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60年代,來自德國漢諾威的姑娘維納想舉辦一場個人鋼琴演奏會。由于擔心自己名氣小,聽眾少,她在宣傳海報上謊稱自己是著名鋼琴家李斯特的學生,曾向他求教8年。
海報貼出后,門票很快售罄,維納很高興。一天,她在琴房排練時,一個自稱李斯特朋友的中年男人找上門來,直接問道:“我從來不知道李斯特有您這個學生,海報上是謊話吧?”維納一驚,冷靜地回答說:“我的確沒機會拜李斯特先生為師,但這些年我一直在默默地向他學習演奏技巧。”
男子笑了笑,說:“您這樣做是欺騙,會坐牢的。”維納嚇得跪倒在地,哭訴自己出身貧寒,冒充李斯特的學生只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哀求男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辦一場個人演奏會,請您為我保守秘密,等演出結束了,您想怎么處罰我都可以。”男子愣了一下,說:“這事以后再說,剛才我聽您彈琴,感覺您把幾個音稍微調一下,聽起來會更像李斯特。”維納試著調了一下,果然效果好多了,于是她請求男子再指導她一些技巧。男子很認真地給她指出不少問題,維納一一改正后,男子笑著說:“彈得好多了,明天您的演奏就不會糟蹋我的名聲了,也不會欺騙聽眾了。”維納不解地問:“您到底是誰?”男子說:“弗朗茨·李斯特。您明天放心演奏吧,為了提高人氣,您明天可以宣布增加一個節目,您的老師李斯特將壓軸登臺。”
演奏會上,維納發揮出色,贏得陣陣掌聲,而李斯特的表演更是令全體觀眾歡呼。維納問他為何不揭穿自己,李斯特說:“您沒條件拜我為師,卻始終對音樂保持熱情,這感染了我,我要為您保守秘密。”
成全勝過施舍。比同情他人更令人稱道的,是創造條件去幫助他人完成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