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老生茶舍一鍵關注
隔三差五就聽到身邊的人抱怨用個蓋碗以后怎么怎么被燙成紅燒豬蹄,新手老手無一例外。真的有那么玄?
當然了。我喝那么多年茶,大風大浪過來,都還要栽在蓋碗上的。那么,寫這篇東西是不是就沒用了反正看了感覺還是要被燙嘛。當然不是親愛的,你可以被少燙幾次。
先教新手怎樣選蓋碗
我連著上了兩張圖。你們看出什么貓膩了?想幾秒再接著看。
對!它們都是蓋碗!
還都比較好看??!
好了,幽默而已~
【你可以看出蓋碗的邊兒寬窄不同?!?/span>
這就決定了它是不容易燙手的蓋碗:
這個這樣的蓋碗的碗沿比較外撇,然后注水的最高限其實離蓋碗邊緣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類似這樣器型的蓋碗,同樣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怎么燙。
圖解!
再比如這樣
接下來就是比較燙手的蓋碗:
這個高背蓋碗,蓋子與口沿之間沒太多余地,也就是距離窄,這樣注定了會比較容易燙手。
且!
仔細看圖,碗身口是不是比較平。整個碗身看去比較矮。使用這種外形的蓋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邊的熱度也會加高。
【還有就是蓋子?!?/span>
蓋紐是凹進去的,蓋紐離蓋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實也燙。
如圖:
或者又如圖
而下圖的,蓋紐做的比較高,簡直就難以被燙。這里不多描述相信也看的明白。
新手,就先從這兩點選蓋碗吧!
然后新手老手都可以再順一遍這些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點和手法。
【注水量】
茶葉投置到蓋碗后,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滿蓋碗蓋住,這樣不燙才怪。再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比如它!簡直是不作死不會死的典型案例!倒的水又多,蓋碗沿窄的可以忽約不計,我真想看看你要怎么端起來倒茶!
上圖就是合適的注水量。
【倒茶手法】
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為怕拿不穩而去捏著杯身。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茶水就不會觸到手。
如果拿蓋碗明顯偏了,茶水也就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這樣極容易燙到。而且在倒茶時被燙,不得不停下來,稍微停下來,沒倒出來的茶水又會重新在蓋碗里浸泡茶葉,這時口感就會有所改變。
下圖仍舊是標準姿勢~贊~
既然說到蓋碗泡茶,那在順便說下,好茶不怕悶,如果你遇到一泡茶,你把握不準這茶的好壞,你就讓它多悶上些時間,如果只是濃度增加,沒有出現其他不足的地方(比如苦、澀)。那這茶就錯不到哪里去,有經驗的泡茶師會通過控制水溫,入水量,出湯時間的把握來把茶葉的缺點掩蓋過去,所以,好茶要經的起悶。
關注老生茶舍,打造都市品茶后花園
回文章頂部,點標題下 老生茶舍 進行關注(推薦)
搜號碼: laoshengcha 或搜公眾號 老生茶舍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