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穴定位
1、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
2、取穴:正坐垂足著地或俯臥位,在跟腱與外踝之間凹陷處取穴。
二、功效主治
1、功用:安神清熱,舒筋活絡。
2、主治病癥: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后頭痛,項痛,坐骨神經痛,神經性頭痛,眩暈;
(2)、運動系統疾?。貉咎弁?,足踝腫痛,下肢癱瘓,膝關節炎,踝關節扭傷,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疾?。?br>
(3)、其它:癲癇,滯產,甲狀腺腫大,腳氣,鼻出血,胎盤滯留,痔瘡。
三、刺灸方法
1、直刺0.5--1寸,局部酸脹;
2、深刺透太溪穴,針感可向足趾放散;
3、向上斜刺2--3寸,局部酸脹,針感擴散至足跟或足趾,治療甲狀腺腫大。
4、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四、臨床運用:坐骨神經痛
1、主穴:環跳、委中、陽陵泉、絕骨、昆侖。
2、配穴:腰椎旁有壓痛者,配同骨節段的華佗夾脊穴;腰骶部痛者,配大腸俞、次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