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近視大國。有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數已超過6億。說到近視,很多人都認為,“這不是小朋友的問題嗎?”。其實,各年齡段的朋友都少不了和近視“斗智斗勇”。
兒童青少年:預防最重要
01
兒童青少年患上近視的原因是什么?
周行濤院長:形成近視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主要影響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兒童青少年。而環境因素主要是高強度的近距離用眼,這是造成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當今社會,家長對電子設備的管控不足,孩子自控能力又弱,往往一看就很長時間,這促使了近視的發生發展。
02
近視可以被治愈嗎?
周行濤院長:有兩點要強調。一是近視可以“自愈”嗎?答案是“不可以”。近視之后,眼軸會變長,這個改變是不可逆的。二是近視可以“被治愈”嗎?答案也是“不可以”。目前的醫學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光學矯正(配戴眼鏡等)讓孩子獲得良好的視力,但卻不能改變眼球已經發生的結構改變。因此,家長一定要樹立“預防為先”的理念,定期帶孩子去檢查眼睛。
03
目前,兒童青少年矯正近視的手段有哪些?
周行濤院長:第一是配戴框架眼鏡,這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矯正方法。第二是配戴角膜塑形鏡,即OK鏡,它能起到一定程度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但要強調的是,配戴OK鏡需要經過醫生嚴謹的評判、全面仔細的檢查和適當的佩戴才能夠完成。第三是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延緩或控制近視發展速度。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的醫療機構,經過醫生的綜合判斷,來選擇適合孩子的近視矯正方法。
04
戴眼鏡會使得近視度數越來越深嗎?
周行濤院長:很多家長認為,戴眼鏡使得孩子的近視度數越來越深。這是認識誤區,光學矯正不會額外促使近視的發展。正確配戴眼鏡的情況下,近視度數增高主要和近視的發展有關。在兒童青少年時期,人的視功能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如果用眼不當,近視會不斷加深,而及時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可以獲得清晰視覺,延緩近視的發展速度。
中青年:正確看待近視矯正手術
05
成年之后,近視的程度還會加深嗎?
周行濤院長:大部分人在成年之后,近視的程度就會穩定下來,度數不會再加深了。但有少數人在18歲到25歲之間,因為過度用眼等原因,近視度數可能會增加一些。到35歲以上,近視度數還有增加的話,就要去了解內分泌的情況,排除甲亢、糖尿病等疾病。成年人也要注意用眼衛生、定期檢查視力。
06
隱形眼鏡安全嗎?
周行濤院長:隱形眼鏡這類產品若經過合理選擇、規范配戴、定期復查是安全的。正確配戴隱形眼鏡的要求是全面細致的檢查、規范的驗配和定期的復查。
07
近視矯正手術有哪些?
周行濤院長:近視矯正手術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角膜激光手術,它的原理是通過激光把角膜削薄一點,來改變眼部的屈光狀態從而達到矯正近視和散光的目的。目前用于近視矯正的激光有準分子激光和飛秒激光。第二種是眼內晶體植入手術,它適合高度近視或角膜偏薄等不宜進行角膜激光切削的近視患者。
08
如果近視伴有散光,可以進行近視矯正手術嗎?
周行濤院長:近視矯正手術有嚴格的適應證:患者年齡要求18歲以上,近視度數穩定,進行角膜激光手術的患者,近視度數不超過1000度,進行眼內晶體植入術的患者,近視度數要不超過1800度,散光矯正在600度之內。
老年人:警惕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
09
進入老年之后,近視的度數會減輕嗎?
周行濤院長:很多人進入老年之后,感覺近視的度數減輕了,這是一種錯覺。老花眼是人體生理上的一種正常現象,是身體開始衰老的信號。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調節能力也隨之減退,導致變焦能力(看近調節力)降低。因此,當看近物時,由于影像投射在視網膜時無法完全聚焦,看近距離的物件就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時候需要戴一副老花眼鏡(即正度數的凸透鏡)。而近視是看遠不清楚,越近看得越清楚,因此需要戴一副近視眼鏡(即負度數的凹眼鏡)來幫助看遠,當進入老年有了老花,看近時戴上負度數的近視眼鏡反而不清楚,需要拿下眼鏡或者是度數減低的近視眼鏡(減去老花度數)看近處才能看清,這就引起了好像近視減輕的錯覺,但其實近視度數并沒有變化,看遠時仍然需要戴原來的近視眼鏡。
10
有人說,患有近視的人,不容易得老花,是這樣嗎?
周行濤院長:嚴格的說,是患有近視的人,不容易出現老花的癥狀,但老花眼是人體衰老變化的一種表現,每個人都會經歷,由于年齡增加而導致晶狀體調節力減弱,發生看近模糊、疲勞的癥狀。老花的程度與年齡大小有一定的規律,年齡越大,調節力越差,看近就越模糊、費力。大家所說的年輕時候視力好,通常是指輕度遠視眼患者,老花眼出現要比正常眼早,而近視眼患者出現此癥狀會比正視眼或遠視眼晚些。
11
眼底照相可以發現哪些眼科疾病?
周行濤院長:眼底照相是一項重要的眼科檢查。眼底主要包括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黃斑區等結構。當眼底患有疾病時,相應的結構及其顏色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眼底照相是把眼底的病變和當時病變的程度及范圍記錄下來。高度近視眼底病變是由高度近視引起的眼底視網膜疾病。目前來說,600度以上的近視叫做高度近視。隨著眼睛度數的加深,眼病的發病率也越高。正常人的眼軸為24毫米,許多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超過24毫米。高度近視隨著眼軸的增長,會拉伸視網膜,導致出現豹紋狀改變、格子樣變性、視網膜裂孔等,最終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此外,高度近視可能伴隨出現視網膜劈裂和眼底出血。因此,高度近視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眼底。如發現有高度近視眼底疾病,應及時治療。
(本文根據直播內容整理)
醫者名片
周行濤,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副團長、上海市領軍人才。擔任中華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學校衛生保健協會青少年生長發育與健康促進專委會主委。擅長眼視光學、近視防治、激光治療復雜性角膜病等領域,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課題。獲得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獎(個人)一等獎,榮獲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國際防盲組織“眼健康英雄”、“中國好醫生”“上海市十佳醫生”“上海醫務工匠”、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等榮譽。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健康大家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