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今年80多歲,身體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正是依賴兒女贍養照顧的時候。日前,因贍養費問題,張某將3個兒子起訴至東源縣人民法院。
3個兒子均以各種理由
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張某有4個兒子,長子張某光、次子張某強(2013年已故,其兒子為張某鋒)、三子張某勇和四子張某孟。2014年年初,張某的3個兒子和張某鋒及張某鋒的母親協商,達成每年輪流贍養張某的口頭協議,并且約定,張某每年享受的1375元土地補償款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誰贍養張某就由誰領這筆錢。
2019年,張某又歸隨孫子張某鋒一起生活。張某鋒由于自身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難以支撐爺爺每月所需的護理費、生活費和醫療費,其多次與大伯、叔叔們協商支付贍養費事宜,但張某的3個兒子均以各種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并稱如果張某鋒放棄將來繼承每年土地補償款1375元的權利,才愿意贍養。于是,張某將3個兒子起訴至東源縣人民法院,由其孫子張某鋒為委托訴訟代理人,請求法院判決3個兒子共同支付每月5500元的贍養費。
法院判決
3名被告每月應支付贍養費1100元
原告為高齡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結合原告每年領取1375元土地補償款和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從當地生活消費水平考慮和參考廣東省2017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情況,經法院判決,3名被告每月應支付贍養費1100元。因被告張某光年滿60周歲,被告張某孟長期租房,故被告張某光、張某勇、張某孟每月應分別向原告支付贍養費200元、500元、400元。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
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辦案法官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所以3名被告依法不能以其已與張某鋒達成贍養協議或要求張某鋒放棄將來繼承原告補償款的權利來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補償款現在或將來的分配方式是原告自行行使的權利,3名被告作為原告子女無權干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能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因此,只有在原告子女死亡或無力贍養原告時,張某鋒才有贍養原告的義務,但3名被告并未舉證證實其無力贍養原告。故對3名被告的主張,法院不予采納。
河源日報 記者:劉燁華
通訊員:魏秀燕 陳碧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河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