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配料表
國家一級營養師王雷軍向新快報記者介紹,一般的配料表上排在前兩位的是含量最高的成分,其余依次往后。如果真正的食物排在最后,而糖或鹽放在前面,就要 當心了。“比如巧克力,可可脂是巧克力的主要成分,一般會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如果換成了糖,那么就得留意了,小心購買。”
2 看營養成分表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應在標簽強制標示能量和4種營養成分(“1+4”)含量值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其中4種營養 成分為4類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正規的食品的標簽上一定會有‘4+1’的,有些食品比較特殊,有另外的成分標識是可以的。”王 雷軍表示,看“4+1”,要注意看它的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NRV%)。
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NRV%)表示每100克或每份食品所含 的主要營養素占每日營養素攝入參考值的百分比。“比如一個漢堡所有的能量是42%,就是說吃一個漢堡的能量攝入占了你一天應攝入量的42%。NRV可以幫 助消費者搭配日常的飲食,避免過量攝入營養素。”王雷軍說。
3 少買少吃罐裝盒裝食品
為了保證食物的供應,罐頭食 品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王雷軍表示,罐頭雖方便,但從營養學的角度建議能不吃就不吃,盡量吃新鮮食品,“食品經過加工必定會造 成營養素的流失,另外加進去補充的跟原本有的還是有差別的,人體對其的吸收和利用是不一樣的。”
4 注意“氫化”字眼
王雷軍介紹,要留意配料表中的“氫化”成分,如速溶咖啡中的植脂末含有的食用氫化植物油。氫化過程一定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目前已被證實會導致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癥,消費者應當謹慎選擇。
5 見“代”字要謹慎
“只要寫著‘代’字的,就必須注意這種成分是用其他化合物或者添加劑調制而成,味道也是用調味劑調出來的。像是代可可脂,并沒有可可脂的成分,消費者應當少購買這樣的食品。”王雷軍還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當好好利用這些標識去選擇食品,別讓標識變成“擺設”。
預包裝食品必須在包裝上添加營養標簽
否則不得銷售
從2013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食品營養標簽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施。根據規定,此后生產的預包裝食品都必須在包裝上添加營養標簽,否則不得銷售。
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
營養標簽:預包裝食品標簽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成分表: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范性表格。
營養聲稱: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質含量水平。營養聲稱包括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含量聲稱: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水平的聲稱。聲稱用語包括“含有”、“高”、“低”或“無”等,比如低糖、低能量,不含膽固醇等。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某營養成分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