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7.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能夠趨利避害,適應所生活的環境。 B.整個生物體只有一個細胞構成。 C.是地球上結構最簡單、最原始的生物。
D.能夠獨立完成消化、呼吸、運動和生殖等功能。
28.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如果在視野中看到中央發亮、周邊黑暗的圓圈,該圓圈最可能( )。 A.氣泡 B.污物 C.細胞 D.墨水
29.為了證明鎂是大豆生活必需的無機鹽,取兩株生長狀態相同的大豆幼苗,將其中的一株培養在含鎂的培養液中,另一份培養在( )中。
A.純凈水 B.不含鎂的沙土 C.只含鎂的水 D.不含鎂的培養液 30.請從下面列舉的四組中,選出都是生物的一組( )。 A.太陽、細菌、水綿 B.蘑菇、青蛙、礦石 C.病毒、木耳、鯨 D.河水、河蚌、鵝卵石 二、簡答題(40分,除特別說明外,每個空格1分)
1.(2分)地球上適合生物生活的地方稱為 ,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它的厚度約為20千米,它是地球上最大的 。
2.(4分)地球上的綠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類群,它們分別是 、 、 和 。
3.(2分)一株小樹苗能夠長成大樹,從細胞的角度看,與細胞的 和 有主要關系。
4.(2分)如果你的皮膚不慎被劃破,你會感到疼,會流血。這說明皮膚中可能含有哪幾種組織? 。(至少說出兩種)
5.(3分)植物的果實是由花的 發育而來,種子是由花的 發育而來的,種子中的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6.(3分)不同的植物細胞功能不同,例如,植物主要通過根尖的 細胞吸水,通過葉的 細胞控制氣孔的開閉,通過含有 的細胞進行光合作用。 7.(5分)有人說,綠色植物生產的有機物養活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你知道綠色植物是怎樣制造有機物的嗎?通過 作用。如果請你用一個公式來表示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過程,你將它表示為 。(4分) 8.(3分)病毒是一類十分原始的生物,是因為病毒沒有 ,病毒營 生活。
4
病毒與人類關系密切,請你舉出一個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例子 。
9.(2分)生態系統的 和 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不斷地進行流動的。 8.(7分)這個學期的許多實驗使用了顯微鏡,回 答下面4個小問題,檢驗你對顯微鏡及其操作了 解多少。(1)在圖1上,標注出鏡臂、粗準焦螺旋、反光鏡、 轉換器等四部分的結構。
(2)如果目鏡上標有10×,物鏡上標有40×,則
顯微鏡觀察到的物體被放大的倍數是 倍。 (3)當顯微鏡的鏡頭不清潔時,要除去污物,用
擦拭是正確的。
(4)小明觀察到物像在顯微鏡視野的左上角,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你認為小明應
該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動? 。
9.(7分)圖2是植物細胞的模式圖。根據這張圖,請你完成以下兩項任務: 請寫出引線所指示的細胞結構名稱;將每個結構與它對應的功能特點進行連線。 圖2 植物細胞模式圖 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特點
遺傳物質信息庫 控制物質進出
含有線粒體等更微小功能的結構 保護和支持細胞 含有大量細胞液
三、分析說明題(30分)
1.(7分)每當提到海洋總讓人聯想起湛藍的海水、美味的海鮮。海洋是生命的樂園,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浮游藻類以無機物質為營養,以陽光為能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為浮游動物、魚、蝦、貝以至鯨等所有動物提供食物,自古以來海洋總是源源不斷地向人類提供大量的鮮美的海產品。然而,人類卻源源不斷地向海洋排放污水,引起浮游藻類,甚至浮游動物和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造成一定范圍內海水變色現象,這就是赤潮。海水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不同而呈
5
紅、黃、綠和褐色等。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危及動物生存。藻類還會產生一些毒素,動物攝食這些藻類后,其毒素會積聚在動物體內。因此,海洋赤潮的發生不但對海洋生態系統有強烈的破壞作用,對海洋水產養殖以及食用海產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 分析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3分)海洋生態系統中,哪些生物分別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2分)請指出赤潮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情況。
(3)、(2分)經常發生赤潮的海域,魚體內常積聚有藻類毒素。研究發現,魚體越大,毒素的濃度越高,為什么?
2.(4分)一位科學家把一株綠色植物放在不同顏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在測量該植物對每種光的吸收值,測得數據如下:
光的顏色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3分)請用柱狀圖的形式整理上表中的實驗數據。
(2)(1分)根據表中的數據,找出對這株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三種光。
3.(6分)下面這幅圖你一定不陌生吧?根據對這幅圖的觀察,請你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2分)在課堂討論中,你和小組的同學認為這些生物之間食物鏈關系是怎樣的呢?請用箭頭把它們表示出來。(至少畫出4條食物鏈。)
狐 貓頭鷹
蛇
兔
鼠
吃蟲的鳥
青蛙
蜘蛛
食草昆蟲
草
6
(2)(4分)在這個小型生態系統中,草是 者,所有的動物是 者。食物鏈彼此互相交錯,構成了 。這幅圖中,有一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沒有被體現出來,它們是 。
4.*(6分)如圖4,在甲乙兩試管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液體,甲試管中的液體為清水,乙試管中的液體為濃鹽水。取兩根大小相似的新鮮香菜,洗凈,分別插入甲、乙兩支試管中。在兩試管的管口處用棉花固定植株,分別標記此時液面位置。請你將香菜插入液體20分鐘后,可能發生的變
化填入下表中,并分析原因。 圖4
5.(3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2001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專家警告說,這種效應將使全球每年因氣候變暖而造成的損失達到3000多億美元。為了防止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含量的上升,請你根據你的分析幫助提出3條可供采取的措施。
6.(4分)一位農業技術員給同學們作了這樣的介紹:許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種的,天寒地凍不適于播種。在播種時往往要在地里澆一些水,使土壤潮濕,如果剛下過小雨,則不用澆水就可以播種了;但過于潮濕又容易使種子霉爛。播種時往往還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氣。
(1)請你根據以上介紹,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需要 。 (2)小毛根據假設設計了“種子的萌發” 實驗,將一些種子置于所有假設條件都滿足
的環境中,結果種子萌發了。重復這樣的實驗,結果都一樣。于是,小毛得出的結論是 。
變化情況 甲試管
乙試管
原因
液面
植株狀態
7
七年級(上)生物期末測試試卷答案
二、選擇題(30分,給每個選擇找一個最佳的答案,每題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B A
A
A
A
D
C
D
A
D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C D D C B A B C D C A D C
三、
簡答題(40分,除特別說明外,每個空格1分)
1、生物圈、生態系統
2、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3、分裂、生長
4、上皮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說出其中兩個就給2分,一個1分) 5、子房、胚珠、胚
6、根毛、保衛、葉綠體
7、光合、 光
二氧化碳+水 氧氣+有機物(儲存能量) 葉綠體
8、細胞結構、寄生、艾滋病(病毒引起疾病均可) 9、物質、能量
10、(2)400、(3)擦鏡紙、(4)左上方 三、分析說明題(30分)
1、(1)(3分)浮游藻類是生產者(1分);浮游動物、魚、蝦、貝、鯨等動物是消費者(1分);細菌是分解者(1分)。 (2)(2分)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藻類還會產生一些毒素,動物攝食這些藻類后,其毒素會積聚在動物體內。這些都會危及動物生存。 (3)(1分)藻類毒素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富集),體型越大的魚類,越位于食物鏈的后端,積聚的毒素濃度越高(或在同種魚類中,魚體越大,生活時間越長,攝食量越大,積聚的毒素濃度越高)。 2、(2)藍、紅、紫
3、(2)生產者、消費者、食物網、分解者 4、*(本題稍微偏難)
5、(1)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2)減少工廠對廢氣的排放(3)植樹造林 6、(1)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氣
(2)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氣
變化情況 甲試管 乙試管 原因
液面 下降 升高 甲試管植物吸水,植株挺直, 乙試管植物失水,植株萎蔫
植株狀態
直挺
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