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山低成海,人低為王。”你越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低,越能顯示你的胸懷和氣度,越能獲得別人的理解與認同。
同事磊哥常常能輕易辦好別人辦不成的事。有一次,部門急著上報材料,但一家下級單位協助提供的數據一直沒交上來,經辦的同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好找磊哥求助。
磊哥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急不慢地給下級單位負責的同志打了個電話:“兜底的老弟啊,有件火燒眉毛的急事沒你參與搞不定啊,請求老弟大力支持幫忙。”接著把需要的內容、要求和時限告知對方。結束通話不到5分鐘,數據就到了。
同樣是催報材料,效果卻截然不同。那位同事是直接要求人家必須幾點前提供到位,而磊哥卻是以請求幫助的口氣和對方協商,還把對方說成很重要的兜底。對于尊重自己的人,誰不愿意幫忙呢?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些把自己位置擺得很高,蠻橫粗暴、頤指氣使的人,很難讓人心悅誠服。而有的人,即便是頭回打交道,你也樂意幫忙。這中間的差別就在于,前者眼中只有自己,而后者眼中還有別人。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我和不少同齡人一樣,心中有股傲氣,對端茶倒水搞衛生之類的事看不上眼,認為做那些事毫無價值。
有一次開會,參會人員茶水喝完了,正當我和其他年輕同事一樣裝做沒看見時,我們的一位上司卻站了起來,不動聲色地到茶水柜上拿起水壺幫大家續杯。 那位上司好像沒有我們初入職場的“面子負擔”。他總是一大早去單位,整理好自己辦公桌上的材料,有時候看到走廊盡頭的衛生間不干凈,也會拿起水桶、掃帚去清掃一番。 有人讓他別干這些事,說不符合他的身份。他回答:“搞點勞動算什么,沒哪點不符合身份,還賺到了強身健體呢。” 后來,單位慢慢形成一種共識:大事小事,只要我能辦的就是好事;有為沒為,只要自己能補位就是有為。即便離開那家單位多年,老同事們相聚依然會說起當時那位上司的人格魅力,讓大家獲益至今。 其實,格局大一些,態度謙和一些,并不會吃虧,反而還會讓你收獲更多的好評、善意和驚喜。 放低自己,是一種格局。格局越大的人,往往姿態越低。 一個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往往有著一顆既能容納風雨也能盛裝委屈的心。他的眼中有他人,會換位思考。 有句話說:“海洋之所以能夠美麗寬廣,是因為它始終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容納百川。” 人亦如此。當你懂得放低自己,就會少了許多雜七雜八的心理負擔和干擾,才能以更平和的心態去生活、學習和工作。 把姿態放低,你會發現看不慣的人和事越來越少,瑣碎的生活不再是一地雞毛,你和世界的關系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