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把父母送進了養老院,我爸爸今年76,媽媽今年70。
或許很多人會好奇父母還算年輕,怎么這么早就送進養老院,而且還花了200萬這么多,究竟是什么養老院?
就聽我跟大家一一道來。
我是家里的獨子,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姐姐年紀最大,今年52歲,但也還沒有退休。
早些年我爸出過車禍,烙下一點小小的殘疾,其實也談不上什么殘疾,就是走路看上去有點一瘸一拐,但是用不上輪椅的地步。
平時都是我媽來照顧他,但是最近兩年我媽身體也不太好,就是一勞累就容易生病的那種。
我們家我的收入最高,年薪大概有小50萬的樣子。
原來老婆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因為兩個孩子都要參加中考,高考,所以就辭職在家看娃,順帶幫別人做賬賺錢。
父母行動不方便以后,我媽就整天希望我老婆過去幫他們干活照顧老人。
但我知道她其實很忙,要照顧兩個孩子的一日三餐,陪讀,輔導作業,其實很辛苦。
我提出給父母請個鐘點工或者全職保姆,但是老兩口都是那種非常挑剔的人,保姆一上門就嫌棄別人這不好那不好,沒有一個禮拜人家就主動辭職,說一個月給5000干的活像50000。
菜做的淡說味道差,做的咸又說我爸高血壓保姆謀財害命。
地板一次要拖三遍還嫌別人拖不干凈,洗衣服不讓保姆用洗衣機只能用手搓。
重點是保姆出去買菜,還總懷疑保姆克扣菜錢。
說實話我也是挺無語的,但是家里確實沒有人有時間去照顧二老,真是個天大的難題。
關于送養老院這事,在我們家是沒有人敢提的,早幾年的時候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大姐有提到養老院,被我媽罵了一頓。
在老人的印象中,孩子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拋棄父母,一兒兩女,三個人都不照顧老人就是不孝。
在大家的印象里,養老院就是那種又破又舊,里面的老人整天坐著等人喂飯,啥事也干不了,沒啥活動感覺被拋棄了。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么認為的,而且我也是堅決反對讓老人住養老院的,畢竟作為家里的獨子,把老人送進養老院這么做肯定不對,也難免會遭來別人的閑話。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脾氣越來越古怪,身體情況也不是那么好,尤其是我媽,大病沒有小病不少,一周要去三四次社區醫院,不是這不舒服就是那疼。
我是上班最忙的,結果就是我老婆和大姐輪流陪著她去。
我爸每天坐在家里看電視,每天都是抗戰片,以前還喜歡出去跟別人下下棋,但是他的棋友去年走了,這也讓他變了很多話都少了。
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篇報道是寫關于空巢老人的,我們家的情況雖不至于是空巢,但也好不了多少。
小輩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來,我們兄妹三個一個月最多去看2次。
他倆又不是那種喜歡和別的老人拉家長的那種,所以感覺上也是挺孤獨。
這點連我兒子都看出來,他提意讓老兩口養只狗,可我一想到我爸腿腳不方便,這到底是人遛狗還是狗遛人,所以就否決了他們的方案。
情況發生轉變是去年年底,我姐又來和我提二老送養老院的事情,她說現在外面有一些高檔的養老院,環境設施非常好,人文關懷也做的很到位,吃的好住的好社區還帶醫院。
我聽了一開始其實也是排斥的,但是她和我說老兩口在家過的不怎么開心,老年人應該和老年人待在一起,過著有活力的養老生活,多結交同齡的朋友才會過的快樂起來,我們父母過的悶悶不樂就是太孤獨了。
她讓我先不要急著否定,先去看看養老院的情況再說,還說自己朋友父母已經住進去了,住的很好,精神狀態好,人也不生病,吃的好,睡得香,都不想回家了,也不用子女去看,偶爾通通電話就行。
當然這種高端的養老院也不便宜,入門費就是200萬,然后每個月還要2萬的開銷。
當時我也沒有特別當回事,過了兩個禮拜,她說幫我預約好了參觀,讓我們全家都去。
原本我以為爸媽是不太愿意去的,但后來他倆也去了,才知道原來是我姐提前跟我爸私下溝通過,而我爸內心是希望到一個好的養老院去居住的,尤其是聽我姐說那有很多老頭都愛下棋。
那天我們全家出動開了三輛車去養老院參觀。
果然一進去就發現這個養老院和想象中不一樣,進去就是一個很大的活動中心,里面老人都在那邊跳廣場舞,這大白天跳廣場舞的我還是頭一次見,老年人各個都是笑嘻嘻的特別的開心。
我們還看到了旁邊還有健身區,老年棋牌室,書畫室,圖書館和老年人可以看看電影的小影院。
在一樓的拐角處還看到SPA和一個小型游泳池。
基本上能夠想到的老年人設施都有。
我爸看到了連聲稱好我媽也是,重點是看到的老年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就表示他們住的很好。
后來帶我們參觀養老社區的又帶著我們去了這里的康復醫院,在這里看病可以用醫保,聽說這里的醫院水平跟外面社區醫院的水平差不多,而且離的也近,解決了我媽隔三岔五看病的需求,著實方便很多。
養老院外面還有一片很大的草坪,我看到社區的管理人員帶著老人在草坪上曬太陽,看著非常和諧。
最后我們參觀了養老院的食堂,食堂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自助餐區,一群老人在那邊吃吃笑笑,自助餐費用也不貴只有39元,還有一個是點餐區,想吃什么點什么,價格比較親民,兩個老人吃一頓大概也就50-60元。
社區里的房間只能看樣板房,因為大部分都有老人居住,他們最多的戶型都是那種一室一廳,小一點的在50平不到,大一點在65平左右,內部可自行裝修但聽說都是拎包入住。
那天參觀結束的時候我姐就問我爸,給他住這樣的養老院好不好。
我爸倒是笑著回答說好好,但我媽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一下子臉色就不太好看。
果不其然回家的路上,她就開始質問我是不是要考慮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
盡管我爸已經被養老院的環境設施折服,拼命的說這設施很好,但我媽依舊寸步不讓,說自己才70怎么能關到養老院去,說兒子白養了要把自己媽送進養老院,氛圍很尷尬。
其實當時我也沒有想好,也是想去看看,但我爸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歸宿,私下又和我說挺好,說會做我媽的工作,他想住養老院。
他應該是看到了養老院里三兩結對下棋的老頭們。
另外那天在養老院吃飯的時候,也說飯菜好吃。
那時候我想我終于能夠理解他,一個渴望能夠找到棋友的老男孩,長期因為腿腳不便困在家中,終于感覺自己找到了未來的歸宿。
回去之后我就拉上我姐我妹開家庭會議,養老院雖好但是價格不低,200萬入門費,不住可以退費,但一次性拿出200萬不是小數目,加上每個月2萬社區養老費也不低,父母兩個人退休工資加起來不到1萬,還需要貼補不少。
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比我想象中要簡單好多。
我姐和我妹告訴我,說父母送進養老院后本來有2套房就可以賣掉一套,一套小的房子賣掉就有200萬了。
另外一套說是留給我繼承她們倆放棄,價值300多萬,另外老爸自己還有小30萬的私房錢。
她倆還愿意每個月在貼補我3千。
有了她倆的承諾,我覺得這個事情靠譜。
而且他們給我算了筆帳,說老人居家養老請個保姆一個月要6千,飯菜水電煤等基礎開銷要3-4千,住的房子如果租掉,一個月也能有5千,就是說老人在家住的成本也不低,子女還不放心,老人心情也不好。
于是,我們又先私下去找我爸,商量問問他想什么時候去住。
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訴我們越快越好。
老爸還說在老媽的心里防線上取得了突破,他和老媽說先去那邊嘗試著住住體驗下,其實就是想住進去不出來了。
一切都緊鑼密鼓的安排著,老爸還親自牽頭去賣房,他騙我媽說房子賣了錢給孫子,房子太遠孫子不回去住,孫子今年18了成年了。
我媽在家一向不管錢也就同意了,去年年底這套房子以195萬的價格出售,我又貼了5萬就去養老社區預定了名額。
今年的3月底父親母親順利的住進養老院,那時候其實還是疫情期間,養老院封閉式管理。
我姐陪同他們三個人在養老院里,半隔離的了一周做了三次核酸,之后就可以在社區里自由活動了。
短短一周我爸幾乎認識了所有下棋的老頭,加入了他們的棋友會。
而我媽除了隔三岔五的上里面的醫院,也找到了可以和她一起打麻將,跳舞的老太太。
兩人過起了樂不思蜀的生活,我大姐在里面陪住了2個禮拜,出來的時候問我媽說體驗入住時間到了,問她要不要出去。
我媽還找了個借口說不放心我爸得看著他,就一起住在了養老院。
由于疫情的原因,直到今年5月份我才進養老院看到了我的父母。
我爸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怎么來了,沒事別亂跑,這養老院進進出出都要核酸檢測證明,說我倆視頻下就行一切都好。
看著她倆能夠在一個養老院里,開開心心的過自己的生活,我覺得很高興,他們終于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生活。
老人就像孩子一樣,孩子可能更喜歡和同學一起玩,老年人也需要找到和自己玩的到一起的老人。
對于我來說,父母的健康長壽,開心快樂其實最重要。
以前我也因為怕被世俗的眼光認為自己是不孝的孩子,但我發現我錯了。
老人住在家的時候,我并沒有辦法去好好的照顧他們,他們過的也不開心,現在他們過的很好,其實我也就放心了。
我老婆也和我談論過關于老人住高端養老院的開銷問題,我是這么覺得的。
父母養了我們一輩子,我們也應該起到一點贍養的義務,而且像我父母這種自己留下的遺產,其實就足夠他們住個20-30年養老院了。
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是未來把我丈人丈母娘,也送到這種高端養老院去,他們也需要一個更好的晚年生活。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改變了,養老這件事未來在我們國家一定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話題,而且沒有辦法回避。
早點做安排早點給老人做思想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能夠卸下擔子,更多的是能夠給到老一輩這些苦過來的老人,一個真正想要的晚年生活。
老人的錢不花在養老院,很有可能就花在醫院。不把錢交給養老院,可能就把錢交給保姆,社工,醫生,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算經濟賬,不然不僅受累,還影響父母的生活質量。
中國進入人口老年化,已經是一個不用爭辯的事實。
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趨勢是確定的。
未來養老一定是一個人人需要面對的話題。
我很高興這位朋友能夠分享自己給老人的安排,我也覺得他的父母此刻在養老院里,應該過的很幸福。
有一些老人總想著要留大量的財富給子女,但其實大部分有出息的子女并不需要老人的遺產。
對于他們來說老人過的開心快樂,健康長壽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個觀點我和認同,就是老人和小孩一樣都需要花錢。
而數據統計下來在老人身上花的最多的錢就是醫療費和護理費,所以對于老人來說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讓老人心情愉快是讓他們活的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財富最終還是要服務于生活,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關注白貓,讓財富積累更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