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題
1、已知A×B=240,那么(A×8)×B=( ), (A× 4) ×(B÷4)=( )。
這題運用積的變化規律,只是這種形式第一次出現,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鴕鳥3小時能跑216千米,獵豹的速度比鴕鳥快36千米/時。獵豹用這樣的速度跑30分,能跑多少千米?
這題考驗學生有關路程的數量關系式,最后的時間是30分,不到1小時,學生會忽視,這樣的題型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寬度。
第12周
1、700÷□=8……60,除數是( )。
這題運用逆向思維來求解,訓練學生的思維。
2、□28÷43的商的整數部分只有一位,□里最大能填( )。
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再看前三位, 這樣商就只有一位。
第13周
1、□09÷36商是兩位數,□里最大可以填( ),最小可以填( )。
這題同樣是考驗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除法方法的應用,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度。
2、5□9÷52商是一位數,□里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
這題在上題的基礎上進行了變式,方法一樣,只是比較的數位不同。
第14周
1、王老師帶了918元去買書,買一套需要35元,買兩套需要67元,最多可以買幾套?還剩多少元?
這題算出來的套數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買兩套剩余的錢還可以再買一套。這種新穎題可以訓練學生的常規思維。
2、569÷□2,□里填( )商是一位數,□里填( )商是兩位數。
這題較前面的題型略有不同,從多個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思維。
第15周
1、 小馬虎在計算乘法題時,講85十位上的數字看成3,計算結果比正確答案少了9200,正確的乘積應該是多少?
這題是乘法的變式練習,考察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50千米,在據中點20千米處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通過對這題的解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16周
1、2+3+4+5+……+48+49+50=
這題讓學生可以初步接觸高斯求和的解題思維。
2、 有七人進行擲飛鏢比賽,平均每人得6分,前4名平均得8分,后4名平均得4分。第4名得幾分?
這題既包含平均數的知識,又包含了韋恩圖的知識,讓學生回顧已學的知識。
第17周
1、一本故事書120頁,小明已經看了3天,如果再看12頁,正好看完這本書。小明平均每天看幾頁?
這題把“剩余幾頁”,換了一種說法“如果再看12頁,正好看完。”學生就很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這里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
2、三、四、五年級同學共植樹108棵,三年級比四年級少18棵,五年級比三年級多植30棵。三、四、五年級各植樹多少棵?
這題要讓學生找到一倍數,把四年級和五年級多余的棵樹去掉,得到的棵樹就是三年級棵樹的3倍。
第18周
1、有一批水果,用大筐裝80個可以裝運完,用小筐120個可以裝運完。已知每個大筐比每個小筐多運15千克,那么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這題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利用大筐裝的和小筐裝的差算出40個小筐可以裝多少個,再算出120個可以裝多少個。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和另一條直線平行,則這兩條直線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 D.位置關系不確定
這題是平行線的拓展知識,雖然教學目標沒有讓學生掌握,但也要讓學生了解。
第19周
1、□=△+△+△ △+□=48 ○=252÷△
□=( ) △=( ) ○=( )
這題運用了替代的數學思想。
2、從多位數2395898012中劃去5個數字,使剩下的5個數字(前后順序不變)組成的五位數最大,這個五位數是( )。
這題比較新穎,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誤的理解。這樣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第20周
1、正方形的四個角剪下來,可以拼成一個( C )。
A.銳角 B.鈍角 C.平角 D.直角
這題考的是四邊形的內角之和,題型比較新穎。
2、100萬枚1元硬幣大約重6噸,照這樣推算,1億枚的硬幣大約重( )噸。
①6 ②60 ③600 ④6000
這題讓學生利用倍的知識在解決問題。
第2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