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融360理財小編打電話向銀行咨詢大額存單的事情,主要是想對比一下各個銀行的利率分別有多高,當然不是自己買,而是向家里的老人推薦,他們認為只有把錢存在銀行才放心,但是普通定存利率太低,國債又買不到,所以只好推薦他們買大額存單。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打電話咨詢了十來家銀行,竟然有好幾家都不建議買大額存單,而是推薦購買其它理財產品。下面融360小編來給大家還原一下和某股份制銀行員工的真實對話內容:
融360小編:現在大額存單不同期限的利率是多少?
銀行:20萬起,1年期2.1%,2年期2.95%,3年期3.4%。
融360小編:一年期以內的利率呢?
銀行:一年期以內利率太低了很少有客戶買,你可以買貨幣基金,我們很多客戶都買這個。
融360小編:那5年期利率呢?
銀行:如果你要存5年,其實我建議你買另一款產品,我們銀行有一款銀保產品特別好,年化收益率有4.7%,比大額存單高多了,而且保本,保底收益率也有3%。
融360小編:這是萬能險吧?
銀行:其實這是一款投資險,放心,很安全。
融360小編:但是這種產品5年內不能提取啊,時間太長了。
銀行:這倒是,不過利率確實很高,您可以考慮一下。
銀行工作人員先是推薦購買貨幣基金,然后又推薦購買保險理財,照理說,基金和保險都是別的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只有大額存單是你銀行自己的,為什么不推薦客戶買自己的產品,而推薦買其它金融機構的產品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點。
其實原因很簡單,賣一份大額存單和賣一份保險,銀行工作人員分別能拿到多少錢?前者只是分內工作,對績效的貢獻很小,但后者賣出一份就能拿到保險公司給予的高額提成,孰重孰輕一比就清楚了。
如果說推薦的是貨幣基金倒罷了,貨幣基金無論是安全性還是靈活性都很高,而且收益率要遠高于定期存款,問題是,銀行推薦的保險產品到底能不能買?
上述對話中,融360理財小編由于“懂行”,所以一下就能抓住銀行的意圖,也很清楚這到底是一款什么樣的產品,5年期,有保底收益率,不能提前支取,顯然這就是一款萬能險。關鍵是很多老百姓都是理財小白,銀行說什么就信什么,很容易被銀行牽著鼻子走,如果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就有可能就會買到一款“看起來很美”的產品。
其實賣保險的銀行員工并非都是騙子,有的產品能買,有的產品并不能買,關鍵是投資者要有一定的識別能力。買保險理財的時候,主要要搞清楚這兩個問題:
首先,保險理財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并非“實際收益率”
銀行和你說收益率是4.7%,但是這是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及對未來市場的判斷測算得來的,以后能不能還這么高說不準,可能到期之后你只能拿到4%甚至3%,這一點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對于萬能險來說,有一點好處就是有保底收益率,一般在1.75%-3.5%之間,上述銀行的萬能險保底收益率是3%,所以即使情況再糟糕,你也能拿到3%的收益。投連險都是非保本的,投資收益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是有虧損的可能的,但是根據規定,投連險不得在銀行儲蓄柜臺銷售,所以在銀行柜臺買不到投連險。
大家也不用擔心保險公司的安全性,因為根據《保險法》第85條之規定,經營有人壽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分立、兼并之外,是不允許倒閉的,保險理財實際上都是壽險。
其次,期限很長且不能提前支取
普通定期存款雖然利率低,但是能隨時支取,頂多利息不要了,錢分分鐘就到賬了,但保險就不一樣,存續期一般都比較長,且不能提前支取。
去年3月18日保監會緊急叫停一年期以內的中短存續期保險理財產品,要求自3月21日起,不滿1年的產品立即停售,1年至3年的產品在3年內按90%、70%、50%逐年縮減,3年后控制在50%以內。這就意味著,以后保險理財將以長期為主,所以銀行里賣的保險理財一般都是至少3-5年。
不僅期限長,而且必須持有到期,有的產品可以提前支取,但是要支付高昂的退保費,可能把本金都搭進去,得不償失。
一般銀行員工推銷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不會明確跟你說5年之內不能提取,等你存進去過了猶豫期再想提取就晚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能確保銀行工作人員沒有欺騙你,能接受拿到更低收益率的可能,并且在5年期限內絕對不會用到這筆錢,那么其實這種高收益的保險理財是可以買的。
但實際上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除了以上兩種情況,買保險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坑,比如推銷人員沒有說清楚繳費方式導致保單失效、跟你說期限只有3年但實際上長達10年以上、不告知有猶豫期導致錯過退保時機等等,更可怕的是遇到賣假保險的,錢沒有進入銀行賬戶,一不小心錢就沒了。
所以,無論銀行工作人員跟你說的有多么清楚,你都要自己把產品說明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搞清楚。
銀行理財、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三者有哪些區別?可以到微信公眾號:融360財秘(rong360licai),回復“存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