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雞
【原料】
嫩子雞1只(約1250克),姜泥50克,蔥白絲50克,精鹽5—10克,花生油60克。
【制作】
1、將姜、蔥、精鹽拌勻,分盛二小碟。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后,取出50克,分別淋在二小碟中。剩下10克盛起待用。
2、將雞宰凈,放入微沸的沸水鍋浸沒(méi)。浸時(shí)用鐵鉤(夾)將雞每5分鐘提出一次,倒出腔內(nèi)水,以保持雞腔內(nèi)外溫度一致。
3、約浸15分鐘雞便熟,用鐵鉤勾起,迅速將雞放入冷開(kāi)水中浸沒(méi)冷卻。然后倒去冷開(kāi)水,將雞晾干表皮,在雞皮上涂上剩下的10克熟花生油。全雞切成小塊,盛入碟中即成。若將其砌回雞型更佳。
制白切雞的關(guān)鍵在以微沸水浸至僅熟,再用冷開(kāi)水過(guò)冷而成。以雞的兩腿骨微帶血色為上品。
【特點(diǎn)】
雞皮爽脆,肉軟嫩而清鮮;以姜泥、蔥絲佐食,滋味尤美。
太爺雞
【原料】
嫩子雞1只(約1250克),鹵水2000克,水仙茶葉100克,味精1.5克,芝麻油 0.5克,紅糖 150克(粉狀),上湯15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
1、將雞宰凈,放入微沸的鹵水盆中,用微火浸煮。浸煮時(shí)用鐵鉤(夾)將雞每5分鐘提出一次,倒出雞腔內(nèi)鹵水,以保持雞腔內(nèi)外溫度一致。約煮15分鐘至熟,用碟子將雞盛起。
2、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下茶葉炒至有香味,然后均勻地撒入紅糖,邊撒邊炒茶葉,待炒至冒煙時(shí),迅速將竹算子放入(距離茶葉約7厘米),并馬上將雞放在竹算子上,加鍋蓋端離火口,熏5分鐘后把雞盛起。
2、將煮過(guò)雞的鹵水75克、上湯、味精、麻油調(diào)成料汁。把雞切塊,淋上
料汁便成。
【特點(diǎn)】
雞的色澤棗紅,表面光潤(rùn),肉嫩味醇,有茶葉的清香,故又名茶香雞。
豉油雞
【原料】
嫩子雞1只(約1250克),上等豉油(醬油)100克,冰糖40克,姜蔥50克,丁香、八角、桂皮共5克,紹酒15克,植物油40克,味精10克, 精鹽5—10克,清湯適量。
【制作】
1、先將雞宰凈,稍晾于雞身的水分。
2、燒鍋放入油,再放姜蔥爆香,下清湯、鼓油、糖、八角、丁香、桂皮、紹酒、味精、精鹽等料和雞,用文火將雞煮至熟(以筷子能戳入雞腿為度)。
3、煮雞的過(guò)程中,要不時(shí)用鍋鏟翻轉(zhuǎn)雞身,以使雞皮均勻地呈現(xiàn)金黃色。
4、雞熟后用碟將之盛起,待雞稍涼后,消毒砧板,將雞切成件,砌回原形,用煮雞的原汁加麻油淋上可上桌。
【特點(diǎn)】
此菜有醬油的濃香味,汁鮮甜,肉嫩滑。若在雞肉旁再伴些青菜,造型更美觀。
清蒸滑雞
【原料】
帶骨雞 300克,廣式臘腸2根,香菇10克,姜片1.5 克,精鹽5—10 克,味精2克,干淀粉10克,熟植物油15克。
【制作】
1、把雞肉切成每件約重15克的塊,放入味精和精鹽腌雞肉5—10分鐘。再用于淀粉、香菇、姜片一齊拌勻雞肉,平鋪在碟上,淋上油。
2、臘腸切成薄片,覆蓋在雞肉上,入蒸籠旺火蒸7分鐘后即成。
【特點(diǎn)】
雞肉鮮嫩,伴有冬菇、臘腸的濃香,適合冬春季節(jié)。若是夏隊(duì)時(shí)節(jié),可將香菇、臘腸換成云耳(木耳)和黃花菜,便具清鮮的口味。
江南百花雞
【原料】
嫩子雞1只(約1250克),蝦茸350 克,蟹肉25克,雞蛋清30克,夜來(lái)香花或白菊花瓣(消毒)15克,精鹽5—10克,味精1.5克,芝麻油0.5克,紹酒2.5克,干淀粉5克,濕淀粉10克,胡椒粉少許,上湯200克,植物油30克。
【制作】
1、將雞宰凈,在雞背上自頸部剖至尾端。從兩旁雞翅部徐徐將雞皮剝離,切下雞頭、翅翼、雞尾先蒸熟備用。
2、去掉雞皮里的脂肪,將整只雞的皮平鋪在砧板上,用刀尖戳幾個(gè)小孔(使雞皮蒸熟后不過(guò)于收縮)。然后將雞鋪在竹算子上(外皮向下),再在雞的里皮拍上薄薄的干淀粉。將蝦茸和蟹肉拌勻,涂抹在雞的里皮上(要略蓋過(guò)雞皮),最后用雞蛋清把釀在雞里皮上的蝦蟹肉抹至平滑。
2、取蒸籠用旺火蒸釀好的雞皮,約6分鐘至熟。要十分注意,火不旺肉質(zhì)會(huì)霉而不爽;時(shí)間過(guò)久則肉質(zhì)粗糙。
3、取出蒸熟的釀雞皮切成三條,每條再切成日字型8塊。雞外皮向上與雞頭、翅翼、雞尾同盛入碟中,砌成雞的原形。
4、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10克,烹紹酒,加上湯、味精、精鹽、胡椒粉,用濕淀粉調(diào)稀勾熒,最后下麻油和植物油20克推勻淋在雞上。四周放上夜來(lái)香花或大白菊花瓣便成。
【特點(diǎn)】
此菜入口爽滑,味鮮甜。以花瓣鑲碟邊,形、色、味俱佳。
香滑雞球
【原料】
凈雞肉400克,雞蛋清10克,蔥段5克,姜片5克,鮮草菇(或干草菇)25克,植物油750克(耗25克),紹酒10克,濕淀粉15克,精鹽5—10克,味精5克,白糖10克,胡椒粉、芝麻油少許。
【制作】
1、將雞肉片成約6毫米厚,用刀刻井字紋后,再切成約3厘米的正方形,便成雞球。
2、把雞球盛入碗中,先用雞蛋清,后用濕淀粉5克將雞球拌勻。剩下的10克濕淀粉,加入精鹽、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調(diào)成芡汁。
3、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750克燒至微沸,放入雞球泡油1—2分鐘至剛熟,注意勿使雞球粘連一起,用笊籬撈起雞球?yàn)r清油。余油倒出后將炒鍋再 放回爐上,下姜、蔥、鮮菇、雞球,烹紹酒。用芡汁勾芡,淋油25克炒勻即成。
【特點(diǎn)】
【原料】
凈雞肉克,雞蛋清400克,香菇15克,姜絲1.5克,蔥絲1.5克, 蒜泥0.5克,芝麻油0.5克,味精5克,精鹽5—10克,白糖5克,蠔油15克,,深色醬油2.5克,紹酒10克,濕淀粉20克,胡椒粉少許,植物油 750克(耗75克)。
【制作】
1、雞肉切成長(zhǎng)6厘米,寬、厚各4毫米的條,先用雞蛋清,后用濕淀粉10克拌勻。香菇切粗絲。
2、把麻油、味精、精鹽、白糖、蠔油、醬油、胡椒粉、剩下的10克濕淀粉調(diào)成芡汁,待用。 3、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750 克燒至微沸,將雞條分散撒下,約泡油7分鐘至剛熟,用笊籬撈起瀝去油。
4、鍋中余油倒出,把鍋放回爐上,投入蒜、姜、蔥、菇絲、雞條,烹紹酒,然后用芡汁勾芡,最后淋油15克,炒勻上碟便成。
【特點(diǎn)】
雞肉條嫩滑,蠔味鮮濃。在雞肉上點(diǎn)綴以少許菇絲,色調(diào)和諧。
【原料】
與“蠔油滑雞條”相同,另增臘鴨肉150克。
【制作】
1、先將臘鴨蒸熟,冷卻后起掉鴨骨,將臘鴨肉切成長(zhǎng)6厘米,寬、厚各3毫米的條狀,待用。
2、按“蠔油滑雞條”各步驟順序操作,只是在炒香蒜、姜、蔥、菇絲、 雞條時(shí),也加入已蒸熟的臘鴨條一起炒勻,烹紹酒,再用芡汁勾芡,淋油15克復(fù)炒才上碟。
【特點(diǎn)】
此菜雞肉嫩滑,臘鴨甘香,佐酒、飯皆可。
韭黃雞絲
【原料】
凈雞肉200克,韭黃300克,雞蛋清5克,香菇15克,姜絲1.5克,蒜泥0.5克,精鹽5—10克,味精5克,芝麻油0.5克,紹酒10克,濕淀粉 ?克,胡椒粉少許,植物油500克(耗60克)。
【制作】
1、雞肉切成6厘米長(zhǎng),寬、厚各3毫米的中絲,盛中碗中,先用雞蛋清、后用濕淀粉5克拌勻雞絲。將韭黃切成長(zhǎng)5厘米的段。香菇切絲,待用。
2、把精鹽、味精、芝麻油、胡椒粉、濕淀粉調(diào)成芡汁。
3、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500克,燒至微沸,投入雞絲泡油1—2分鐘至 剛熟,用笊籬撈起瀝去油。
4、鍋內(nèi)余油倒出,炒鍋再放回爐上,下油20克,放入姜絲、蒜泥爆炒至有香味,倒入菇絲、韭黃、雞絲,烹紹酒。用芡汁勾芡,最后淋油20克炒勻上碟。
【注意】
炒韭黃火候是關(guān)鍵。過(guò)火會(huì)發(fā)韌;火候不足則嗆鼻,適中便爽脆。
【特點(diǎn)】
此菜黃白相間,清雅悅目。雞肉鮮嫩,韭黃香濃。夏秋可將韭黃改用芽菜,雅稱為“銀針雞絲”,爽口鮮嫩;如變用豌豆苗或蒜苔,可為冬令時(shí)菜“豆苗雞絲”、“蒜苔雞絲”。
【原料】
凈雞肉200克,欖仁100克,雞蛋清5克,蔥白1.5克,姜米0.5克,蒜泥0.5克,芝麻油0.5克,紹酒10克,精鹽5—10克,味精5克,濕淀粉10克,胡椒粉少量,植物油500克。
【制作】
1、將欖仁用沸水浸泡至能剝?nèi)テ渫庖拢俜湃敕兴佒小<泳}焯約1分鐘,撈起晾干水分。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放入欖仁浸炸至金黃色,撈起備用。
2、將雞肉片成厚約8毫米的片,用橫豎刀刻井字花紋后,再切成約8毫米見(jiàn)方的雞丁。先用雞蛋清,后用濕淀粉5克把雞丁拌勻。
3、把蔥白斜切成約3—5厘米長(zhǎng)的橄欖核型,成為蔥欖。
4、將精鹽、味精、麻油、胡椒粉、濕淀粉調(diào)成芡汁。
5、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投入雞丁泡油1—2分鐘至剛熟,用笊籬把雞丁撈起。
6、余油倒出,炒鍋再放回爐上,放入蔥、姜、蒜、雞丁,烹紹酒。用芡 汁打芡,下欖仁略炒,最后淋油20克上碟即成。
【特點(diǎn)】
此菜欖仁松酥,雞丁鮮嫩,酒飯皆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