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師文靜 20日,《你在高原》以“冠軍”票數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1日,針對《你在高原》的獲獎,坊間出現質疑聲。有人稱,這部作品以篇幅長度取勝(長達四百多萬字),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文學水平,有人質疑這么長的小說是否會有評委通讀等。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你在高原》的總策劃、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 質疑:篇幅太長,以字數取勝? 21日,國內一知名學者發微博稱,張煒的《你在高原》獲茅盾文學獎,長達四百多萬字,已經完全超出了當下讀者可能閱讀的長度,并質疑張煒用《你在高原》這樣的大部頭作品以長度超過別人而取勝,其實并沒有多少“精神高度”。 回應:這是很不嚴肅的態度 面對這樣的質疑,何建明稱,從早年創作開始張煒就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作家。“在這個快餐文化時代,張煒是能不為市場和名利寫作的嚴肅作家,他的作品是嚴肅文學創作。” 提到《你在高原》因篇幅過長受質疑時,何建明稱,他并不認為小說越長越好,但是也不能簡單地因為它長就推翻它的價值,這是簡單的否定。尤其是學術中人因為篇幅長度而來質疑《你在高原》,這是很不嚴肅的態度。 如何來定位這部長篇的文學地位?何建明稱,季羨林生前曾經說過一句話: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卻缺少偉大的作品。當他看到整部的《你在高原》時非常地興奮,這部作品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他認為這就是時代需要的偉大作品。 質疑:只有責編一個人讀完整部? 在《你在高原》獲獎之前,就有作家發微博稱,因為《你在高原》的文字篇幅長而無人看過,也有人說只有責任編輯一個人看過。雖然有不少網友出來澄清他們都看完整部書,但是仍難敵更多網友的質疑口水。 回應:這是不負責任的 何建明稱,事實上他作為作家出版社社長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你在高原》動用了全社最優秀的近10位資深編輯從頭到尾研讀這部作品。而其中一位副總編楊德華在身患癌癥、連續動手術18次的療養與治病期間,屢次與《你在高原》作者張煒商討修改稿子達數月之久。 “這些說話的人本身就是過于浮躁的,簡單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文學是需要沉淀的,文學的閱讀更需要靜下心來。如果你沒有讀完整部書,就不要妄加評論。”何建明稱,閱讀者應有嚴肅閱讀追求。 對于網友質疑評委是否通讀完畢的問題,本屆茅獎評委盛子潮在接受采訪時稱,至少有十幾個評委通讀過,大多數評委看過四五冊(該書共10冊),評獎期間他也看了其中的三冊。 質疑:作品不成熟,需要再加工? 張煒的《你在高原》獲得58票的好成績,只有三位評委沒有投票給《你在高原》。本屆評委楊揚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從寫作能力方面來講他會給《你在高原》投贊成票,但他覺得這部作品本身是沒有加工好的,還需要敲打。“這部作品比的是閱讀的耐力和寫作的耐心,但文學寫作不是比耐力。” 回應:經典名著也需要修改 針對以上問題,何建明也給出回答。他稱,其實三位沒有投票的評委并不能代表所有評委的看法,95%以上的評委是認同《你在高原》的。 “其實在我看來,本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的作品都有加工的可能性,可加工的空間很大。”何建明稱。因為《你在高原》篇幅巨大,肯定有可修改的空間,但是很多經典著作多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不能因這個原因而否定這部作品。 質疑:銷量極少,沒人買? 《你在高原》獲獎后,有網友甚至跑到書店去詢問這部書的銷售情況,獲得的消息是這部書很難賣,很少有人買,有批評者借此認為該書閱讀者少。 回應:發行量已達20萬本 針對這個問題,何建明稱,這是書店的銷售員完全不了解情況所致。他稱,當時許多出版社不愿意出版這部長篇巨著,但是從文學的角度他愿意付出任何努力都要出這部書。當時他也是頂著極大的壓力首印萬冊以上出版。何建明稱,《你在高原》出版一年多來,已經在市場上銷售20000余套,也就是說,如果按單本計算,發行量已經達到20余萬本。“一般的作品能賣過10萬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你在高原》全套300多元,很多讀者買起來有困難。不能簡單地以套數來計算這部書的銷量。事實已經證明,這部書是有市場、有讀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