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6日 00:00 市場資訊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來源:投基記 作者:王亦可
9月以來,國內金價一路走高,成了熱搜常客。
期貨滬金指數(AU2310)自去年7月以來不斷攀升,截止目前,已累計漲近20%。
更是在9月15日創下最高價480.24元/克的價格,創下近十余年的新高。(數據來自同花順(149.190, 2.79, 1.91%),截止9月22日)
實物黃金的價格更為強勁,尤其是部分飾品金店,黃金首飾掛牌價已超過610元/克。
兩年前,黃金首飾的價格也才400元/克左右。
年少不知黃金香
年輕人終于活成了大媽的模樣
持續飆漲的金價引發了搶購熱潮,據中國黃金(11.000, -0.04, -0.36%)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54.88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同比增長近15%。
年輕人在這場黃金搶購潮中尤其顯眼,幾年前黃金還是他們眼中的俗物,如今比“大媽”還能搶。
深圳水貝金展珠寶廣場(圖片來源華夏時報 梁寶欣/攝)
因為國內金價一路飆升,國際金價震蕩波動,按照公式計算,黃金內外盤價差一度擴大至 30 元/克。國內甚至出現不少人去香港買金,再內陸套利。香港從“排隊存錢”到“排隊買金”。
盡管很多社交媒體出現“HK買金,內陸套利”的攻略,但投基記這里要提醒大家:
投資實物黃金也是有一定弊端的,畢竟實物黃金交易復雜,有損耗,而且沒有現金流收益,交易過程甚至還有損耗和手續費。
那么,普通人想要趁這波金價走高“掘金”,黃金ETF指數基金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較實物,黃金ETF更加靈活,門檻更低,手續費也便宜。
在金價上漲的這波熱浪中,黃金ETF表現也相當突出。尤其對比當下低迷震蕩的行情。
年內漲幅超14%!
14只黃金ETF很惹眼
投基記統計了市場上14只黃金ETF,絕大部分的凈值都創出了年內新高。
今年以來,有11只漲幅都在14%以上,近一個月,這些黃金ETF漲幅基本都收獲了2.7%以上的漲幅。
其中,華安基金許之彥管理的華安黃金易(518880),是所有黃金ETF中規模最大、成立時間最長的基金,該基金以14.58%的年內漲幅領跑。近一個月份額增長近1.36億份。(數據來源同花順,截止9月21日)
另外,規模排名二三的博時黃金ETF(159937)和易方達黃金ETF(159934)表現也也不錯。
同時,還有多家基金公司正扎堆上報黃金主題股票ETF。
截止9月22日,9月份以來,已有嘉實、廣發、國泰、華安、富國、平安等近10家頭部基金公司密集申報黃金方向ETF產品。
投基記這里提醒一下,雖然這些ETF都有含“金”量,但追蹤的目標指數略有不同,可能會造成收益的不同。
比如,規模最大的華安黃金易(ETF),追黃金現貨實盤合約AU99.99收益率,其基準為AU9999走勢,這也是目前黃金ETF中交投最活躍的ETF。
同樣追蹤AU9999走勢還有博時黃金ETF、國泰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等。
另一部分主要追蹤的,則是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午盤基準價。和國際上通用的倫敦金相比,上海金采用人民幣定價,以克為標價單位,更符合國內投資者的交易習慣。
另外,投基記還要提醒一點,一些跟蹤上海金的黃金ETF規模較小,例如南方上海金ETF(159834)、嘉實上海金ETF(159831),規模僅兩三千萬,屬于典型的迷你基金,投資這類基金要考慮到基金被清盤的風險。
為何黃金一直再漲?
三個原因在助推
為何這兩年黃金價格突然上漲,背后支撐的邏輯是什么?
漲幅明顯的黃金ETF現在是否還適合入場?
其實對于黃金這種天然貨幣,大家最大的直覺就是避險資產,因此一直有“亂世黃金”的說法。
影響金價的因素有很多,現階段影響最大的就是三個因素:美元指數、金融風險、軍事沖突。
國際黃金價格與美債實際利率呈現較強相關性。
按照機構宏觀預測,美聯儲加息見頂趨勢不改,通脹回落、經濟下行的預期,構成了對國際金價的利好。
此外,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動作仍在持續,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使得黃金有望成為新一輪定價錨,避險需求也為國際金價帶來一定的中期支撐。
近期國內金價一路走高,與人民幣匯率波動有關,也有國內傳統的婚慶高峰期疊加“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強勁助推,造成黃金“越買越漲,越漲越買”。
但國內金價,長期大幅溢價不可持續,伴隨人民幣匯率未來逐步趨穩,國內外金價的溢價或將進一步收縮。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用人民幣計價的黃金產品,可以平抑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波動,把黃金放入資產組合,能有效降低組合波動率。
如果是長期尋求保值,做多元化投資組合,或者出于興趣愛好,實物黃金,黃金ETF都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數據來源:Choice、同花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