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寨景區,位于鎮沅縣境東北角,哀牢山自然保護區北部中段西坡,海拔2000-3137米,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由千家寨、彎河、者東三個片區和恩樂一水塘游覽線共49個景點組成,總面積44平方公里,山雄、水美、林幽、物奇為該景區特色。
千家寨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古木蒼蒼,蔽日遮天。蜿蜒流淌于原始森林中的都魯河水,四季清亮澄碧,明潔如鏡。河水時而漫流灘石,輕吟低唱;時而懸瀑深落,水聲如雷。如"大吊水"瀑布,由陡峭的懸崖上飛流直下近百米,瀉入腳潭,水石相擊,飛珠碎玉,騰騰水霧,彌漫河谷,經陽光斜射,幻變彩虹,瑰麗奪目。"大吊水"北部是神秘的千家寨遺址--石板砌的關隘寨門。石塊壘的房墻猶存,但誰來此深山老林建房居住,至今仍是人們猜測不透的迷。
遺址北部約2公里的原始密林中有上萬畝的散生野生茶樹林,其中一株高18.5米,胸圍2.82米的大野茶,據專家考證已有2700年的樹齡,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野茶樹,成為稀世之寶。游人置身山巔,大自然美麗迷人的畫圖便展現眼前:群山逶迤。峰嶺疊翠、崗麓相連,一脈相承,山原河川,盡收眼底。
【野生茶樹王】
一號野生茶樹王,樹高18.5米,樹幅16.35米,樹圍2.82米,樹齡2700年。位于海拔2600多米的哀牢山中。據專家考證,是目前發現的最大、最老的野生茶樹。比勐海巴區賀松大黑山發現的約1700年的野生茶樹還早約1000年。云南是國內外學者公認的茶樹起源地,作為“普洱茶”的故鄉之一的鎮沅,大片的野生茶樹林,告別是“野生茶樹王”的發現,再一次證明云南是中國茶葉的起源地。它為研究云南大葉茶的起源、特點,及生長環境,發展歷史等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千家寨古戰場遺址】
在清代時,人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遷入悠悠哀牢山之中,在大森林里建蓋家園。這里曾經住過千戶人家,因而得名“千家寨”。至今這里還有房屋的殘墻、石磨、石水缸、炮臺、城墻等遺物。而今在房屋的殘墻內已經古木參天,青藤蔓繞,與哀牢山融為一體,成為歷史的見證。
【千家寨大吊水瀑布】
大吊水瀑布位于停車場的左上方,瀑布從兩峰間噴瀉而出,成三級跌落,總落差近100米,溢寬5—15米,瀑布落下5米陡坎后,懸空落下、勢若天河,直瀉落入腳潭。水流裹夾著水霧,分為兩股,順山勢層層跌落,水石相擊、珠飛玉碎;潭內浪花翻卷,水聲如雷,轟振河谷。
DYCMS_info_next
【千家寨小吊水瀑布】
位于鎮沉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縣九甲鄉和平村千家寨,在通往停車場的路邊,水吊水瀑布沿陡斜的巖壁漫壁而下,呈扇形撒開。瀑布落差近50米。四周草木豐茂、野花點點。仲夏至此,倍感涼爽。瀑布從兩座山峰之間噴瀉而出,疊落三級,總落差約100米,寬5-15米、洶涌澎湃的瀑水先落下5米的陡坎,接著又懸空飛流直下80米入潭,好像是綠色世界中的一條潔白無瑕的玉帶,瀑布陶聲如雷,水花四濺,飄浮于天空,在陽光的照射下,常可看到絢麗奪目的彩虹,觀之令人驚嘆難忘。瀑布水源是哀牢山山間溪流,終年流水不斷,每年5-10月雨季,瀑布更為壯觀。
【飛來寺】
飛來寺,建成于明朝,為土木結構建筑。寺內設有泥塑觀音、山神等。由于歷史悠久,現雖殘破,但善男信女仍絡繹不絕。傳說建寺時,因山高路陡,房屋的木梁一直無法運上山,然而卻在一夜之間木梁已飛到建廟處。據說有神仙相助,故名“飛來寺”。飛來寺山中奇峰怪石矗立,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洞怪石。涼風洞,洞口呈三角形,此洞常年吹冷風。酷夏之時,坐于洞邊,無蔭而涼,探頭入洞,一股涼氣直漫心中,不寒而顫;擎天石柱高20余米,直插云霄。
【和尚洞】
在鎮沅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縣者東鄉鄧關村東南例營盤山下部,距文者公路東側一公里處,洞內因明代時有和尚住過而得名。因古時住過和尚而得名。這里的石灰巖溶洞,石校石筍叢生,千姿百態。和尚洞從南直通到北,全長約40米;高約8米,寬約5米,有3個洞口相通,洞在樹木的蔭護下,顯得格外幽靜。進洞l0余米,即可在右壁上看到明代人物畫像和漢人墨客題寫的詩。在主洞口巖壁上,有兩行醒目正楷大字,一曰:"足明洞"另一曰:"白云洞"。在北洞口右壁上還題寫有七絕詩。和尚洞是鎮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