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前后考過6次,因為女友母親要求其必須考上公務員,否則別想當女婿。這不是個例,不少女孩子都主意堅定:嫁人就要嫁“老公”。不用問,“老公”肯定不賴,要不那么多人會趨之若鶩?據調查,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超過150萬,可謂“萬里挑一”。那么多人要來趕“國考”這趟熱鬧,歸根到底,還是公務員這個“金飯碗”的吸引力實在大。考取公務員更是基層男女青年躍入“龍門”的一條重要門徑。
女孩子嫁人的取向,歷來是社會職業冷熱的“風向標”。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女性擇偶標準是:“一工二干三軍人,寧死不跟老農民”。后來還有“下定決心,不嫁農民;爭取勝利,找個書記”。一代又一代,水轉山不轉,國家干部始終是香餑餑。無獨有偶,有不少國家不是也把公務員稱為“神的職業”嗎?為自身計、為家人計、為后代計,同等情況下,女孩子嫁給社會熱捧的職業人群,無可厚非。需要好好想一想的是,國考熱得過分正常嗎?首先,多數人擠這座獨木橋的目的,很大程度是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奔那體面的工作、豐厚的收入、隱形的福利……并不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壯舉。
社會像盤大炕,到處都勻熱是理想的社會;當某一行當過分的熱,而且持續高燒不退,就是一種病,就得把把脈,就得找找原因,那是機制上出了問題,如同人的肌體出了問題,該吃藥吃藥,該扎針扎針,該拔罐拔罐,該放血放血。這樣,女孩子就不會發誓“嫁人就要嫁'老公'”,也會喜滋滋地嫁“老工”、嫁“老軍”、嫁“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