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疾?。憾Q,耳聾 取穴穴位:翳風、中諸、丘墟、陽陵泉、耳門(上)、聽宮(中)、聽會(下)、太溪 治療方法:針刺、艾灸 【翳風】:手少陽三焦經穴,在耳垂后,當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功效聰耳通竅,散內泄熱。 【中諸】: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芍委熌垦?站立時頭昏眼花,耳鳴,肋間神經痛,后頸沉重感.該穴位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丘墟】,膽經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丘墟據歷代針灸文獻記載,丘墟穴主治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瘧疾、疝氣、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等。 【陽陵泉】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膽屬陽經,膝外側屬陽,腓骨小頭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處經氣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陽陵泉”)又名筋會、陽陵、陽之陵泉;是足少陽之脈所入為合的合上穴,為筋之會穴。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臏腫痛,腳氣,脅肋痛, 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耳門】,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和顳淺動、靜脈。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頜腫,眩暈等。 【聽宮】手、足少陽和手太陽三經之會,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取該穴道時應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仰臥、仰靠姿勢,聽宮穴位于頭部側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門穴的稍下方即是。主治疾?。憾Q,耳聾,聤耳,牙痛,癲狂癇。三叉神經痛、頭痛、目眩頭昏。 【聽會】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耳屏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聤耳等耳疾;齒痛,口眼斜,面痛 【太溪】人體穴位之一。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灸大夫《經絡圖解》APP歡迎免費下載! 來源閻醫生 聲明:本文不構成灸療建議,僅供學習參考,務必在當地醫生指導下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