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壕莽莽,折射出大金國的往事
——碾子山采風感悟之三
文/任中恒
這次碾子山采風活動,我切實主動的向主席提出到金長城遺址公園、婆盧火廣場去拜謁,主要心思還是有一點莫忘歷史的意思在里面,讓大家重新觀賞這條曾留下大遼、大金、蒙古帝國千年足跡的邊壕,進一步對龍江厚重的歷史沿革和遼金文化能再認識。沒想到,滕主席、劉副主席采納了我的意見,使預定的采風又多了一項。 一千年以來,這里都曾人喧馬嘶,多個馬背上的民族在這里幾經崛起,后來,由于大清“禁封”原因,這里歸于寂靜,蠻荒了二百余年,到了光緒二十幾年,這里才解禁,大清政府實施招墾實邊,御俄東侵,打那以后,逐步恢復生機。引來大批放荒墾地、辟野建屯、挖井立堡、跑馬占荒的農民,流人紛至沓來。方興未艾。多處遼金歷史遺跡也逐步毀于拓荒大潮之中。 遼代在這里,除了留下幾處群墓和孤冢之外,最大的亮點就是留下了契丹遺民---達斡爾人。那日,在碾子山大石頭地標前,我曾拍著我尊敬的單忠林老弟的肩膀,對大家說,他就是龍江縣千年的原著民,他血液里流淌著契丹人的血,他們的祖先曾在中國北方輝煌了207年,與關內的唐、宋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南北對峙的局面。契丹人已消失于歷史煙波里,部分蛻變為達斡爾人后,仍在嫩江兩岸縷縷炊煙、裊裊而升的地方繁衍生息。 金代留下了金界邊壕,包括東北路界壕和19個邊堡,臨潢路界壕和24個邊堡,至今仍非常壯觀,婆盧火廣場這一段只是2000多里長金長城的東北路界壕一個截面而已。 這里的馬背民族在歷史上曾多次入主中原,僅隋唐以后,北方這里曾有四個崛起的民族政權,有的入主中原,有的南北分治。 首先是大遼朝契丹人,崛起于遼西與內蒙交界的巴林左旗,從公元907年建立遼朝后,200多年,遼雖然沒有進入中原腹地,統一中國,但他們與唐.宋南北分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南北朝”。遼前期的契丹人與北部嶺南的室韋人族群交惡,契丹人挖溝宣示邊界,這條溝就成為后來金界邊壕最初的勘測設計原址; 隨之,就是大金國崛起于黑龍江省,他們起勢于哈爾濱市的阿城,是黑龍江省前期曾崛起的渤海國之后,又一個最強大的女真政權崛起,從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率領的女真族建立大金國伊始,他們努力進取,1125年滅了強大的大遼國,1127年又滅北宋王朝。之后為防蒙兀兒入侵,1127年前后,疏浚遼溝,掘土夯墻,留下了這一道靚麗的金界邊墻; 然后就是大蒙古崛起,1206年成吉思起勢于海拉爾河畔,以后逐步東漸、西征,1215年,木華黎指揮蒙古軍隊突破了臨潢路金界邊壕,向東連拔遼西15座城池,然后對大寧城發動了總攻。大金國率20萬大軍迎戰木華黎,兩軍大戰于花道,金兵大敗,死傷8萬余人。后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大元朝,消滅了南宋,入主中原,統一中國; 最后是借大金之尸還魂的后金,在他的祖先亡國的382年后,再次強勢崛起,1616年,努爾哈赤在撫順所轄的新賓滿族自治縣的赫圖阿拉稱汗,找回了了他們先輩大金國不可阻擋的氣勢。1636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改后金國號為大清。自此拉開了中國清朝的歷史序幕。從順治入關算起,大清統治中國達到268年。 其實,這四次崛起中,我對哈爾濱阿城崛起的大金國卻情有獨鐘。他們疏溝夯墻留下的金界邊壕,它好似一面鏡子,折射出大金國從強勢崛起到逐步衰敗直至滅國的慘痛教訓,我曾翻閱大量的金史,查閱大金國的發展傳承,核對金代10個皇帝的執政成敗,歷史上女真人繼承了起前輩肅慎、渤海的優良品質,展現出了那種英勇無畏精神,他們的進取心,切實讓人佩服。但是,也看到他們在取得勝利的途中,那種自己血腥的權利之爭,使人切膚地感到不可理解。他們在皇位傳承上是歷朝歷代中最不規則的,慘烈的奪權方式,令人不齒。留下太多的上層血緣的仇恨,由此削弱了國家根基,使大金國生存了短短的119年,坐莊10個皇帝就滅亡了,其實他們很有機會在蒙古人到來之前統一中國的。因為內部的分化,于1234年就就被掀翻了。我們看到一個十分能打而偉大的女真族人,滅遼、滅北宋的雄師,卻無法調整內部的關系,被宋蒙聯軍趁火打劫,弄得灰飛煙滅。 大金防范蒙古東漸,是從大金國第二個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執政時就開始了,他委任完顏世家的婆盧火,來疏浚遼朝留下來的遼溝邊壕,讓他親自督理疏浚遼溝,筑起金界邊墻。婆盧火及后人用30多年時間修筑了那么多的土城子、烏堡、兵堡,一道高高的壁壘,橫在嶺南。到現在為止,東北路界壕、潢路邊壕,那眾多邊堡仍排列在蒙界西緣的大地上,一直過了880多年,仍然靜靜地僵臥在荒野之中,今日人們給予它取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名字“金長城”。 880多年了,眾多歷史風流人物都走在了風塵里,大金國卻留下許多謎茫往事,恐怕非專業人士很難說清。 特別是大金國的皇帝關系十分復雜,第一個皇帝完顏阿骨打是大金國創始人。第二任皇帝完顏吳乞買,則是第一個皇帝阿骨打的親弟弟。哥傳弟,并不稀奇,而稀奇的是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完顏亶,他則是完顏阿骨打的孫子(即阿骨打次子完顏宗峻的兒子)。更奇特的是第四任皇帝海陵王.完顏亮雖也是阿骨打的孫子(卻是阿骨打長子完顏宗干的兒子)。到1149年,27歲的完顏亮刺殺了叔伯弟弟金熙宗.完顏亶,自立為帝,成為大金國第四位皇上,在位12年,留下許多不堪入耳的丑聞。 奇怪至大金國第五個皇帝--金世宗.完顏雍還是阿骨打的孫子(即阿骨打第三子完顏宗輔的兒子)。1161年借用第四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厲兵秣馬在江浙攻打南宋之機,完顏雍自己在遼陽稱帝,使人亂箭射死海陵王。此前,完顏雍并聽信夫人之遺言“修德政,肅綱紀,攬英雄,悅民心。”取得了不錯的執政成績。他在位28年,停止侵宋戰爭,勵精圖治,使國庫充盈,實現“大定之治”的局面,被稱為“小堯舜”。停止厲行漢化,推行溫和的“女真為本”的民族政策。1189年,完顏雍駕崩。 只有大金國第六個皇帝--金章宗,完顏璟,才回歸本位,他是第三個皇帝-金世宗.完顏雍之嫡孫,比阿骨打小五輩,他是金朝文化水平較高的人,”章宗時期的政治尚算清明,后世稱為明昌之治。章宗時代,國內的文化發展達至最高峰。以后大金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第九個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時,蒙古人已不可阻擋,南宋配合蒙古南北夾擊,致使大金國四面楚歌,1234年大金國大廈將要傾覆的那一刻,金哀宗--完顏守緒不想做亡國之君,就把皇位讓給了大金國第十個皇帝-末帝完顏承麟,不足一個時辰,宋蒙聯軍攻入皇城,這位金后主是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完顏阿骨打如虎似狼的兒子們沒有一個坐上皇位,但老大、老二、老三都如愿以償,他們自己的兒子都分別坐上第四任、第三任、第五任皇帝,唯獨阿骨打大名鼎鼎的四太子完顏宗弼.金兀術的兒子沒有做過皇帝,真的令人費解,其實,金兀術的權利和韜略都是上乘,與岳飛打仗都不落下風,掌管著大金國軍事大權,自己的兒子沒有做到最高位置切實是個謎。 對大金國第四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我想多說兩句,他1149年弒兄后,非法奪得了皇位。繼位后,就放棄了東北西部邊防的理念,野心南移,以上京會寧府(哈爾濱阿城)。偏于一隅。不利于物資運輸,有誤文書傳遞等項理由,舉朝遷都,進入燕京。更為保住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就是1157年。他下令毀掉上京(今日哈爾濱阿城)同年8月,海陵王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稱號。他這一舉動不僅僅喪失了女真人的老巢根基,也丟棄了30年完成的邊壕防線。為后來蒙古東漸留下了隱患,更弄得大金國滅亡時金哀宗完顏守緒成了喪家之犬,有松花江的老家難歸,在山西被蒙軍俘獲。 不過不可否認,海陵王也是一個漢文化功底突出的人,文采風流,雄渾大氣。他的“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說明權利的重要。 “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 發財理念一直不忘。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這些詩句激越豪邁、雄渾大氣,讓人一讀難忘, 完顏亮更是個荒淫無恥的帝王,他的宏愿是“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而妻之”。在他眼中,沒有什么人倫血脈,只要是美女,都可納入塌上。他殺光太宗一脈子孫,留下府中女眷中長得美艷的,納入宮中淫亂,不管是嫂嫂弟妹,還是侄女侄媳婦,一律拿下。朝中臣等有美色妻子不論是誰,一個也不放過,哪個不肯戴綠帽子,只有死路一條。 自打完顏亮忽視金界邊壕的作用后,蒙古人也未視邊壕為屏障,逐步的東漸,沖擊得大金國江河日下。今日又閱讀金界邊壕這本書,只有讀懂金界邊壕的人,在折射返照中才看到了大金國的一些往事。作者簡介
任中恒,筆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過企管、黨辦、行政辦的工作,機關退休公務員。在《黑龍江糧食經濟》《齊齊哈爾社會科學》《黑龍江商業經濟》等刊物發表科技論文幾十萬字。創作了近百萬字的歷史探索、散文、小說、評論、詩歌等作品,在相關的雜志或網站發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