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講學稿為載體的自主學習策略探究
字數:2605
來源:考試周刊 2013年14期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當頁正文
摘 要: 如今,“滿堂灌”和“題海戰術”兩大教育法寶已經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它們嚴重影響了新課改的整體推進,急需找到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自學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然而其具體實施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為此,結合本校具體實例,本文擬與大家探討下列問題:(1)分組學習;(2)出示目標;(3)指導方法;(4)適時點撥;(5)適時激趣;(6)訓練拓展。
關鍵詞: 自主學習 講學稿 分組教學
一、自學教學的理論基礎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曾說:“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眰鹘y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教師教授、板書,學生耳聽、筆記。然后教師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驗,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所需要接受的知識量越來越大。在校學生的學習面越來越廣,壓力也相當大。在這樣的環境下,改變單調的教學模式,讓自學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模式,成為了現代高效課堂的必備因素。因此,我校在校長的領導下,認真學習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了解并研究杜郎口中學的“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教學手段,力爭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效能,在課堂上高效地完成預期的目標。
二、自學教學的操作方法
作為一所農村中學,我校率先嘗試運用“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識增強了,老師從駕馭學生的施教者變成了謙虛的組織者。因此,我針對自學教學的操作方法談談看法。
1.分組學習
?。?)先摸底,后分組,讓組間學生有層次。
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營造小組內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學習氛圍,創造“兵教兵”的理想學習環境。傳統的語文課上,總少不了老師給學生默寫詞語詩句,之后老師辛苦批改,然后發下去訂正。實現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以后,大大提高了讀背默的效率,每一小組都有英語小組長,課前每次早自習期間,語文小組長會主動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詞語默寫,之后小組內6個人互批,各自訂正。為了增強學生自測的動力,我們為每一小組取好組名,如“奮斗組”“團結組”“自強組”……每次自測之后的滿分同學會為自己小組爭取到一分,公布在班級學習園地里,一個月進行一次評比,頒發獎品,這樣,同學之間會互相督促,學習情緒高漲。
?。?)分組形式多樣,制造新鮮感。
有時需要學生討論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可能課堂氣氛會沉悶,特別是夏天下午的課,學生精神狀況欠佳。這時,老師可以采用臨時的多樣形式來分組,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一節以講古文為主的語文課上,我發現有些學生打瞌睡。于是就讓大家尋找班級同學的眼睛,和自己第一個對上眼的同學,就是你的合作伙伴,你可以快速走到他身邊,站著聊一聊我出示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點。這樣,因為討論的對象發生了改變,并且都站立起來了,學生一下子有了精神,很快得出了結論,我出示的句子都是有詞類活用的詞語,最后我們很快總結出了詞類活用是要改變詞性,翻譯時一定要注意,接下來讓學生試一試,氣氛已經相當活躍了。
分組學習除了固定搭配組員以外,偶爾也要編排臨時小組,讓學生有新鮮感和樂趣。
2.出示目標
任何的學習都需要有預期的目標,所以,在要求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環節之前,出示學習目標很重要。老師要制定好課堂目標,配合精心準備的課前預習題發給學生,也就是講學稿。比如在上《藤野先生》一課時,我們提出目標:①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②了解本文運用兩條線索組織材料的寫法。③體會魯迅先生深厚的師生情感和強烈的愛國情感。目標明確,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目標,自主逐條對照落實,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
3.指導方法
要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做到“先學后教”,如何“先學”,是老師要研究。
?。?)簡單的內容,老師應圍繞知識線索、教材的結構引導學生課堂內外自學;復雜的重難點、考點知識,則應具體指導,解決學生目前學習的困惑。所以,讓學生自學,并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降低難度,僅僅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詞語和詩句。而應該是課前布置最基本的需要掌握的內容,讓學生預習,通過小組互測,達到掌握。但是針對一些典型的句式,品味作者的潛臺詞、影射的感情,就需要老師在課上設計恰當的問題,學生討論和老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2)指導學生做好筆記,準備一本筆記本,對于新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平時下發的學習資料都要分類裝訂在文件夾里,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資料。還需要準備一本摘記本,把平時作業和測驗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摘記好,適時地要求學生對一周學習語文的得失進行自我評估,揚長避短。
?。?)老師可以介紹一些語文讀本給學生,如《讀者》、《萌芽》、貼近中學生的讀本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課外自主閱讀的方式開闊閱讀視野。
4.適時點撥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障礙,作為自學課堂的組織者——教師,這時候適時的點撥啟發是至關重要的。它就像一個樞紐,可以把學生引入一個更開闊的境地,尋找更深層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學《藤野先生》中關于魯迅思想轉變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搜集文中信息時出現障礙,這時老師可以預先設計好一張表格,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出現的人物、發生的時間、做的事情。表格填好后,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了整體的認識,再根據問題有目的地尋找答案,這時文章的情節就有跡可循了,難度也大大降低了。
學生在語文作文中常常覺得頭疼,沒有下手的地方,這時候老師適時讓學生列出作文要求中所要用到的詞語和材料。比如在以“感動”為題的作文訓練中。老師先讓學生回憶身邊感動的事情,然后提供合適的材料,啟發學生的思維,如:“同學情”、“媽媽的愛”、“一棵石榴的感動”等,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再引導學生從寫一遍作文的最簡單的結構,如“三段論”,“總分總”開始著手進行文章的構思,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優美的句子,這樣做了適當的點撥提醒,學生不會出現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況,變得有跡可循,也更愿意努力嘗試完成任務。
5.適時激趣
?。?)采用有趣的形式。
自主學習不是在課上放任自流,也不是永遠小組討論,一成不變。老師需要花點心思,適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譬如新教授的課文,要求學生在課上背誦,這時候老師可以讓每組6個成員按照1號到6號的順序,以接龍的方式每人背一句,本來有惰性的同學也因為這樣的活動被“逼上梁山”,只好參與。我發現這樣的背書方式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2)課上的剪影。
平時上課可以讓一位老師幫忙隨機在課上抓拍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時的照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照片后,選一次課間,選擇輕松活潑的詩歌改編的流行歌曲,用多媒體播放給班級同學聽,每個同學都能感受到活躍的課堂上留下來的生動畫面帶給自己的喜悅和成就感,對自己照片中討論的話題一定也記憶猶新。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也激發了學生課上自主學習的熱情。
?。?)老師和學生共同創作。
在教學小詩時,為了讓學生有創作的熱情,教師可以和同學一起在課上比賽駢進,可以師生臨場共創打油詩,也可以師生好句妙連,學生的思維會頓時活躍,課堂氣氛變得充滿活力,學生自然提高了學習興趣。
6.拓展探究
自主學習之后要滲透傳統的方式,需要鞏固已經學習的知識,在講學稿設計的過程中,要在最后一項中加入“探究作業”一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的探究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設計一個問題是很值得的,它可以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通常這種問題不是可以臨場發揮的。對于比較難以把握的題目,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探討。
7.總結復習
熱熱鬧鬧的課堂不是為了擺樣子,求花哨,我們要追求實在的收獲,一節以自主學習為主,探討為主要形式的新穎課還是離不開傳統的總結反思的,我們需要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點,可以對課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寫下自己的思考,以一課一結的方式讓知識更系統,成為知識鏈,真正打造有效課堂。
達爾文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爆F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是每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需要長期不斷探索的課程。新課程的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玉秀.如何優化分組學習.現代教育,2011(21).
[2]陳???淺談“自學指導教學法”.2010.9.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