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實驗共分四階段:一、照明實驗。 二、福利實驗。三、訪談實驗。 四、群體實驗。 五、態度實驗 霍桑試驗的結論主要有: 1、工人是社會人,不是經濟人,即工人除了物質需要外,還有社會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視社會和心理因素對工人工作積極性的影響,否定了當時科學管理學派認為金錢是刺激工人積極性的唯一動力的說法 2、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的組織。企業成員在共同工作的過程中,相互間必然產生共同的感情、態度和傾向、形成共同的行為準則和慣例,
非正式組織獨特的感情、規范和傾向,左右著成員的行為。非正式組織不僅存在而且與
正式組織相互依存,對生產率有重大影響 3、生產率主要取決于工人的
工作態度以及他和周圍人的關系。
梅奧認為提高生產率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工人的滿足度,即工人對
社會因素、
人際關系的滿足程度。如果滿足度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協作精神就高,生產率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