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媒看相訂終身
彝族生活中有“一個人一生中未當過一次媒人,死后到陰間將失明”之說,因此誰都想當媒人。而且媒人也有一定的實惠。當然,只有那些德高望重,能說會道的人才有優勢。誰看好哪兩家有般配子女,且門當戶對。便從中說媒湊合。待雙方父母有同意的意思表示后,安排男女雙方見面,看對方相貌,雙方都同意后,定下身價錢,同飲約定婚事酒,使雙方和社會都明確雙方婚姻關系的“合法化”。
二、 在盡情的潑水中舉行訂婚儀式
訂婚。彝語叫做“吾讓木”。是雙方正式結締婚姻的主要標志,彝族諺語云:“祖靈可戲,婚事不可戲”,一旦舉行了定婚儀式,雙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約了。訂婚。雙方各舉行一次,女方家是受禮者,先舉行,且要比男方家隆重。
訂婚時,男方家將邀約親戚和鄰里好友的男性幾個人來女家做客。女家的姑娘們早已貯好水嚴陣以待,待他們一靠近便沒頭沒腦向他們潑去一瓢瓢清水,客人則須表現得勇猛、頑強,用衣服或擦爾瓦蒙著頭,迎著“暴風驟雨”勇往直前,沖破姑娘們的一道道防線,猛沖進屋,姑娘們則會緊追不舍,尾隨進屋亂潑,直到把來客一個個潑得象個落湯雞才肯罷休。潑夠玩夠了以后,主客便一起坐到火塘邊相互寒喧,主人拿出酒來讓客人飲個痛快,隨后便開始殺豬宰羊:先殺一只小豬,取出膽囊和膜臟占卡吉兇,然后把豬砍成拳頭大的陀肉,放客人們把燒肉分吃光后,將事先備好的彩禮(身價錢)放在那只盛燒肉的空木盔里恭恭敬敬地端給主人,主人接了木盔,將其置于柜臺上。
第二天,吃了早飯客人就回去,屆時,主人家要給每位客人贈送一點錢,俗稱"卡巴",其中,媒人和女婿要單獨給,數目也比其他客人的要多一些,同時,讓客人們帶一塊烤養餅和一塊豬前腳肉及幾瓶酒給親家,女方家回到家后即把肉煮熟,連同養餅和酒均分給鄰里親友一起吃,不能獨享。過了三五天,女方家亦應男方家之邀約親友到男家去客,儀式相同,規模大致相當。
DYCMS_info_next
三、 新娘禁食迎婚期
彝族以解手為羞,(尤其是異性之間),女人出嫁跟隨的是男人,戒食可免路途中和婚禮上在父老兄弟眾目睽睽之下進行解手之羞事。因此婚前幾天,新娘要禁食,每天只吃一兩個雞蛋,喝幾口水,或吃一小片蕎餅,出嫁那天還要禁水。彝俗,新娘減食的時間越長,便越顯得懂禮節,有毅力,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還顯得歡天喜地、無憂無慮,不知節制飲食,那么她就會受到恥笑和非議。
四、 攻破刁難的求婚
結婚前夜,男方家派兩位聰明勇敢的人,帶去一只小豬兒,及新娘婚服禮金到新娘家,陳明求婚之來意。
女方村子里的姑娘們則貯水以待,到處設置障礙,向他們潑水、抹鍋煙,直到把他們兩個弄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才肯罷休。
這一夜,出嫁姑娘平時相好的女友都要攜帶雞蛋、糖果、蕎餅等來向她道別,女家要殺豬宰羊招待。大家互訴衷腸,各道離愁別緒,通宵達旦地唱哭嫁歌。
DYCMS_info_next
五、新娘踏上嫁程路
婚禮那天,早晨,新娘由一個表兄弟輩的年輕人背到門外一張竹笆上坐下,由一位子孫滿堂的老婦用酒和炒食為其祝福,然后給新娘換上彩裙,將她的頭發披散下來,用一塊布將 其頭蒙住,一切準備就緒后,娘家給迎親的兩位小伙子和背新娘的那位小伙子各贈送一些錢作為禮物,送親的隊伍便開始出發,一路上,新娘或騎馬或由迎親的人和背新娘的小伙子輪換著背。送親的人必須都是男性,人數不限,多者上百,少則只有兩三人。
六、 激烈精彩的搶動畜尸戰
舉行婚禮這天,婦女們聚集在一起等待,男同胞們宰殺第一頭牲畜。畜一斷氣,男的就圍著畜尸,不讓婦女節穴搶,婦女們就采取潑水、抹黑臉、撒泥巴等手段,蜂擁而上,猛烈攻擊。婦女們拉著畜尸就往外拖,有的在后擺好陣勢,以保駕護航。有的抱起男兒就摔,有的自己反被絆倒在地。經過一陣激烈的搶奪,男兒們爭得越兇,婦女們的興趣便越濃,時而攻時而退。你拖過去,我拉過來,成了別具一格的“拔河”賽,有時連人帶尸栽成一團,使觀眾捧腹大笑。這時指揮的、助戰的、喝采的,應有盡有,構成一幕妙趣橫生,喜氣洋洋。
DYCMS_info_next
七、別具一格的婚宴
送親的隊伍到達新郎家附近時便停下來休息,慪氣。新郎這邊男女老少都前來迎接。男方家便派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帶上少許錢和煙、酒、一點鹽巴、一張羊皮,向客人請安、敬煙、敬酒,然后,送親的隊伍這邊又派幾個精壯小伙子前往新郎家“搶肉吃”,這些小伙子大搖大擺地來到新郎家門前,走到掌管分發肉食的人跟前站定,男方這邊的姑娘們則虎視耽耽站列在對面,嚴陣以待 , 等負責分肉的剛把一籃子熱氣騰騰的肉遞到小伙子手中,姑娘們便一擁而上,把小伙子們團團圍住,拚命搶奪他們手里的肉,小伙子們則極力反抗,護住手里的肉,不讓她們搶去 , 一時間他們混戰一處,扭成一團,歡笑聲、吶喊聲、助威聲交織在一起,驚天動地,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結束后,新娘和迎親的隊伍才進屋。進屋后,先給他們敬酒,然后才進餐,晚餐是用箴條串成的一串瓏陀肉和一塊蕎餅,新娘也有一份。這天晚上不能給客人喝湯,意為不能讓新娘象水一樣流走。
八、新娘與新郎 不同居的新婚之夜
新娘進門后,由一位子孫興旺的老婦人用酒和炒食給新娘祝福,然后將她的披散著的頭發梳成雙辮,用紅頭繩扎起,盤在前額上方,然后給她進食,晚飯后,主客一同喝酒、賽歌、對諺語、猜謎語等,往往鬧個通宵達旦,興盡方休。但是,這一夜新娘和新郎是不同居的。至于何時同居,則還需一番學問。第二天,吃完早飯,新娘便同送親的人一道回娘家,男家要送一塊豬前腳肉和一壇酒、一塊烤蕎餅,讓新娘帶回去,給新娘的舅舅、叔叔和兄弟各贈送一只羊或同等數額的錢財,送給媒人一定數額的酬金,其他送親的客人也都會得到一定的禮金。
DYCMS_info_next
九、強烈拼動式同居
婚后七天或九天。新娘由其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友護送第一次回婆家。彝族新婚之夜夫妻不同房,大多是在這第一次回婆家時才初次同房。同房第一夜,新娘必須盡力拒絕,征服妻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郎要在夜深人靜時悄悄摸索到妻子床邊,妻子便起身反抗,雙方抓扯,廝打起來,丈夫則用武力和智慧制服她,將其占有,這在男方表示勇武,在女方表示貞潔。從此以后妻子便自然歸順于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