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大家聚會就不自覺多起來了,夜市、火鍋,估計都不會少,可是有一些人,他們不能大吃大喝,為什么?因為他們吃了之后會很痛!沒錯今天咱們就來講講痛風的那點事!
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風濕骨病科主任。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痛風、頑固性肩周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癥等風濕骨關節病及頸肩腰腿痛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
據周主任介紹,痛風原來是一個富貴病,比較罕見,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成為一個常見病。現在我國至少有1.2億的高尿酸患者,痛風患者達到五千萬以上,所以高尿酸現在引起醫療界廣泛的關注。被稱作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后的第四高!三高都已經很可怕,現在連四高都來了!那么,痛風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痛風?
痛風由于人體尿酸排泄減少、嘌呤代謝紊亂等原因,過多的尿酸鹽就會沉積在關節處,日積月累形成尿酸鹽結晶,這種晶體會刺激關節產生炎癥,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這就是痛風。
不要以為痛風真的是簡單的四個字:紅腫熱痛,那滋味真的沒有辦法形容...
什么樣的人容易得痛風?
通風為啥更偏愛男人?因為女人體所含的雌性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并對關節炎有一定抑制作用。而男性主要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對尿酸沒有促進排泄的作用,再加上男人喜歡飲酒、愛吃肉、海鮮等富含蛋白質和嘌呤的食物,食物中的高嘌呤增加血尿酸水平,導致尿酸鹽結晶,酒類代謝成乳酸,競爭尿酸從腎臟排泄,減少腎臟對血尿酸的排泄,升高血尿酸,因此便增加了得痛風病的幾率。男女發病比率為20:1。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性激素促進尿酸排泄,并對關節炎抑制作用降低,接近男性,所以發病率也接近男性。
鉛中毒導致尿酸水平提高,致尿酸在關節中結晶,最終引發痛風發作。斯坦福大學的一項大規模人口研究表明,血鉛水平高的成年人患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風險高三倍。接觸的鉛會在體內慢慢積累的會達到有毒的水平。
咱們在前面說了,痛風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步增長的,所以大家可能覺得是吃肉肉吃多了,所以得了痛風,那不吃肉、不喝酒、純吃素,就不痛風了?其實不是這樣滴~事情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一起看看大家對痛風的誤區吧~
痛風的誤區
其實高嘌呤飲食并非痛風的原發病因,而是痛風發作的誘因。嚴格限制嘌呤食物的攝入,僅能降低血尿酸的15%~20%,并不能完全控制并緩解痛風的病情。
很多患者在確診為痛風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的癥狀只是體檢血尿酸偏高,這段時期被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期。只有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處,晶體會刺激關節產生炎,才算痛風發作。沒有發作痛風,血尿酸不高過540umol/L,多并不建議用藥,適當控制飲食就可以了,但血尿酸高過540umol/L,或尿酸高過480 umol/L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就需要開始用藥。
痛風高尿酸患者建議多喝水,嘌呤易溶于水,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尤其是堿性水,并且要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但只靠喝水是不行的,還要飲食控制,必要時用降尿酸藥物。
不行!止痛藥不能降尿酸,尿酸鹽結晶的產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溶解這個結晶也是需要長期規律的控制血尿酸水平才能達到。不規律的用藥會減慢晶體的溶解,甚至達不到溶解晶體的效果,尿酸鹽沉積有很多危害,除了引起關節痛,還能損害腎臟,嚴重者甚至造成尿毒癥。增加患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走出痛風的這些誤區,但是痛風患者們一到吃時都如臨大敵,生怕一不小心吃錯什么,就觸發了“痛風”。但事實上,只要記住幾個簡單的大方向,痛風患者們也不需要那么“小心翼翼”!
痛風患者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1、其實痛風患者不一定都要對高嘌呤一律說不,比如豆類還有部分含有較多的嘌呤,但由于嘌呤易溶于水,許多豆制品在生產過程,它都跑到水里了,因此豆腐、干子等里面,嘌呤反倒少了,還是可以吃的。還有海鮮,如海參海蜇然是海鮮,但含嘌呤很低。嘌呤能溶在水里的,所以如果把肉放到水里煮一下,撈出來再燒、炒,讓大部分嘌呤留在水里,你只要不喝湯,只吃少量的肉,但煲湯是絕對不喝的。
2、堿性食物可提高尿酸鹽的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因饅頭、面條等堿性食物,多吃這些食物可以稀釋體內尿酸濃度。
3、建議尿酸高的人多吃蔬菜很多蔬菜水果都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B,能促進尿酸鹽的溶解,緩解痛風,因此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是尿酸高患者的理想食物。西紅柿、芹菜。
另外周主任推薦一日飲食搭配:
中午:少量瘦肉,最好水煮后,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