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腦的發育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能夠聰明。飲食安全歷來是最重要的一關,寶寶在生長發育階段,合理的飲食不但有利于生長發育,還有助于大腦發育,但是有些食物卻反而會損害大腦發育,家長要注意合理膳食,盡量避免攝入不利于寶寶大腦發育的這些食物。
過咸的食物
過咸高鹽的食物,包括咸菜、榨菜、咸肉、咸魚、豆瓣醬等,若寶寶食用過多(寶寶1歲前盡量不添加鹽或少添加鹽,1歲以上每天3克以下就足夠了),不僅會動脈硬化等疾病,還會損傷動脈血管,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造成腦細胞的缺血缺氧,從而導致寶寶記憶力下降、智力遲鈍。
含鉛鋁過高的食物
鉛、鋁是對孩子智力影響最大的兩種金屬元素,它們對寶寶智力的影響是不易逆轉的。過量的鉛進入血液后很難排除,會直接損傷大腦。而鋁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人體每天鋁的攝入量不應超過60毫克),人體內積聚的鋁過多,會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生出毒素,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癥狀。生活中含鉛、鋁食品用品我們隨處可見,如皮蛋、爆米花、油條、部分罐裝食品飲料、漆制玩具等。
含過氧脂的食物
油溫在200℃以上的煎炸類食品及長時間曝曬于陽光下的食物,如熏魚、臘腸、烤肉、燒鴨、臭干、霉菜等,很容易轉化為過氧化脂質。過量進食含過氧脂質的食品對人體害處較大,長期從飲食中攝入過氧脂質會不斷在體內積聚,可使人體內某些代謝酶系統遭受損傷,導致大腦早衰或癡呆。
含糖精、味精較多的食物
雖然炒菜添加味精會使味道更佳,味道鮮美,但是孩子攝入過多的話,會導致體內鋅元素流失,影響鋅的吸收。而且味精中含有氨酸鈉,在消化的過程中分解出的東西會抑制人體的一些神經,從而使人出現短暫的眩暈,頭痛等癥狀,會損害大腦細胞組織。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每天攝入味精量不得超過4克,孕婦和周歲以內的孩子禁食味精。
胎兒時期
孕期的營養對胎兒的發育至關重要,孕婦除了要注意營養均衡,葷素搭配,還要注重優質蛋白質、DHA、葉酸、鐵、鋅、碘等營養素的攝入。
新生兒時期
新生兒盡量母乳喂養,寶媽每天應攝入300毫克的DHA,可繼續補充復合多維來預防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如果寶媽不能保證攝入足夠的DHA,可以每天給嬰幼兒補充100毫克的DHA。
添加輔食時期
添加輔食原則應該是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的添加,及時給寶寶添加富含鐵、鋅、蛋白質的輔食,添加輔食的總體順序可以按:米粉-根莖類蔬菜-莖葉類蔬菜-水果-蛋黃-魚蝦-肉類。
7個月以后,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階段,應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如肉類、肝類、血制品類等。
1歲以上的寶寶應每天吃1個雞蛋,動物性食物30~50g,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或動物血,吃1~2次魚蝦或雞鴨,吃3~4次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谷物約100g,蔬菜和水果約150g,植物油20g。食物稍軟,清淡少鹽。
除此之外,寶寶添加輔食后也要堅持喝奶,盡量母乳喂養到2歲。非母乳喂養,也要每天保證喝500毫升的配方奶。每天吃飯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三分饑和寒,小兒保平安”,寶寶每日睡眠要充足,讓腦細胞得到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