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坐在教室的“黃金位置”,確保孩子既能高效聽講又能保護眼睛,但作為班主任,能滿足所有孩子和家長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不,開學不久,就有年輕同事問我,班里怎么排位,家長打電話找老師怎么辦?我毫不吝嗇地分享了我的排位經驗,這些小妙招能幫助老師從排位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能幫助老師避免家長打電話找老師給孩子調位的尷尬。而且受到學生喜歡,使家長放心。
排座位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學生的視力、身高、性別、性格、成績、人際關系等等,本著公平民主、自主結合、互補促進、合作競爭等原則機制,我對學生進行座位安排。我將我的排座位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高一 自由選擇階段
高一學生剛入校,大家彼此都很陌生,可能有幾個是初中同學,或者好朋友,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我本著順其自然、自由自主的原則,讓大家自己找同位結合。因為剛入校,成績不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開學后的變化將會很大。有的同學因為幾天的軍訓而熟絡起來,他們彼此投緣,相互選擇做了同位。也有的同學選擇了第一天進教室后和自己坐在一起的同學做了同位,我對大家說,這就是緣分。學生們高高興興地就座后,我宣布換位規則,每一個星期輪換一次,左排向右,后排向前,同時滾動一次,這樣,教室的每個角落大家都可以去體驗,同位由原來的一個變成多個,增加溝通交際的機會。大家欣然接受。我補充說道,如果有眼睛不好的,一是自己克服,另外,的確需要特殊照顧的,可以自己協調,同學愿意,老師同意,就OK。后期也有幾次小調整,但沒有太大變化,恕不贅述。
第二階段 高二 小組合作階段
考過幾次試之后,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變化,性格愛好也逐漸明朗,學生們在自由結合的前提下,推選了自己信任的小組長,形成了自己喜歡的小組。他們由原來的分散在教室的各個位置變成集中在一起,前后左右4對相鄰的同桌變為一個小組,便于小組討論、組長講題和老師指導。換位規則是,他們(六個小組)以組為單位每兩個周順時針調整,通常同位不變,但前后或者左右發生變化。我指派學習委員專人專項負責,學生如有特殊情況,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可自行解決,可找負責同學協調。分了小組后,每項任務都是以小組為單位,他們團結合作競爭,積極向上的氛圍非常濃厚。
第三階段 高三 小組分列階段
進入高三,學習任務越來越重,為了讓他們專心學習,我實行了單人單桌的座位安排。但同時為了促進他們的團結合作,我把每一列設為一個小組,座位由組長安排。至于組員,由學習委員和組長根據同學們的性別、成績(平均20名左右)、興趣愛好、人際關系等因素負責統籌策劃,采取自己“招標”、組員“投標”、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形成新的團隊。換位規則是,每兩周向左輪動一次,小組內的座位調整由各組自行解決,大部分都是向前移動一位。
就這樣,班級的換位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換位由原來老師操心到專人負責到小組自主負責,這種辦法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合理越來越有序。我在一邊偷偷地笑,我是越來越輕松。
這樣的換位方法考慮到了學生自己的需要,把老師從排位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同時也避免了家長打電話要求給孩子調位的尷尬。
(文章來源:新浪博客:rainbow的親子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