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富
寧夏"。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和富饒的物產(chǎn),為寧夏的清真菜肴及其烹任技術(shù)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zhì)條件。同時,由于回族風俗習慣和伊斯蘭教的影響,在飲食習慣上,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寧夏的
風味小吃,無論對原料的選用,還是烹好的方法,在全國來說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寧夏傳統(tǒng)的回族風味小吃-------羊肉
臊子面,在寧夏既是家常便飯,也是待客必備之飲食,是寧夏和外地群眾最受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
正宗的寧夏
羊肉臊子面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做湯
做臊子湯在選肉上應選羊后腿的瘦肉最佳,切成一厘米見方的丁狀,然后放在鍋里進行翻炒,水份炒干時,把羊肉撥開(別盛出來,只是讓它騰個地兒),加少許的羊油,將
辣椒面兒倒進油里炸一炸,然后翻炒,再放上鹽、蔥姜、調(diào)和面等調(diào)料翻炒,再噴少許醋,炒一會兒,然后將切好的西紅柿倒進鍋里,炒啊炒,西紅柿就成了西紅柿醬。把切好的
青蘿卜下入鍋中,再炒幾分鐘,可以加適量水(必須是冷水,熱水肉會變紅),這時水不要加的太多,以浸過肉稍多些為易,接著進行燉。燉的差不多就可以把水加夠。等鍋開了,下入適量的菠菜、
韭菜、
香菜。紅的是辣子,綠的是青菜,視覺上紅綠,味覺上鮮香,色香味俱全,食欲好強烈呀!
第二步、搟面條
搟面條,這是婦女炊事中的絕技。用精白面粉制作。面的和法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水要一點一點的倒,用筷子或手把面抄勻,注意水不能倒的太多,這樣和出來的面叫傷水面,吃著口感不好,而且面也沒有筋度。接著就是揉面,面一定要揉到“家”,至到揉的光光的,筋韌光滑、軟硬適度的標準。再用細長光滑的紅紅的棗木搟面杖,慢慢地搟呀搟,一定要把面搟的薄且均勻。面搟開是一個圓,把面先對折,再對折,就成了一個扇形。從其中的一個邊,用一個手壓住面,另一個手握刀“犁”面,搟的面有多大,“犁”出的面就有多長。手藝好的女人切成的面條,薄如紙,細如絲,達到面薄條細。通常人們在過生日也吃這樣的臊子面,稱它為“長壽面”。
第三步:下面
首先,下面的水里要放一點鹽,這樣面會更筋道;水開之后,將面條抖散下進去,用筷子攪動,然后蓋鍋蓋。如果是自己和的面自己搟的面條,那么等水開一遍就可以出鍋啦!
將面條盛到碗中,把美味的羊肉臊子湯澆在上面。這就是一碗噴香可口的佳肴--------寧夏風味小吃羊肉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