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建立領導梯隊?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領導梯隊的重要性。
為什么?
從內部看。每一個老板都說,公司里沒有人,業務發展不起來,有了領導梯隊,公司才會良將如潮,有人可用。
從外部看。中國的商業發展,已經從粗放式的發展,變成了高質量的發展。
什么是粗放式發展?
以前是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市場需求。包括能源、礦產、有色金屬、房地產、金融、基建等行業中的大量的公司在過去10年、20年,都吃到了市場發展的紅利,時代造就英雄。
盡管這些行業可能有十幾萬億的規模,但內部的力量很弱。
而在今天,每個行業的紅利都沒有了, 也意味著一個低效能的時代結束了。
未來十年要高質量發展,從外部的動力變成內生的動力,也就是雙輪驅動:創新、領導力。
創新之前說得比較多,今天說說,為什么要靠領導力驅動?
因為工業化時代,不太需要領導力,做到標準化就可以了。以前老板給工人開的是計件工資,做了多少件,就開多少工資,很容易考量。
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人不再是產業工人,大多數人做的都是有創意的工作。你很難判斷一個設計師在電腦面前坐班,他的腦子里想的是什么,他花了多少時間投入到工作上。
所以管理人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就需要員工要像管理者一樣自我驅動。
這就是必須要學領導力的原因,要發揮領導力,讓員工能做到自我驅動。
未來不管你身處什么行業,如果沒有創新和領導力的驅動,很難在這個時代找到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人才?
而要搭建領導梯隊,那么就需要有人才,從人才中尋找具有領導潛質的人。
什么樣的人算是人才?
在我看來,要滿足這三點:人品好、潛力高、要性強。
人品。一個人品不好的人,沒人愿意幫助他,而靠著一個人單打獨斗,在當前的時代,不可能成功。
要性。所謂要性,就是有沒有目標,對實現目標有多大的愿望。很多人很聰明,但最后都不能成才,就是因為他沒有目標感。
當我看見這類人,會很痛心,通常來說,我會在半年的時間內,不斷給他目標。但如果激發不了他,我就不會再培養他了。
潛力。也必須要有潛力,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一個人如果沒有潛力,明年、后年就用不了,也是非常可惜的。
這三條,都很重要,沒有優先次序之分。而潛力是比較難判斷的。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潛力?
首先底層要有營銷思維。
什么是營銷思維?
第一個,以客戶為中心。你要知道你的客戶是誰,比如你是一個HR,專門負責銷售管理者的培訓,那你的客戶就是銷售管理者。
第二個,以結果為導向。你得知道銷售管理者要什么,他們要的就是業績增長,所以你去設計所有的培訓課程,就要往這個方向設計,這就是營銷思維。
所以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底層具備營銷的思維。
無論你在哪一個崗位,不管你是員工、管理者,還是老板,你都要成為一個銷售。你要問自己,我的客戶是誰,我的客戶長什么樣,我的客戶喜歡什么?
你也要思考:“我做的事情對別人有價值嗎?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嗎?別人要的結果是不是我恰巧在做的事情?”
而一個人的頂層能力就是系統思考。
系統化思維有三個維度:
深度思考。你首先要從現象抓到事物的本質,并且能夠把它體系化。
全局思考。我們怎么樣從一個局部,考慮到整體。
動態思考。不能像刻舟求劍一樣,只看得到靜態的變化。每個人,每個業務之間,都是動態變化的。
有深度思考的人,不會人云亦云,而是不斷挖掘到問題的本質,并且有將知識體系遷移,解決類似的問題。
而在營銷思維和系統思維之間,是三力模型。即:體力、心力、腦力。
先說體力。
體力是最重要的,沒有體力,會影響到心力和腦力。
我沒有看過哪個事業成功的企業家,體力是不行的。
什么是心力?
心力即鈍感力,不要有一顆玻璃心。一個很玻璃心的人,不可能成功。
舉個例子,在你的水平還不太高的時候,你的老板會指導你,平級會指導你,可能員工也能發現你的問題。
別人想輔導你一下,有鈍感力的人,可以直接說,根本不用照顧他的自尊。
而有玻璃心的人,剛提出一些問題,就崩潰了,慢慢地,就沒有人愿意再指出你的問題。沒有人輔導你的時候,成長是很慢的。
如何訓練心力?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逃避,面對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當你解決完了,你的能力會變強,心力也就提高了。
那么什么是腦力呢?
腦力不是智商,我們都是普通人,智商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很少有人智商會低于80,高于150的。
所以腦力要好,是做系統化訓練,要做結構化訓練。
碎片化學習很容易導致思維體系紊亂,看似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應用不上,在腦子里變成了垃圾。
而結構化之上,就是上面提到的系統化思維。
當他具備這些能力,是一個人才,才有機會被提拔為管理者,走上人才梯隊的道路。
如何搭建領導力梯隊?
那么該如何搭建領導梯隊?上周在讀書會上,我講過,有6個層級,7個梯隊。可以綜合一下,從初級管理者、中層管理者、高管三個維度來看。
當一個人從員工變成基層管理者,基層管理者變成中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變成高管時,工作理念、時間管理、領導技能都會發生變化,要從偽到真。
“真基層”必須具備的能力:
工作理念。
偽基層看見下屬比自己業績好,會嫉妒,總想證明自己是最厲害的那個人。或者看見下屬做得不太好時,不是輔導,而是親自上手,什么都自己干。
所以要轉變,要修煉基本素養,知道識人心、懂人性,通過驅動團隊拿結果。
時間管理。
偽基層的時間不屬于自己,總是在救火,去幫助員工解決一些重復性犯的問題。
而真基層的時間都集中在輔導員工上,找到根源問題并解決,杜絕發生重復性問題。
領導技能。
偽基層只會發號施令,告訴下屬,你給我這么干,你給我那么干。
而真的基層,能指導員工,激發員工。所以他要做到界定和布置工作、提升下屬的勝任能力、建立人際關系。
“真中層”必須具備的能力:
工作理念。
偽中層很容易跨級布置任務,或者代替基層管理者工作。而真中層則是選拔一線管理者,做他們的教練。
時間管理。想當真中層,則要學會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及時輔導一線管理者上。
領導技能。
偽中層是傳聲筒,領導告訴他,要完成某一個目標,然后他就原封不動地告訴他的下屬,我們要完成這一個目標。
為什么要完成?他說是上面的領導這么說的,必須這么干,完不成就沒有績效。
而真中層是轉換器,能分理解公司的戰略,明年要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對部門有什么影響?自己這一個部門,為了完成公司的戰略,要做些什么?
對下則把部門目標進行拆解,將公司想要的轉化為員工想要的目標,讓員工很爽很想干。
還能打破部門墻,幫助團隊有效協調工作,做好總指揮。
“真高管”必須具備能力:
工作理念。
偽高管,缺少系統化思維,是單細胞動物。沒有戰略思維,只會執行,不會思考。缺少擔當,只知道推過攬功。
而要成為真高管,則要有戰略思維,胸懷全局,有長線的眼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為戰略實施制定計劃。
其次,有開放的思維。作為高管,同時管理著好幾個職能部門,你不能閉目塞聽,要重視你所不知道的,積極探索陌生領域。
時間管理。
偽高管,總是沉浸在戰術勝利的榮譽之中,而沒有關注到戰略。而真高管的時間,都花在重視外部因素,關注全局,關注戰略。
領導技能。
要成為真高管,也必須擁有這三個領導技能。
第一個,制定職能戰略。
當你成為高管后,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做戰略,如何做戰略執行。
第二個,有效溝通能力。
這個層級的溝通都是交叉溝通,溝通是密集型的。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充分掌握所有的信息和知識,很容易偏聽則暗,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整個團隊遭殃。
第三個,應對新變化的能力。
在面臨外部環境的變化,行業的變化,公司的變化,創新業務和新崗位的變化時,你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
當每一個層級的管理者都能得到充分的訓練,就能成為真正合格的管理者。
最后,愿每一家公司都有優秀的人才,都能做到良將如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