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回避體檢這件事,有人覺得自己平時挺健康的,完全沒必要體檢。有人則是害怕體檢,自知某方面有些問題,怕查到不好的結果。但對絕大多數重癥來說,越早發現,其治療費用能大大節省,而且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優于晚期,由此可見體檢的重要性。當然,常規體檢必要但是不夠充分,針對不同人群,應適當增加相應體檢項目!
常見體檢項目有哪些?
一般來講,一次普通的體檢包括的項目有:身高、體重、視力、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肺功能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十二導聯心電圖、腹部彩超等檢查項目。如果這些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那么基本上可以說你的身體狀況比較健康。如果有異常,則需要根據異常的項目,做進一步檢查。
女性應增加的體檢項目
除了普通體檢的項目之外,針對女性的特殊性,還應該增加一些體檢項目。
●婦科彩超:看看子宮和雙側附件有沒有占位性病變或異常結構。
●乳腺彩超:了解乳腺有無增生或結節,可以作為乳腺癌的基礎篩查手段之一。
●宮頸TCT:通過刷取宮頸脫落的細胞以及宮頸表面的分泌物來篩查宮頸有無炎癥,以及宮頸癌前病變并能夠檢測出陰道內是否存在微生物的感染等。
●人乳頭瘤病毒檢測(HPV):檢查宮頸是否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比如HPV16、HPV18等分型與宮頸癌密切相關,而低危型HPV感染比如HPV6、HPV11等分型則與尖銳濕疣密切相關。
男性應增加的體檢項目
因為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構造上有所不同,再加上生活習慣的差異,對于男性,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檢查項目。
●前列腺檢查:前列腺疾病是男性身上最常見的病癥,現在常見的有直腸指診,可以觸摸到前列腺,初步判斷是否有異常增長,是否有腫瘤等。通過前列腺特別抗原檢查可以測量隱藏在血液當中的蛋白質,如果檢查結果高于正常的范圍,那么就有癌變的可能。
●肺部檢查:男性抽煙率比較高,即便自己不抽煙也更加容易接觸到抽煙人群,因此可以通過CT檢查來了解肺部有沒有病變。而肺功能檢查是發現早期肺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途徑。
●肝臟檢查:男性中喝酒的人也比較多。這就需要增加甲胎蛋白的檢查,因為甲胎蛋白屬于肝臟腫瘤的標記物,因此成人檢查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肝臟的癌變。
年長者應增加的體檢項目
對于一些重疾,尤其是部分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意外來說,發病率在50歲以后會快速上升。因此對于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來說,靠譜、安全并且經濟的體檢至關重要。如果去體檢,以下幾個項目必不可少。
●腫瘤標記物:人的年齡越大,接觸致癌物的幾率越多,發生癌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對于50歲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必要的腫瘤篩查很重要。
●查眼底: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及腦動脈硬化的程度。如果近期發生視物模糊并伴有頭痛,則更需檢查眼底。
●骨密度:2003年至2006年一次全國性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以椎體和股骨頸骨密度值為基礎的)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 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因此老年人的骨密度檢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胃腸鏡:胃腸檢查一般用于診斷食管、胃及結腸等病癥,中老年人的腸胃病癥較多,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發病率排前五,因此可以做一次腸胃鏡,目前無痛腸胃鏡已經推廣,無痛便捷。
如果已經患有某些疾病,則更應該注重相關的檢查:
患有疾病
應增加體檢項目
心臟疾病
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血粘度以及冠脈CTA
高血壓
動態血壓、動脈血管彈性檢查
慢性肺部疾病
肺功能檢查
糖尿病
餐后血糖、胰島素測定、肌電圖、下肢血管B超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和抗體的測定
這四類人
每年應至少體檢一次~
1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三高、心腦血管、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疾病暫時得到緩解,但絕不能輕視。因此,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復診和檢查。
240歲以上中老年人
亞健康狀態在中年以后越來越常見,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向疾病的深淵。到了40歲以上,潛在疾病的比例很快變高,55歲前后有明顯疾病癥狀的人越來越多。
3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腫瘤的發生與環境、心理、遺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而且目前腫瘤無法達到徹底根治,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方式。如果有腫瘤家族史的患者,罹患腫瘤的概率更高,發病時間更早,因此定期健康體檢非常必要。
4飲食、作息不規律者
常年有熬夜、吃零食、吃夜宵等不規律的生活方式的人,正常的代謝被擾亂,脂肪肝和肥胖隨之而來,所以脂肪肝、高脂癥等患病率較高。
常見體檢指標的含義
血壓<120/80毫米汞柱
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被視為高血壓。血壓達到或低于90/60毫米汞柱,就被視為低血壓。
空腹血糖<5.5毫摩爾/升
空腹至少8小時測得的血糖即為空腹血糖,一旦達到或超過7毫摩爾/升,即被診斷為糖尿病。
總膽固醇<5.2毫摩爾/升
總膽固醇是測量血液中所有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越高,心臟病危險越大。總膽固醇理想值應在5.2以下,超過6.2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
壞膽固醇(LDL)<2.6毫摩爾/升
“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是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危險的罪魁禍首。LDL水平一般應控制在2.6毫摩爾/升以下。
好膽固醇(HDL)>1.3毫摩爾/升
“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有助去除血管中的LDL。
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
甘油三脂檢查是搞血脂的“預警信號”,超過2.3毫摩爾/升危險更大。
專業體檢報告先看“健康建議”
體檢者最該關注體檢報告中的“健康建議”欄,體檢中發現的問題,都會匯總到這里。體檢報告中“ -”、“ ”、“ ”、“ ”是表示相關指標的程度,分別代表“可疑”、“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建議復查,可根據自己的試駕來決定復查時間;“中度”建議要及時復查;“重度”則建議不能耽擱,要盡快去醫院專科就診。
資料來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界、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