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國企業一直沒有停止對先進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探索,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中,中國企業迫切需要的并不是管理理念,如何把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應用于實踐,如何在微觀層面上設計出具有操作性、實用性的處理程序和方法,如何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科學的、具體的管理制度和執行標準。這三點顯得尤為重要。
毫無疑問,每個企業都希望做大做強,每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經驗管理能夠平穩順利。但因為企業是由各類人員組成的組織,而人的復雜多樣性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特質,要求企業必須營造出有利于企業理念和價值形成的制度和文化環境,并約束、規范、整合人的行為,“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使其達到目的的一致性,有助于企業共同利益的實現。
同時,企業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不僅有他相應的管理模式,而且企業響應的管理模式必須與響應的管理制度相配。按照一定的制度來管理人和辦事,遵循一定的流程,執行一定的標準,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減少和降低因人為的因素而造成的失誤。
如果企業沒有合理的執行體系和標準化的工作制度,沒有把日常管理中的每個細節通過制度的方式落實到實處,就會形成表面化管理,從而影響到組織效率,進而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所以,“制度化”、“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是現代企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如果再深層次挖掘的話,所有成功企業都會將以下五方面理念根植于企業經營管理之中。
From CMMO.cn一、制度是第一生產力
企業制度的安排對企業來說是起根本作用的,因為企業本身就是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企業對生產要素的組合,實際上就是依靠企業制度組合起來。也就是說,企業制度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的核心紐帶和基礎。所以,毫不夸張的說,制度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
二、制度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制度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運轉平臺。成功的企業源自卓越的管理,二卓越的管理來自于優越的制度。企業間的競爭,歸根接地是企業制度的競爭。企業凝聚人才、引進人才、穩定人才、靠得就是先進合理的制度。
三、用法制代替人治是解決混亂的根本途徑
總舵經營混亂、管理無序的企業都是因為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而眾多成功企業大多都具有管理制度化、工作流程化的特點。所以我國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想做強做大,要想使企業經營管理平穩有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法制代替人治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
四、執行標準化和精細化才能確保制度的效用
企業往往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往往在執行和應用制度時,由于制度細則的不完善或執行不力,經常導致制度成為一紙空文。所以,要想使制度完全發揮其效用,與之匹配的執行細則和執行標準是不可或缺的。
五、簡單化、流程化的提高效率的捷徑
電腦化管理日益普及,近年來企業管理實踐中大量采用系統的標準表格方式。標準化表格管理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直接參與填寫、核對和確認,因而會使管理更加有效率。另外,標準化的管理表格清晰、簡潔,所表達的內容一目了然,是企業管理中簡便高校的文件處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