速腦部的血液循環以及身體的新陳代謝,這樣對于有利于防止血管堵塞。尤其是中老年人,經常出去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練太極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招:注意飲食
前面也說了,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出現硬化堵塞造成的。想要改善或調理腦供血不足,預防腦梗,建議平時飲食要以清淡營養為主。

第三招:按摩聽穴宮
聽宮穴在我們耳朵凸起耳屏的前方處,把嘴巴張開就會有一個凹陷的地方,這個位置就是聽宮穴。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聽宮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鐘,約100—200次。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長期按摩有利于緩解腦鳴,幫助促進血液的循環,具有通絡鎮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