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有個說法,百病之源,五臟為根。心、肝、脾、肺、腎,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因此又被稱為五神臟。
這五臟和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只要一個部位出現問題,很可能會直接危害我們的生命。
可是五臟看不見摸不著,怎么養護呢?養五臟的方法有很多,吃藥是萬不得已的選擇,平時生活中堅持用一些簡單的小食方、小妙招來養護,防止五臟出問題,才是上策。
養心
情緒和壓力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誘因。每天雜七雜八的事就像一把又一把小小的心火,烤得人心煩意亂、緊張不安。所以,解心疾的關鍵是降心火。
想要降心火,只要一把筷子即可。取有方棱的筷子,做搓洗筷子動作。雙手反復搓擦,除了手心外,還應該注意搓擦拇指根部的大魚際。按摩前,建議先涂些油脂類護膚品,增加潤滑度。
雙手握住筷子搓動的時候刺激最大的是心經和勞宮穴,這兩處經絡穴位都是疏通心經,去心火的必用穴位,在搓筷子的時候,手掌會有刺激感,會發紅發熱,都是正常的,注意搓筷子的時候不要搓破皮。
中午11:00~13:00點;晚上19:00~21:00點。這兩個時間段是有效去心火的時間段,大家可以著重在這個時間段內做這兩個動作。
養心食物
1、桂圓
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或煮桂圓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紅棗
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為造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鐵和磷,是一種天然的補血劑。
對各種貧血、體弱、產后虛弱、手術之后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為適宜。可用紅棗煎水服,或用紅棗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3、金桔
性溫,味辛甘,有理氣、解郁、化痰的作用。金桔對痰阻心絡和氣滯血瘀型心悸,包括由高血壓病、血管硬化、甲亢、冠心病或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食之頗為適宜。可煎湯服,亦可泡茶飲。
4、葡萄
性平,味酸甜,有補氣血的作用。滋養強壯,強心利尿。治血虛心跳。由于葡萄中所含的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都很豐富,對大腦神經有補益和興奮作用,葡萄干的糖分和鐵的含量也較高,這對體弱貧血者也有養血效果。
因此,對心氣不足型和心血不足型心悸,以及神經衰弱及貧血體弱者、心悸心慌之人,常食葡萄,尤為適宜。
調肝
中醫強調肝主藏血的功能,認為“人臥則血歸于肝”。眼皮就好比肝臟工作和休息的開關,人只要閉上眼或者一睡著,肝臟就開始休整,發揮其藏血之功。因此,傳統養生非常強調閉眼養肝。不管是閉目養神、日間小憩還是夜間按時睡眠,都是養肝血的重要方面。
閉眼養神隨時隨地都能做,也可選擇安靜之處閉目獨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擾,安心養神,有助疏通全身經絡、氣血流暢。
調肝食物
1、韭菜
中醫認為,春季吃韭菜,可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對養陽護肝會有很大的幫助。中醫認為秋季的韭菜含蛋白質更高,所以如果有痛風的問題,那么最好不要吃了。
同時,韭菜和一些中藥還會發生反應,所以如果有吃藥的話,最好咨詢一下是否會和藥效產生反應。
2、綠豆
很多人都知道綠豆有清熱解毒,去暑消水腫的作用。綠豆本身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氨酸,而這兩種營養素同冰糖結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尤其是可防止因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3、大豆
大豆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雌性激素之外,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像鈣、鐵、磷這些元素對促進肝臟的再生和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4、動物肝臟
從以形補形的角度上說,動物肝臟本身就可以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了,其實這是因為肝臟本身的營養豐富,例如蛋白質、葉酸、維生素B12、鐵等各種元素的含量都是非常豐富的。
5、西紅柿
西紅柿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對于肝病患者來說還可補充一些營養素。保護肝臟的效果相當不錯。
6、蘑菇
蘑菇是菌類植物中的皇后,本身就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而秋季吃蘑菇更有助于滋養肝臟。
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通過口鼻和外界聯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頻率放慢,使一呼一吸盡量達到6秒鐘,就是一種很好的養肺方法。再比如,練習閉氣法也有助于增強肺功能,練的時候先閉氣,閉住以后停止,堅持閉氣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復18次。
養肺食物
1、銀耳
可做菜肴或燉煮食用,例如與百合或櫻桃加冰糖做羹。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可治療陰虛肺燥、咽干口渴等癥。
2、蘿卜
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具有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柿子
鮮柿生食能改善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心中煩熱等。柿子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尤其適合冬季食用。
5、百合
熟食或煎湯,對治療肺癆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統疾病及各種秋燥病癥有一定效果。
健脾
脾胃被中醫稱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源頭健康了,氣血才旺盛,氣血旺盛了身體才健康。
健脾和養胃分不開,飲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飽,還可以做一些運動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臥在床,以臍為中心,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00下。
健脾食物
1、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紅薯
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3、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
4、薏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護腎
腎是“先天之本”,每天早上起來都叩齒吞津,平時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并咬住牙齒,長期堅持,都是養腎的方法,而且都非常簡單。
護腎食物
1、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2、山藥
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3、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4、黑芝麻
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發、脫發、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5、黑豆
被古人譽為腎之谷,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
6、黑米
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有利于防治頭昏、目眩、貧血、腰膝酸軟、肺燥咳嗽、腎虛水腫、脾胃虛弱等癥。
這個五臟養護表是不是超簡單?雖然簡單功效卻十分了不得,都是長壽老中醫的養生精髓,送你啦~
都被你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