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雪
文/齊勝利
天陰沉沉了十幾日,好像把人裝在箱子里十幾日;突然,下雪了。
從夜里開始下,下到第二天清晨;又從清晨下,下到了下午。雪不算特別大,紛紛揚揚,像婚禮上朝新人頭上撒去的彩屑。雪落在地上,地上白了;落在樹上,樹上白了;彌漫在空中,陰沉沉的天頓時亮了。沙河水沒變,還是河水;雪落在水中,雪沒了。天地間,只有河的顏色沒變,面貌沒變,因為它包容了雪,同化了雪,雪成為了它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開。雪中的河,更加明靜,更加清涼,更加平和,像一個安靜的少女,在靜靜地享受著雪的沐浴。啊,好美。
雪,你來的太早了。
那年我作《暖冬》。那是一個幾乎沒有雪的冬天,三九天仍暖陽高照,有人還將風箏放上了天。聽父親講:冬天的風屬陰氣,風箏上不了天,只有到了立春陽氣上升時,才可放。小時,冬天從未見過風箏。可如今隆冬時節,那風箏就在天上飄。世界正在變暖。科學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氣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這個亙古不變的時令,最終能變到什么程度?變到最后,他給人帶來的是災難還是福音?不得而知。可猛然想到,此時不正是24節氣中的“小雪”嗎?“小雪”時節下小雪,不正符合時令嗎?這真是:不正常成為正常時,正常就成為了不正常。24節氣是我們祖先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可有時“小雪”和“大雪”節氣卻偏沒有雪,于是人們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可三九、四九還沒有雪,于是人們又說:干冬濕新年。果然,一冬沒見的雪,就在初春時下了,而且下得轟轟烈烈,一連幾天,十幾天,把一冬的雪加在一起下了下來。大雪不下在冬天,而下在春天,也是不正常中的正常。
世界就是在這正常和不正常中改變了。
“小雪”時節下小雪,這么多年來,還算是罕見的;初雪,你久違了。
原以為,下雪天,又是在空曠的河岸上,不會有人。誰知三三兩兩的,還有單獨的出行者,在雪花中隨處可見。有一人竟獨釣水邊,一桿,一人,悄無聲響,安然神閑。漫天的雪,漫天的白;雪為人景,人為雪景,真是美哉。小時,下雨下雪,人往屋里跑,怕淋著;現在人往外跑,任它淋。雨景和雪景都是美景,但不親身到雨中和雪中是體會不到的。體會者是人,人的心境。
世界在變。人也在變。
作者簡介
齊勝利,男,河南省漯河市人。當過知青、搬運工、教師。已有幾十萬字見于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