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湯,中藥方劑名,出自《攝生眾妙方》,宣肺降氣,清熱化痰,主治風熱外束,痰熱內蘊之哮喘癥,癥見哮喘咳嗽,痰多氣急,痰稠色黃,微惡風寒,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劑組成】
白果9g,麻黃9g,蘇子6g,甘草3g,款冬花9g,杏仁9g,桑白皮6g, 黃岑6g,半夏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效主治】
定喘湯具有宣肺降氣,清熱化痰的功效,主治風寒外束.痰熱內蘊之哮端證。癥見哮喘咳嗽.痰多氣急,痰稠色黃。胸悶不 舒,或有微惡風寒,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劑方解】
定喘湯中麻黃辛溫發散,善于宣通壅滯之肺氣而平喘,又能解表散邪;白果甘苦澀平,澀斂而降,善于斂肺定喘,化痰止咳,二藥合用,一散一收,既能增強平喘之功,又可防止麻黃辛散太過而耗傷 肺氣,共為君藥。
桑白皮瀉肺平喘,黃岑清熱化痰。二者合用以消內蘊之痰熱而除致病之本,共為臣藥;杏仁下氣平喘止咳.款冬花下氣祛痰止咳,蘇子降氣消痰平喘,半夏化痰降逆.甘草祛淡止咳.共助君臣平喘祛演,俱為佐藥。
使以甘草和中調藥。堵藥合用,外徽風 寒.內清痰熱,宣降肺氣,使肺熱清.外邪散.逆氣降,痰濁化而咳喘得平。
【方劑藥材介紹】
白果:白果能斂肺氣、定痰喘、止帶濁、止瀉泄、解毒、縮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帶下白濁、小便頻數、遺尿等。
麻黃:其性溫,味辛、微苦,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等病癥。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杏仁苦溫宣肺,潤腸通便、僅適宜于風邪、腸燥等實證之患。凡陰虧、郁火者,則不宜單味藥長期內服。
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喘咳,水飲停肺,脹滿喘急,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臨床應用】
若無表證者,麻黃用量可減,或用炙麻黃,取其宜肺定喘之功;胸悶較甚者,可加枳殼、厚樸以理氣寬胸;痰稠難出者,可加全瓜蔞、膽南星等以加強清熱化痰之效;肺熱較甚者.宜人石膏、魚腥草等以增強清肺之力。
本方加減可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屬痰熱蘊肺者。
【藥用禁忌】
外感風寒,內無痰熱者.以及哮喘日久,肺腎陰虛或氣虛脈弱者,不宜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