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訪的母親道出她的苦惱:兒子現(xiàn)在越來越不愿跟父母說話,放學回家后就扎進自己屋里,吃飯時叫半天才出來。飯桌上媽媽想了解他在學校的情況,剛問兩句他就不耐煩,說:“吃飯時少說話。”吃完飯媽媽想跟他聊聊,他又借口作業(yè)多回自己房間不理媽媽。但我向這位媽媽詢問,孩子與別人相處時,比如對同學或朋友,也是沉默寡言的嗎?媽媽卻立即說,“他給同學打起電話來滔滔不絕,就是跟我們沒話說。”
從母親的話中我判斷出這個家庭沒有建立起理想的親子關(guān)系,母親非常想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但孩子卻向母親關(guān)閉心門,這是親子溝通中常見問題。我跟這位母親做了一個模擬角色的體驗,我說如果我是你兒子,你都想問我什么?她說,“今天你起床晚了,上學遲到了沒有?期中考試卷子發(fā)下沒有,你考得怎么樣?還有,你爸讓你退出學校籃球隊的事,我想你肯定不敢跟老師說……”
我說,現(xiàn)在咱們換一下角色,你扮兒子,我是急于想了解你情況的媽媽,你會怎樣做?她沉默片刻說,“我從心里知道媽媽不是問一兩句,后邊還有一大堆話要說,所以干脆選擇拒絕。”
通過角色體驗,換位思考,母親漸漸理解兒子不愿交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以前過多地關(guān)注孩子的問題,總以管理者的態(tài)度詢問孩子,正面的肯定沒有,基本上是批評、教誨。其實孩子內(nèi)心也不愿這樣與父母冷戰(zhàn),是自己的做法使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這位母親表示,現(xiàn)在想開了,不可能追問的事情還是不問的好,應該信任孩子,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今后與丈夫在家里當著孩子面,只談?wù)撆c學習無關(guān)的事,尋找孩子關(guān)心的話題,比如體育賽事、電視節(jié)目等,或是聊聊自己一天當中遇到的見聞、趣事,把家庭氣氛搞活,相信孩子也能把家長當作值得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