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涼
高涼,本名劉挺,廣東人,客北京,別署拾夢齋主人,又號采蘆道人,編劇。幼喜詞曲,以情真為旨,微言寄托,兼發諷頌之興。師從沽上王公蟄堪習詞、成都啃軒何崝先生習古文辭。著有傳奇劇本《垂虹記》,《洛神》《拾夢齋談曲》《拾夢齋閑話》《拾夢齋詩文存》《南戲聲腔考》(待刊)
過三江風雨橋
榫木飛檐暗寂寥,百年風雨自飄蕭。
山形合抱穿云月,水勢回分打夜潮。
八桂江聲形跡在,一城燈火暮寒消。
倚橋立久無歸意,漫想遺民奏舜韶。
見我瞻室佳人詩用其韻以寄
風神絕似舊云英,湖海波寒遠世情。
冰紉心痕身影淡,香勻膚色月華清。
元知欲障如魔障,未若心傾勝國傾。
他日天涯攜手去,栽蘭隱秀笑浮名。
公歷年夜與海光兄茗坐賦詩以寄
江湖去遠憶風聲,劍匣塵封氣自平。
論道二桃輕俠士,談玄一卷笑書生。
蘭中品性真修德,石上云煙可淡名。
煮罷茶湯垂目坐,禪心漸與月華清。
注:海光兄俠名九爺,道上前輩,其人仗義重情,公歷跨年夜與余茗坐,共論江湖人生,俱見真知,勝書生輩遠甚,若處亂世,必豪杰也,余聞言慨嘆不已,乃賦此以寄。
松盦囑題湖石
元非塵世種,偶墮太湖邊。
寂寞同蘭草,陰陽說圣賢。
臨流風入夢,對影夜生煙。
題罷身長拜,云根枕月眠。
注:石乃陰中之陽,陽中之陰。
十年祭
晦明風雨自揚塵,國運滄桑系一身。
但識魯連亡海域,從知曹瞞是權臣。
江山無恙人誰問,邦本猶寒夜自珍。
且向蓬萊私設祭,公居此處可逃秦。
丙申春日寄云娘
信知塵世別真難,況是茫茫兩處看。
老翅空拋云外影,癡兒枉抱柱中寒。
漫言修短同甘苦,不許無常負膽肝。
詩未題成清淚下,收來指上背人彈。
探春
丙申春日,客招飲,欲大醉,席中人止酒,頗似云娘,余棄盞,為之黯然,賦此解以寄。
山漾晴光,水涵碧色,林煙籠袖還起。玉液分香,鶯歌解語,都共流云迤邐。憐我棲遲句,漫消得、幽懷難已。故人今隔天涯,濁醪猶上眉際。 堪笑魂迷下蔡,如何似傾心,輕薄桃李。老眼平生,孤吟塵世,且與五湖相寄。應有梅邊鶴,更呼取、青衫行止。怕問歸來,東風吹斷春意。
疏影
丙申上元,煙雨空濛,余駕車獨行,霓虹光乍,亂星交輝,如舟行天河也。
銀璜水色。似九重夜氣,縑幅留白。雨濕流光,光染春愁,匆匆記里行役。生涯已是年將半,莫憶起、梅邊佳客。怕又如、月下支機,枕冷一痕寒石。
真念江南故事,翠簾夢正穩,香軟云跡。不羨浮名,自領風華,淺酌清樽玉液。凝眸可惜煙花綻,斷送了、綺懷幽魄。待甚時、攜手還來,火樹影斜瑤席。
祝英臺近·春雨
濕青煙,搖翠幕,細細趁愁起。立盡黃昏,信是客中味。江南早染晴川,磚橋巷陌,又還憶、丁香花里。
別難已,曾記油傘人來,絲絲系云漬。不忍回眸,春恨到桃李。怕他暗損殘紅,無端卻惱,待重問、那時芳意。
鳳棲梧
春夜獨坐,恍見流光過隙,悵然賦此解
獨拍春聲春漸杳。雨濕花痕,日日枝頭少。數點飛鴻歸晚照,云邊不肯留泥爪。
也擬相逢成一笑。又怕相逢,忍見紅顏老。未若湖煙聽水棹,伊人只在夢中好。
蝶戀花·奉題《蝶戀花詞意圖》用蟄師原韻
誰惜香寒春漸暮。漫惹騷魂,倩入霜紈去。著翅依依尋岸渚。美人芳草餐風露。
石上清商和夢度。月冷空煙,化作相思縷。想是幽懷堪結侶,吟邊又許三生句。
賀新涼 自壽用曲君韻并答
久矣經風日。到如今、閑敲翠板,慣憑虛室。坐看流光穿指隙,管甚功名得失。更由那、周天滯泣。過眼陰晴知節序,便高翔、不是當年翮。秋水起,亂云白。
斜陽又染林間赤。遍蒼山、霜箋疊錦,隨心疏密。莫笑狷狂成歌嘯,著意無關工尺。歌多少、前人行跡。世相茫茫終難極,漸參悟、棄了書生策。浮一盞,心自碧。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