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楊酸,有解熱,鎮(zhèn)痛,抗感染,抗風濕,抗血栓形成的藥理作用,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可緩慢水解為水揚酸和醋酸,其中水楊酸有抗真菌及溶解角質(zhì)的作用。本文用其治療腳氣并且追蹤其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6年3 月~2007年3月我院門診接診足癬患者220例。其中水泡型足癬100例,糜爛型足癬100例,角化型足癬20例。
1.2 方法
阿司匹林片800毫克搗碎,加入溫開水1000毫升中攪拌,10分鐘后泡腳,邊泡邊搓,有水泡的要挑破,每次泡腳30分鐘,泡完腳后用此水浸泡鞋襪30分鐘,洗凈晾干。每天晚睡前1 次,連續(xù)7天為1療程。
1.3療效判斷
有效:用藥3天后該瘙癢癥狀、水泡、紅色糜爛等癥狀減輕或消失,l周內(nèi)皮膚修復完整,真菌鏡檢陰性。無效:用藥3天后痛癢癥狀及水泡、紅色糜爛面癥狀未見減輕,真菌鏡檢為陽性,需尋找其他治療方案。
2 結(jié)果
220例電話隨訪,其中100例水泡型足癬用藥3天后癥狀完全緩解,1周左右痊愈占100%;100例糜爛型足癬用藥3天后癥狀完全緩解,1周左右全部痊愈,占100%;20例角化型足癬用藥3天后癥狀略有緩解,后加用其他局部抗真菌藥膏,最晚于l個月內(nèi)痊愈,占100 %。
3 討論
足癬,俗稱“腳氣”,很常見,世界各地均有,局部地伏夏季發(fā)病率可達60%,是真菌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主要致病菌是紅色毛癬菌。該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足部由于趾部角質(zhì)層厚,無皮脂腺,汗腺比較豐富,出汗較多,再加上經(jīng)常穿有鞋襪,足部潮濕,故有利于真菌生長,足癬也易相互感染。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痛癢、水泡、紅色糜爛面。治療以局部抗真菌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足粉、復方水楊酸、水楊酸軟膏、復方苯甲酸軟膏、克霉唑(霜,軟膏)、益康唑(霜、軟膏)等。其中足粉、復方水楊酸、水楊酸軟膏、復方苯甲酸軟膏中均含有水楊酸。
阿司匹林一乙酰水楊酸有解熱、鎮(zhèn)痛、抗感染、抗風涅、抗血栓形成的藥理作用,易溶于乙醉,微溶于水,可緩慢水解為水揚酸和醋酸。其中水楊酸有抗真菌及溶解角質(zhì)的作用。本文就是利用此藥理機制治療足癬,而且以水為溶劑易滲透,殺菌效果優(yōu)于粉劑、膏劑。另外以水為溶劑對皮膚組織無損傷,對皮膚組織的修復優(yōu)于醑劑(醑劑,系指揮發(fā)性藥物的濃乙醇溶液。)。本文阿司匹林的濃度0.8g/l, 藥物真菌接觸時間(30分鐘)為經(jīng)驗之舉,有待深究。本法療效確切、簡單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