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位于中國海南島東南約330公里的海域,由宣德、永樂兩個群島及其他島礁組成。它與東沙、南沙、中沙群島同為南海四大群島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永樂群島包括甘泉、珊瑚、金銀、琛航、晉卿等島嶼。
從1405年(永樂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等數萬人曾七下西洋。那時船舶的航線常常通過南沙和西沙,對這兩個群島不但豎旗立石,而且一一命名。現在西沙群島的“宣德”和“永樂”,就是明代時命名的。
鄭和遍歷西沙群島的時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還早幾十年。西沙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國勞動人民曾世代在這里捕撈、創業,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如古錢,就有西漢的“貨泉”、東漢的“五株”、宋代的“圣宋元寶”和明代的“永樂通寶”等。
西沙地處連接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海上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歷來為侵略者覬覦。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西沙群島中的一部分島嶼被法國所占領。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又落入日本之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西沙群島連同南海其他島嶼重歸中國。70年代,南越當局一向企圖占西沙群島為己有,曾連續派遣軍艦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