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在1927年秋帶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同駐在上海的共產黨中央聯系,是依靠秘密聯絡員、地下交通員進行。黨中央的指示,江西朱毛紅軍的請示和匯報,都是用密寫藥水寫在白襯衫上,或竹紙上,靠地下交通員一段路程一段路程地遞送。這樣聯絡,一次要花費一兩個月的時間。直到江西蘇區的紅軍取得第一、二次反“圍剿”勝利,從國民黨軍隊那里繳獲了無線電訊器材設備,才結束了紅軍沒有無線電臺的歷史。
1930年12月底,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的龍崗戰役中,全殲國民黨第18師張輝瓚部,活捉師長張輝瓚,繳獲收發電報機各一部,以及充電機、電瓶等電訊器材設備。可惜那時紅軍戰士還不了解這些電訊設備對于紅軍的重要性,他們出于樸素的階級感情,把這些珍貴的勝利品當作“敵人”砸壞了,僅留下一部15w的收報機,也因為沒有充電機不能使用。紅軍總部知道后,立即下令,命令紅軍各部隊,以后凡繳獲的勝利品,決不允許弄壞,一律上繳。
紅軍有了無線電訊器材設備,又有了技術人員,幾天后,紅軍的第一個無線電臺便宣告成立,王諍為臺長,馮文彬為政委,又以王諍、劉寅為教員,辦起了報務員訓練班,從各軍抽調一些戰士參加學習電訊業務技術。
1931年3月,任弼時同志奉中央指示到蘇區,隨身帶有周恩來親自編制的密碼———豪密。紅軍有了自己的電臺,又有了密碼,就開始同黨中央進行無線電聯絡,但是,15w的收發報機功率太小,不能遠距離發送電報,跟遠在上海的黨中央還是聯系不上。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圍剿”中的東固戰役中,紅軍全殲敵28師公秉潘部,繳獲了一批電訊器材,其中公秉潘的一臺100w的大功率收發報機,完好無損地被繳獲。毛澤東、朱德聞訊,如獲至寶,驚喜異常。紅軍有了大功率的電臺,便又加緊與上海的黨中央建立無線電聯系,使用“豪密”頻繁地呼叫上海的黨中央的電臺。經過艱苦的試驗和不斷的努力,
“弼時安全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