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血管組織中,頸動脈相對其他動脈來說,略微狹窄。但卻肩負著傳送全身血液的責任,它就像大腦的生命線,時刻為大腦中樞輸送能量,頸動脈的管壁上一旦產生雜質或斑塊,就容易造成阻塞,久而久之,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可能產生危險,所以,保護好頸動脈就是在保護大腦的健康。如果頸動脈上產生斑塊,會有預警信號嗎?斑塊多大算嚴重?
頸動脈狹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一般由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影響下容易加重。那么,頸動脈發生狹窄后一般出現征兆有哪些呢?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等,發病前無任何征兆,一般是短暫性、可逆性的,通常在發生數十分鐘或幾小時后,可自行恢復。
2、腦缺血:比如耳鳴、眩暈、黑矇、視物模糊、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癥狀。
3、缺血性腦卒中,通常表現為一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失語、腦神經損傷,嚴重者出現昏迷等。還有一種情況往往可能是由于頸動脈斑塊脫落,隨血流進入腦內,堵塞遠端動脈血管,而造成急性腦梗塞,非常危險。
上述征兆都可能預示血管出現一些問題。一般情況下,頸動脈狹窄率在70%以下,一般可通過抗血小板藥物控制斑塊增生速度,防止腦出血發生;狹窄率大于50%,小于70%,可考慮外科手術。當狹窄率超過70%,無論是否有癥狀,應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從無到有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沒有癥狀,病情輕微,可通過藥物治療。第二個階段,出現癥狀,這個時候是治療最佳時機,可通過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有效治療,預防腦梗塞發生。第三個階段,出現腦梗塞,及時采取手術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