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經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那個時候的人們都已經惜時如金了,何況是現階段的我們呢?
對于我們這些新生來說,在大學里的時光是閑散的,既悠閑又散亂。不再是成天抱著書啃,整天拼命學習的高中了,我們上課也不再像高中那么頻繁,更多時間是有我們自由發揮的。一周就那么二三十節課,的確,大學需要用更多屬于自己的空間來鍛煉自己。然而我們卻在漫無目的地奔忙著。有時候一星期都忙著,忙的焦頭爛額,有時候一星期都是輕松地,輕松地讓我自己感到頹廢。無節奏的忙,無限制的玩,讓我對我憧憬的大學生活失去了希望。看著我的師兄師姐們那有韻律的生活,羨慕不已。偶爾我會覺得自己的思想超乎常人,輕松有何不好,為何讓自己那么疲憊。或許是后遺癥,高中對我的影響太大了。找尋屬于自己那充滿節奏的生活,我一直苦苦追尋......
大學生活確實需要一個警報器或是一個鬧鐘,來提醒自己。一分一秒的流逝或許你不曾有感覺,可是一天一天的過去,你就會覺得時光匆匆。現在找到一份合理的時間安排是刻不容緩的。來這里兩個多月了,我的日常生活時間與學習生活時間卻無一點規律可循。學習總是一拖再拖,吃飯時總是那么準時,睡覺時間也總是那么的多,娛樂玩耍時間也多,只要有任何活動我都會去湊熱鬧,似乎腳下安了風火輪,從來不遲到缺席。在高中的時候,每天都有睡不完的覺,作息時間從來都按部就班,不會逾越。來到這里之后,即使不夠睡,但永遠都是晚睡,如果不是早上要上自習,不知道在被窩里睡多久。這樣庸庸碌碌過了這么久,自己也意識到了這樣下去只會成為老師所講的“廢才”或是“庸才”。廢才與庸才走的是下坡路,那么則會是被大學上了四年,然而“人才”才是我們所要去追尋的。
要做人才,就必須先有才,要先有才就必須去培養才。正如“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去試煉怎得梅花撲鼻香。來到大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人是為了圓這個夢,有的人是為了以后能過得更好,有的人是為了獲取更多知識,陶冶自己情操,提高閱歷等等。我的選擇則是第二者,為了自己也為爸媽能過上好日子,我不是圣人,不可能只是來接受思想道德培養,雖然大學的確會培養我們擁有一個高尚的人格,但這些都不是我主要目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要想在里面立足就必須先“成才”,我想成才,成為“人才”。走向人才的路線是需要做到很多的。每天早上早點起床,鍛煉身體,練口語,不管是普通話還是英語,這個是必備的技能。不僅要在大學拿到過級證,還是以后出入社會,這都是必要的技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文憑很重要,但口才交際能力更重要。不管是在哪里,有一個良好的交往能力是特別需要的。在晚上,我也會早點睡,不在熬夜,不在讓自己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去上課,不在上課打瞌睡,不在聊天耍手機,不在開小差,不再......或許我在這里許下的期望并不會如實完成,因為任何事往往都不會一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堅持不懈,認真的信念,我相信老師所說的“你花兩三個月的時間你的專業課不過,你來找我。”因為老師相信我們,所以我們也必須相信自己。成才難,成為“人才”難上加難。我會拿我寶貴的大學時間去考一些社會上的必須證,萬能證,我覺得那些就是入關必須卡,也是證明你身份的最好保障。在初中時就開始學習如何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但到現在仍然沒有能規劃好。大家常說“時間就是金錢”,然而大家只會對其金錢進行規劃,往往忽視了時間。那為何不認真去規劃一下呢?
我已選擇要向“人才”這條向上攀爬之路,無論如何走上去,我都會始終朝著那個方向駛去,因為它的時間是規化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