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牙疼,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疼起來是真的要人命啊,但牙疼就不算是病了嗎?牙疼起來就沒有辦法了嗎?不是的,既然身體出現了異常,就一定有它的原因,那么就有解決的辦法。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對付牙疼的方法。
中醫認為牙疼是由于十二經絡火邪上攻引起的,例如胃火上攻,風火外襲,腎陰不足引起的虛火上炎等等,總之牙疼一般都和“火”有關。既然經絡有問題,那么經絡上的一些穴位就可以解決了。
按照經絡理論,經過牙齒的經絡主要有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且上牙為大腸經所過,下牙為胃經所過。根據針灸治療的理論,取穴可以有近取穴和遠取穴。
近取穴可以取面部的頰車、下關等,此穴均屬足陽明胃經,并且靠近疼痛部位,所以可近取。頰車的位置位于下頜角的前上方一橫指(中指),也就是當人做咬牙動作時肌肉隆起時出現凹陷的地方。下關的位置是在耳部耳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取穴時應當閉口。
遠取穴可以取合谷、內庭等,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內庭屬足陽明胃經。合谷位于手背,在第一、二掌骨之間,且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有一個簡便取穴的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正對另一只手的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所謂“面口合谷收”就說明了面口部的疾病可以取合谷。內庭位于足背第二、三趾的趾縫間,在趾蹼緣向后約半橫指的地方。
這幾個穴位配合使用,可以按摩或者針灸,一般人可以通過自我按摩的方式,對于下關、頰車這些穴位,用食指指腹按揉5~10分鐘,直到皮膚微微發紅,而對于合谷、內庭這些穴來說,可用指甲掐揉,以增加刺激量,直到疼痛緩解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大腸經主干過的是上牙,胃經主干過的是下牙,所以上牙疼用合谷,下牙疼用內庭。而遠取穴治療法又有“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原則,所以左邊疼就用右側的穴位。
牙疼患者要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注意口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