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從小博覽群書,非常有本事。可惜他一直懷才不遇,大半生都窮困潦倒。為了生計,他曾經在山坡上放過牛,在面館里賣過面。時光悠悠幾十載,姜子牙的大半生就這樣蹉跎過去了。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頭發都白完了,還是沒混出頭。后來,姜子牙來到了周地,喜歡上了去渭水邊上釣魚。
姜子牙釣魚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釣魚用的魚鉤是彎的,上面擱著餌食,要沉入水中去誘惑魚兒;而姜太公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不掛魚餌,而且魚鉤不僅不沉入水中,還要離水面三尺高。
一般人釣魚都不吭聲,生怕嚇跑了魚兒;而姜太公釣魚,一邊釣還一邊唱:“清水幽幽,魚兒游游。在彼清流,我心何憂?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
旁邊人一看他釣魚釣得如此不專業,都哈哈大笑,認為這老家伙瘋了。還有人勸他道:“老頭兒,像你這樣釣魚,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
姜子牙微微一笑:“我在此釣魚是假,釣個王侯過來才是真。”
周文王聽說這件事兒后,覺得有點意思,便派了個士兵去渭水邊上,想把姜子牙叫來聊聊天。
士兵見到姜子牙后,向他說明來意,但姜子牙根本不搭理他,只顧自己釣魚,而且自言自語道:“魚兒不上鉤,蝦兒非我求。我要釣的是大魚,你一個小蝦米來湊什么熱鬧?”碰了一鼻子灰的士兵只好回去,向周文王稟明了原委。
周文王想了想,又改派了一名官員去請。官員來到渭水邊上,姜子牙依然不理他,還是一邊釣魚一邊說:“大魚不上鉤,小魚非我求。小魚一邊兒玩兒去,叫你家大魚過來。”
周文王這下才意識到,這位擺釣魚造型的老頭兒不是一般人,別人的臉面都不夠大,只能自己親自去請才行。
于是,周文王吃了三天素,洗了個澡,換了身干凈衣服,帶著厚禮親自去聘請姜子牙。
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天,就發現他通曉歷史和時事,學識非常淵博,于是便向他請教治國興邦的良策。
姜子牙答道:“要想治國興邦,君王一定要重視人才。具體來說,就是要遵循‘三常’:一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士以敬賢為常。”
周文王一聽就非常高興,他對姜子牙說道:“我的老祖宗曾經預言,當一位圣人來到我身邊時,周國就可以興盛。看來,您老人家就是那位圣人啊!”
于是,周文王親自把姜子牙扶上車,并打算親自拉著車回宮。上了年紀的文王太高估自己的體力了,他拉了八百步后,實在是走不動了,于是回頭對姜子牙說:“寡人實在是走不動了。”姜子牙微微一笑,回應道:“你單車拉我八百步,我保你江山八百年。”
姜子牙被文王請回宮后拜為太師,成了周的首席謀主和最高軍事統帥。后來,周朝的統治——當然是西周、東周加在一起,還真是八百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