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晚春歌行

晚春行

江右風(fēng)雅

出題:紅葉

立夏已至,三春漸遠,詩家送春意緒千古不易,試以晚春行為題,作七言歌行一首,不限韻。并錄王維《洛陽女兒行》為例。

洛陽女兒行  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馀。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鲙鯉魚。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璅。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秪是薰香坐。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紅葉按】歌行一體來源于漢樂府,成熟于唐,屬于古風(fēng)范疇,關(guān)于這些認識目前詩家?guī)谉o爭議。然而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裁,歌行體在形式上與古風(fēng)有明顯的特征區(qū)別,對歌行體的界定歷來也爭議較多。我曾與多數(shù)江右同人交流后仍無法形成定論,因此借助本次社課的機會,期望獲得向社內(nèi)外詩友學(xué)習(xí)的機會,此為緣由。

然而,詩詞點評是需要一個盡可能公正客觀的標準。我深知目前對歌行的認識很難達到這一標準,所幸在此期間得到靈曜秘書長與社長的大力幫助,不僅澄清了自己對該體裁的很多認識,也為本次點評提供了一個相對客觀的標準。因歌行體成熟于盛唐時期,今人創(chuàng)作此類型體裁完全可以參照唐人范本,且社課題目中提供的范例亦基本滿足這一標準:一是采用平仄交替的換韻方式;二是大量采用律句,且多使用對仗的形式。于第二條在點評中稍有放寬,凡作品中不刻意回避律句,皆可視作合乎標準,而不限定律句的數(shù)量合比例。

本次社課,共收到社員作業(yè)共十一人十一篇。不僅是多數(shù)作品合乎以上標準,更有部分作品精益求精,將歌行的風(fēng)格特征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欣慰不已,亦是江右詩社之幸。也因此,煩請靈曜女史在作業(yè)點評之后錄上熊社關(guān)于歌行體的論述,以饗社內(nèi)外詩友。

第一名

毛靜(劍川)

晚春行

      行年中歲酒頻觴,梅子雨熟下滄浪。蹀躞館娃思吳越,盍簪寒拾憶瀟湘。東山一棹洞庭水,縹緲漁洋耽信美。碧草半接行春橋,石湖鷗鷺呼不起。硯席昔時最少年,白云親舍草芊芊。豈意重來三生石,十載橫塘柳如煙。誰筑山塘稱七里,行歌打槳人如蟻。宛孌疊唱皂羅袍,依紅偎翠萬花紫。車馬喧闐滿江干,玉顏巧笑跨雕鞍。繡闥鳑鲏陳海錯,錦屏瑪瑙映瑯玕。人寰偶插紅塵腳,冀越遐荒如夙約。推篷一笑何處家,春風(fēng)與我漫梳掠。曲盡高樓酒不斟,芙蓉鏡里白發(fā)侵。中夜雨聲浮夢遠,一川愁緒壓船深。

紅葉評:平仄交替的換韻格式極為嚴謹,“盍簪寒拾憶瀟湘”“中夜雨聲浮夢遠”等不惟合律,亦具深致。詩文內(nèi)容應(yīng)為一次記行,間有回憶,所見兼得吳越之美并瀟湘之綺。“誰筑”句以下敘述生動,一片繁華景象,古意盎然。結(jié)尾四句兜回,極盡深婉之旨,其中“一川愁緒壓船深”,應(yīng)化用易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而意境似更勝出。挺為第一。

第二名

黃去非(今是昨非齋)

晚春行

      楝花風(fēng)起楝花飛,謝了薔薇蕨更肥。花事闌珊芳草綠,瀟瀟春雨送春歸。春歸莫問歸何處,渺渺途程無限路。來去門前燕自閑,經(jīng)行陌上人非故。故國春深飏暮煙,清溪漲綠柳吹綿。平生湖海飄零慣,消受春風(fēng)五十年。入眼山前松竹茂,傷心堂上椿萱杳。舊居重過有馀哀,我亦垂垂知向老。長鎖梁間萬點塵,乾坤物候總生新。誰如淮上女心苦,有淚無言對晚春。

自注:余生于戊申臘月,今虛歲五十五矣。言五十,取其成數(shù)也。又,宋人淮上女《減字木蘭花》云:“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紅葉評:該篇體式亦嚴格遵循范例。“楝花”點題,送春之意立顯,“來去”一聯(lián)已見沉重,以下由傷春切入到自身,故國春煙、湖海飄零,更椿萱去杳,凄惻之情,令人無限傷懷,結(jié)尾引用宋人句,又照應(yīng)題面。全篇采用律句,每拍均可單獨成一絕句,行筆舒緩,深諳情韻,且饒有音律之美,只是傷懷太過,稍欠振作。第四拍韻部“杳”為十七筱、“老”為十九皓,兩韻同為一部尚可通押,而“茂”屬二十六宥,終嫌稍遠。然瑕不掩瑜,允為第二。發(fā)刊前與作者交流,“茂”易為“好”。

第三名

曲澗松(北極狼獾)

晚春行(相和歌辭)

       草色連云日日晴,榴花深處子規(guī)鳴。香溪路曲依山繞,一任叢蘭貼水生。幽蘭花露清曉月,伊人不見愁思絕。若使春風(fēng)能解語,林間何處追羅襪。當時翠袖拂瑤琴,云鬢斜插紫金簪。照鏡盈盈秋水澈,憐花簌簌間清音。林嵐暗度香風(fēng)淡,星斗斜橫花影暗。杳杳驪歌聽不真,起坐中宵云黯淡。露臺風(fēng)雨漸蒼茫,薄暮悲啼刺八荒。輾轉(zhuǎn)擎燈光搖曳,昏昏孤影倍凄涼。欲訪仙鄉(xiāng)失天階,欲攬霓裳阻丹崖。枕上流明檐頭月,紛紛不向夢中偕。可憐花影隔重簾,游絲柳線各纖纖。賺取三春花萬簇,三春歸后莫開奩。明軒凈院楊花飛,極目高臺野氣微。剩把相思碾作墨,青山皴盡喚君歸。年年春到如年少,歲歲春歸情未了。黛眉誤作釣春鉤,空付鶯啼蝶夢曉。

紅葉評:相和歌辭為《樂府詩集》十二部中第五部。《宋書*樂志》曰:”相和,漢舊曲也,絲竹更相和,執(zhí)節(jié)者歌。”《晉書*樂志》曰:“凡樂章古辭存者,并漢世街陌謳謠,《江南可采蓮》、《烏生十五子》、《白頭吟》之屬。”其后漸被于弦管,即相和諸曲是也。以上論述均來源于《樂府詩集》(郭茂倩編撰),鑒于認識有限不便展開,請諸兄自行閱讀。

該篇題中即注明相和歌辭,開宗明義點名歌行一體之源頭。為方便描述,且允四句轉(zhuǎn)韻的一個單位稱作一拍(以下同)。全詩共分9拍36句,除6/7/8三拍連續(xù)平聲韻外,其余均嚴格按照平仄交替的規(guī)則,且全篇幾乎為律句,真深諳此道者。措辭深婉亦極盡風(fēng)騷之旨,開篇起興,“子規(guī)鳴”后再于二拍引出“伊人不見”,隨即扣題而展開,彷徨失落之意遞進而生出悲涼蒼茫之感,營造人間與仙境渾茫一體的境界,惜春思春之意彌漫全篇。遣詞亦極見功力,以“黛眉”比“釣春鉤”,不但新穎,更見瓊思。因限于點評篇幅,不宜再一一深入。獨第四拍“淡”韻兩見,雖意思略有區(qū)別,終歸犯忌。思忖再三,點為第三,頗覺可惜。發(fā)刊前與作者交流,“云黯淡”易為“思泛濫”。

并列第三名

梅崗(水擊三千)

晚春行

       且向湖邊踽踽行,煙波渺漫接荒城。芳草兀自萋萋綠,疏枝依舊泣鵑聲。聲哀似憐春衫薄,悽然又怨東風(fēng)惡。落盡棠花復(fù)晚櫻,堪余殘香銷寂寞。新風(fēng)未解沂波涼,倏忽吹絮又茫茫。若恨青春不可綰,況是花間染鬢霜。兩鬢垂霜能再青,日車驅(qū)輪不可停。魯戈空挽斜陽暮,歧山徒泣世路零。世路飄零猶可待,茲世傾移誰曾改。夫子無復(fù)人間有,憐鳳悲麟空萬載。人事十常八九非,莫向?qū)こ1肋`。杯酒能銷愁萬古,緇衣自可戴月歸。月色如水迷去路,平湖漫漫誰與度。蕭然欲隱棠邊磯,來狎飄鷗與閒鷺。

紅葉評:平仄韻交替且多有律句,得歌行之體氣,敘述議論均較為得體。開篇即是送春意,特拈出鵑聲凄苦。前五拍均用頂真格式,可謂銜接緊密,說盡春歸落寞之意,繼而論述夫子與人間鳳麟,萬載不復(fù),尋常事亦多違,只宜杯酒釋懷,共狎鷗鷺,看似瀟灑,實則凄涼。魯戈扣時光,明一統(tǒng)志記載萍鄉(xiāng)楊岐山即為楊朱泣岐之所,兩處用典熨帖。鑒于此篇體式嚴謹,章法推進有序,推為并列第三。

社員作品

李金龍(云海)

晚春行

      道分黃赤各循行,六琯浮灰律自明。已見飛花飛雪暗,又看落葉落波清。清明舞逐垂楊絮,谷雨妝成深碧樹。曲渚憑君曲島歌,清波喚我清江佇。絲揚翠袖挽行人,葉隔黃鸝送律頻。雨荷漸展尖尖角,雷筍方抽節(jié)節(jié)新。江邊懶問幾時月,灘上愁看沙似雪。昨夜樓高萬里賒,今宵夢遠三生越。樓高夢遠只悠悠,懶問愁看空白頭。可憐萬里三生水,不似盧家有莫愁!

紅葉評:嚴格遵照范例體式。黃道赤道乃天文地理之軌道概念,意即天地萬物運行有其規(guī)律可循,一如時序之飛雪而后入立春,經(jīng)歷清明谷雨而進入晚春,而行文頗有思春之意。甚喜“江邊”一拍,不惟語言入味,更因光陰流逝而入渾茫之境。一結(jié)睹逝水而感嘆,引出莫愁,翻用樂府《河中之水歌》,似有富貴平常而莫愁難求之意。

胡平貴(鄱湖漁歌)

天香園行 時在癸卯春夏之交

       毗鄰灌城四時妍,六禽共棲廛市邊。叢紅漸減春無力,夭艷復(fù)待好月圓。春去欲尋春歸處,餐霞樓高遮云霧。鼓瑟回車驚鸞駕,忽見濺玉飛珠急流半空掛。霓裳螮蝀中,錦鱗泉石下。蟬唱柳絮輕點水,萬數(shù)盆栽景觀有來者。天地靈秀皆入盆,芥舟雖小亦可假。東籬五柳元亮居,子陵垂釣無分冬與夏。碧枝摶繡球,銅鶴閒自悠。《怡心》《墨淵》香可掬,曷不與春共淹留。閒來何妨邀賁友,對月推盞共消古今愁。

注:1.天香園地處南昌城東南,占地112畝,有大小盆景3萬馀盆,培養(yǎng)花卉、苗木2.6萬馀株,是江西省規(guī)模最大的贛派盆景和花卉基地。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吸引了大批鳥禽,高峰時多達32個品種、20多萬羽,被稱之為“鳥類的天堂”。

2.灌城,公元前202年劉邦派御史大夫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以平定南越。前206年,灌嬰在今湖坊鎮(zhèn)一帶修筑灌嬰城。

3.《怡心》、《墨淵》園內(nèi)堂名。

紅葉評:開篇結(jié)尾兩拍為平韻,中二拍為仄韻,而從句式格律上似更近古風(fēng)。題目交代天香園春夏之交,扣晚春題,雖則園中紅衰春歸,而盤栽景象萬千,各能造景,生出“曷不與春共淹留”之慨,作意新奇。“賁友”一詞存疑。

盧象賢(向閑)

晚春行

      無行路時路復(fù)歧,鵜鴂苦鳴將喚誰。閑立忽覺風(fēng)趨暖,一片荼靡飄到眉。花事縱了花豈絕,枝頭榴又紅如血。卻憶曩昔有蘭苞,門邊何罪遭車裂。已信韶光不可留,浮生裝得幾多愁。浩蕩狂飆向少息,野馬沾牗雨洗樓。邇來尊中漸學(xué)醉,忘彼流年與四季。暇日莫讀古人書,恐惹太濃遷謫意。東坡向南是向前,山谷恨天作新天。會看小滿蝦成隊,未懼餐桌化河鮮。

紅葉評:四句為一拍,平仄韻交替且不刻意回避律句,合歌行之體式。起拍形容春歸別離之苦,然自二拍起,下筆陡然沉重,讓人不知所措,且蘭苞車裂事亦不明奧旨。三四拍筆鋒稍有收斂,縱橫間頗多新意。結(jié)拍引入東坡山谷乃至河鮮,終不辨主旨。總論此篇雖多有不俗之論,然歌行一體卻宜舒緩流利,以敘述為主,進而生出議論,行文應(yīng)給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姚仕萍(白竹山)

晚春行

      芳菲欲轉(zhuǎn)入誰家?那堪客里又日斜。閱盡斷紅無消息,東風(fēng)顧自向天涯。居也不易宜疏放,逆旅過客莫惆悵。不學(xué)鳳歌笑孔丘,且入名山訪疊嶂。九嶺風(fēng)煙弄晴光,谷草如茵綴野芳。田鷺飛飛豈有意?青溪婉轉(zhuǎn)共春長。辰漢遙接盤盤路,崖間時見攢云樹。穿林偶爾有清風(fēng),聽泉不覺生妙趣。妙趣在心誰與言,棲身何必武陵源。野老若逢不問訊,直須沽酒對柴門。

紅葉評:體式頗與范例接近,雖未刻意回避律句,然個別句子稍作調(diào)整便可,總以多合律為佳。全篇與自然相親之態(tài)度可敬,措辭雅正,意態(tài)蕭疏,性情放達風(fēng)神自見,允為佳作。

李汝啟(江湖小李)

晚春行

      打窗封門三月雨,不識春光在何許?久聞仙源隱宜西,再諾已誤三年期。有約不來主人怒,陪笑天晴準不誤。困頓職場欠一伸,道是山深尚有春。昨夜留心聽預(yù)報,平明攜侶驅(qū)古道。既感主人意之真,何況山花正喚人。一路誰貪杜鵑好,遙見紅云升煙坳。千樹萬樹不見枝,花下游人頻弄姿。都貪好景忘身置,襲人芳氣人先醉。這邊獨好那邊呼,累我雙眸迷畫圖。山前山后花成海,紛紛蜂蝶牽人走。轉(zhuǎn)過深林向陽開,波光滟瀲映樓臺。粉墻茅舍竹籬短,籬下悠然臥雞犬。水暖鵝鴨下長堤,綠絲觸水點漣漪。柴門伊啞出少婦,驚我凡夫迷崔護。風(fēng)吹紅雨過雞棚,棚下黃團啄落英①。貪看春光不知趣,臉上霞飛羞門閉。倩影綽約隔羅帷,錯怪荊枝牽我衣。鉛足一步三回顧,空中隱隱留香霧。山上歸來久無言,真信宜西有仙源。明日還為名利客,山中空羨神仙宅。

〔注〕①黃團:雞雛

紅葉評:兩句一韻,搖曳生姿,真可謂擅擬古者,只“山前”聯(lián)“海”“走”、“貪看”聯(lián)“趣”“閉”此二處押韻應(yīng)為疏忽。因開篇已敘述三月雨過而不知春,則后文所述自是晚春無疑。全篇內(nèi)容涉及一次朋友間探訪及行程見聞,進而生出對友人所居處艷羨之情,行筆生動有趣,幾處讀來令人忍俊不禁。黃團似應(yīng)注明為方言。

胡劍(抱月齋)

晚春行

       謝過杏花謝李花,桃花橫后梨花斜。才遇柳花迷人眼,眼前荼蘼已含華。春光于我太匆匆,不為病眼駐春風(fēng)。惟將歲月留眼角,徒記卌六回相逢。銜泥營巢雙燕子,雨中來去聲歡喜。誰憐年年返故家,不辭跋涉三萬里。江上江豚吹細浪,回龍磯頭人悵望。何事經(jīng)春客不歸,綠柳樓外莫蕩漾。春來春去本無情,空教騷人嘆不平。花因開落始結(jié)子,物以循環(huán)得長生。人世區(qū)區(qū)才百年,夫子曾看嘆逝川。少時光陰安能返,可堪鏡里對華顛。對此何人不落魄,思向糟丘拼一酌。五柳先生謫仙人,終從白云眠林壑。繼之東坡和山谷,讀書盡成書滿腹。縱得文名滿世間,一朝徂歿嘆何速。今我思之愁腸結(jié),花前還將今春別。寄語春風(fēng)莫復(fù)來,譬如寸心從未熱。

紅葉評:雖然平仄韻間有,但交替的方式不夠嚴謹。內(nèi)容為晚春無疑,主旨仍是送春惜春進而生出年華難挽之傷感。語言多似賦體,稍少記述,與歌行敘述方式稍有區(qū)別。

洪波(柳父)

暮春行

       東安之域如小縣,蒼山四合中井甸。南熏斐斐林濤微,萬頃郊原張洮硯。廿四花信正闌珊,澹宕風(fēng)煙仔細看。楝花凌亂蓬蘽薄,蘗枝野薔欲卷欄。花事將了農(nóng)事立,蕓薹子莢鼓新粒。梿枷初試伊軋聲,篾簟更無塵蠹集。刈田彌望新翻土,舂鋤翔落猶鶴舞。野洫潺湲渥泥腥,蠃蚌儼然棲刀俎。惜春已是最殘春,惜時且爭一季新。貰貸無累薪米足,便為羲皇以上人。

紅葉評:押韻體式合乎要求,律句數(shù)量稍嫌單薄。詩文寫東安小縣城之行,仿佛置身于桃花源境,令人嘆羨不已,尤其結(jié)句點明主旨,而意在言外。第二拍敘述細微,楝花、蘗枝接“花信”句、蕓薹梿枷等接農(nóng)事句,針線綿密,此處猶不可放過。

李映斌(紅葉)

暮春行

      長安城里落花飛,長安城外游人稀。紫陌紅塵三年盡,不見行歌緩緩歸。花開時節(jié)香滿路,千門避疫花潮怒。太液涵空金波溢,重瓣逐水青春去。經(jīng)歲送春望春回,各抱奇情注深杯。上苑殷勤理舊圃,瓊樹紛繁添新栽。芍藥含情掩淚看,薔薇散綺紛披亂。一時高門如爭寵,竟夕薰風(fēng)欲吹幔。歷歷塵寰度娑婆,天猶無道洗沉疴。生民之慍何以解,堯名舜德只自歌。

附  記

論“歌行體”答靈曜

熊盛元(梅云)

“歌行”一體,源于漢魏六朝,或曰始于漢“樂府”十二類中第五類“相和歌辭”,“相和”者,蓋用絲竹伴奏街陌之謳謠,使音調(diào)更覺和諧也。《樂府詩集》卷四十三《相和歌辭》第十八《楚調(diào)曲》中唐人七言轉(zhuǎn)韻體可視為“歌行體”之濫觴也。此外,樂府詩集中“雜歌謠”,如鮑明遠《擬行路難》,更為唐人歌行體導(dǎo)夫先路。對“歌行”二字,前人詮釋亦頗有不同。姜堯章《白石詩話》:“體如行書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胡震亨 《唐音癸簽·體凡》:“﹝樂府﹞題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總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與歌行皆始漢 , 唐人因之。”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樂府》:“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曰歌行。” 其《文體明辨序說·近體歌行》又云:“歌行有有聲有詞者,樂府載諸歌是也;有有詞無聲者,后人所作諸歌是也。”今所傳者,實皆為“有詞無聲”者也。

歌行體屬七古之一種,其最明顯特點,即平仄交替換韻,有意大量用律句。現(xiàn)將“歌行體”至唐以后發(fā)展脈絡(luò)簡述如下:

(一)初唐體

最能代表此體成就的是“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共68句,每句七字,476字,除前八句用平聲麻韻,接著八句轉(zhuǎn)入聲質(zhì)韻,再從“御史府中烏夜啼”至“共宿娼家桃李蹊”八句用平聲齊韻外,其馀各句均每四句一換韻,通篇以律句為主。其次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共36句,每四句一絕,共252字,亦大都是律句。

(二)盛唐體

代表作有王維《桃源行》、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之京》、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杜甫《洗兵馬》。特別擬強調(diào)老杜的《洗兵馬》:全詩共四大段,每段一韻,每韻十二句,且平仄韻交替換用,律句仍占一半以上。與此體式相類者,尚有《丹青引》,全詩共四十句,每八句一換韻,仍是平仄韻交替;另有《古柏行》,此詩二十四句,仍是每八句一換韻,平仄韻交替,對仗尤多。

(三)長慶體

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元稹《連昌宮詞》等。

此體發(fā)展至中唐元白,漸以敘事為主。其特點仍是平仄交替轉(zhuǎn)韻。王漁洋曰“換韻已非近體,用律句無妨。”(《古詩平仄集說》引)故王力《漢語詩律學(xué)》特辟一章曰《入律的古風(fēng)》,以與有意避律的“一韻到底的七古”,作鮮明對比也。

清初的“梅村體”,此特點更明顯。

(四)梅村體

吳偉業(yè),號梅村,明末清初詩壇“江左三大家”之一。長于七言歌行體敘事詩,初學(xué)“長慶體”,后自成新體,因其號而被后人稱作“梅村體”。代表作《圓圓曲》《鴛湖曲》。

此體在繼承“長慶體”的基礎(chǔ)上,特征更加鮮明,除去平仄交替換韻、有意使用律句外,在敘事方面以史實為題材,反映社會變故,感慨朝代興亡,具“詩史”風(fēng)格。

受梅村體影響,晚清民國出現(xiàn)大量杰出的歌行體作品,如王闿運《圓明園詞》、樊增祥《彩云曲》、王國維《頤和園詞》、錢仲聯(lián)《胡蝶曲》等。建國后,孔凡章自稱“愿作梅村弟子行”,其《芳華曲》寫梅蘭芳亦傳誦一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填詞時如何合適詞牌名
詞牌 木笪
略談三韻小律詩、排 律。
學(xué) 填 詞
詩詞異同縱橫談
滄浪詩話·卷二 詩體 嚴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年辖:市辖区| 西藏| 宣汉县| 富顺县| 舟山市| 许昌县| 通城县| 青田县| 云霄县| 武定县| 兴城市| 麻江县| 牙克石市| 南江县| 怀仁县| 泰宁县| 呈贡县| 晴隆县| 冕宁县| 崇文区| 漳州市| 灌云县| 宜城市| 金沙县| 阿克陶县| 海林市| 广饶县| 罗江县| 娄底市| 宁南县| 上蔡县| 乐山市| 麻江县| 岳阳县| 惠东县| 靖西县| 长顺县| 南丰县| 广平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