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小雨
來源 | 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
帶兒子去商場,在一家樂高玩具店門口,看到了扎心的一幕。
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抱著一個大大的樂高機器人的盒子,哭著說:媽媽,我想要這個,我想買樂高,我要拼個星球城堡。
媽媽一邊使勁拽著孩子的胳膊往外拖,一邊試圖搶過孩子手中的樂高:這個樂高太貴了,咱家窮,買不起,你怎么就不聽呢?
媽媽的憤怒,孩子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引發了很多人的圍觀。
媽媽大抵是感覺有些難堪,用力的掰開孩子的手,搶回樂高,放在貨架上,然后,拽著孩子走了。
直到她們走出很遠,依然能夠聽到孩子的哭聲,還有,他心底的傷心與失望。
哭窮,是很多家長都說過的一句話,在孩子渴望得到新玩具,想去上各種他們喜歡的興趣班,想去旅游,和小朋友一起參加夏令營的時候,這句話就脫口而出。
簡單的一個字,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它是扎在孩子心頭的一把尖刀,將孩子幼小的心靈扎的鮮血淋淋。
曾奇峰老師曾經說過:父母對孩子哭窮,不是教育,是投毒。
將“沒錢”與“窮”劃等號,孩子們會內疚,會自責,慢慢的,他們就會患上“小大人癥候群”。
這樣的孩子習慣會用隱忍來適應環境,將內心封閉起來,變得刻意成熟。
的確,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支撐,但是,智慧的家長會坦蕩的對孩子說:
我們家沒錢,但不窮!
真正的富有,不在金錢,而在這三個地方。
01
強志氣,掌舵自己未來命運的航船
人窮窮一時,志窮窮一生。
志窮的人,會抱著消極的目光看待事物,習慣了隨波逐流,很少相信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
心理學認為強大的志向可以堅定人的意志:
當人強烈渴望某個事物,尤其當這種渴望的強烈程度已深入影響到潛意識,他便會求助于潛意識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潛在力量,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動和刺激下,會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超人力量。
當人強烈渴望某個事物,尤其當這種渴望的強烈程度已深入影響到潛意識,他便會求助于潛意識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潛在力量,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動和刺激下,會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超人力量。
心理學家庫柏·史密斯曾經做過一個很著名的“夢想與結果”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人員分別設立了遠近兩處目標,讓孩子們進行投球,并提前設想自己將要得到的分數。
實驗結果十分出乎意料,那些在最初選擇了遠處目標的孩子,最后的得分都很高。而那些選擇了近處目標的孩子,卻有大部分孩子沒達標。
沒有志氣的孩子,最終,無法變成一只翱翔天際的雄鷹,他們只能站在狹小的土地上,抬頭仰望頭頂的一片無法觸摸的天空。
遠大的志氣,是孩子成長的一盞指路明燈,能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讓他們,為了夢想而奮力奔跑,不斷的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少年說》第三季中,有一個14歲的初二年級的孩子,名字叫做元圣勛。他說,四歲時,他第一次坐飛機,就愛上了飛行。
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優秀的飛行員。
為此,他在課余時間自學了很多航天飛行的知識,用電腦飛行模擬器練習飛行,好做了滿滿一本的筆記。
在現場,主持人給元圣勛描述了幾個飛機飛行的動作,他立刻就能說出這是“落葉飛”,還清楚的回答出什么是殲十矢量發動驗證機。
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因為心中的志向萌發出了強大的動力,讓他愿意,為了這個小小的夢想而不斷努力。
有了志氣,才能插上飛翔的翅膀,才能開啟命運的航船,才能創造出絢爛的人生奇跡。
02
富眼界,開啟絢爛人生的大門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
孩子的眼界有多高,決定了未來他們的路有多寬闊,他們能走多遠,能飛多高。
曾經讀過一個小故事,很有感悟。
一個人經過一個建筑工地,問那里的建筑工人們在干什么?
三個工人給出了三個不同的回答。
第一個工人回答說:我在砌一堵墻。
第二個工人回答說:我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工人回答說:我在建造一座城市。
第一個工人回答說:我在砌一堵墻。
第二個工人回答說:我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工人回答說:我在建造一座城市。
十年之后,他們擁有了完全不同的結局:
第一個工人,還在工地上砌墻。
第二個工人,成為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
第三個工人,成為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
第一個工人,還在工地上砌墻。
第二個工人,成為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
第三個工人,成為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
眼界寬闊的孩子,不會被眼前的事物所局限,他們會打破目前的壁壘,跨向更加寬廣的人生。
德魯·福斯特,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長。
她曾經在演講中說: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從小開始的一種旅程是擴展生活的廣度的起點,我喜歡那句話: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 but a journey。
她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年要帶著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讓孩子自由的接觸社會,觀察不同地區之間的區別,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在與不同的文化的碰撞開闊眼界,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
即便我們不能像她一樣走遍全球,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做一些不同的嘗試,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有人說: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很大程度上界定了孩子以后的胸懷和高度,決定了孩子人生50年的道路。
的確是這樣,真正有眼界的家長,會告訴孩子: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蒙住了雙眼,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平,而要將眼光放長遠,看到更寬廣的未來。
而那些真正有眼界的孩子,也一定是內心豐盈、勇敢自信、笑對生活的。
03
重教育,鋪就通往世界的大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沒有知識打底的人生,就像是大樹沒有了根基,它的未來注定是黯淡枯萎的。
而那些努力讀書,被知識所豐盈的孩子,他們的面前,是通向整個世界最寬廣的路,他們手中握住的,是改變命運的一把鑰匙,是登上人生之顛的一把利刃。
這樣的孩子,是自信滿滿的,是陽光燦爛的,他們的心中,因為汲取了足夠的營養,富有而踏實。
“寒門五兄妹,個個皆才俊”的奇跡,來自延安市安塞區的普通農民吳治保一家。
夫妻兩年輕時嘗盡了沒有文化的苦頭,立志讓孩子們不再走自己的老路。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們供上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這是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鍥而不舍的堅持。
即便生活再苦再累,他們也咬牙堅持,在他們的心中,孩子有書讀、讀好書,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最終,五個孩子全部考入重點大學,走出了大山,來到首都,邁上了人生的新臺階,也開啟了屬于他們的新的大門。
相反,那些從小沒有在知識的海洋中浸泡過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注定黯淡無光。
2018年,日本NHK電視臺播放了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 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讓人們認識了這么一類群體---三和大神。
他們靠打日結工生存,困了就睡15塊甚至10塊一晚的廉價旅館,玩就去5元一晚的網吧,渴了就買2元一瓶的清涼水,餓了就吃4元一碗的面條。
“干一天,玩三天”,是他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網吧關了門,他們無處可去,無錢可掙,為了生存,他們賣證件、賣微信號,賣手機,能賣的都賣掉。
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未來在哪里,包括他們自己。
我們當然尊重每一份工作,但是,一邊是靠知識踏上光明的大道,一邊是無法突破自己渾渾噩噩。該做何選擇,答案很明顯。
重視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多讀書,努力讀書,因為,這是這是孩子們通向世界的康莊大道。
04
真正的富有,從來無關金錢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爸爸寫給兒子的信,很感人。
他說:
兒子,原諒我不能給予你富足的物質生活;
不能帶你環游世界;不能給你最好的玩具;
但是,我能給你的,
是一個最溫暖的家;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可能;
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機遇;是一個無限絢爛的未來。
而這些,才是爸爸留給你的財富。
兒子,原諒我不能給予你富足的物質生活;
不能帶你環游世界;不能給你最好的玩具;
但是,我能給你的,
是一個最溫暖的家;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可能;
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機遇;是一個無限絢爛的未來。
而這些,才是爸爸留給你的財富。
身為父母,我們真的愿意為了孩子付出我們的全部,給他們最好的環境,最溫暖的家庭,以及,最自由的空間。
曾經看到這么一句話:人類最后的自由,是在給定的環境下選擇態度的自由。環境可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真的愛孩子,就抱抱他們,大聲的告訴他們:
孩子,我們家沒錢,但真的很富有!
*來源簡介:本文首發平臺: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傳播薩提亞、NLP、催眠、家排、NLP教練技術、親密關系等實用心理學,與大師相遇,讓心理學快速改變你的人生,轉載僅限微信公眾平臺,請聯系授權。
成長 / 教育高考700分和700萬你選哪個?這位媽媽的回答刷爆家長群,第一句話就很真實... |
成長 / 教育李天一入獄8年,82歲李雙江還在等待,55歲夢鴿日漸蒼老,那些富養的孩子,如今都怎樣了? |
您的分享、點贊、在看
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