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食療:清熱生津;利水通淋的蘆筍食療偏方:點開可收聽。
祖國中醫(yī)藥學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預防治療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形成了璀璨的中醫(yī)藥文化。流傳下來的中醫(yī)藥經(jīng)驗秘方,偏方讓在病痛折磨中的患者得到解救。特別是對于經(jīng)濟困難和現(xiàn)代醫(yī)藥都無法解決的人群,猶如旱地的一汪清泉,讓他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讓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文化受益更多人。
蘆筍
【別名】虇(quǎn)、蘆尖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shù)哪勖纭?/p>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河流、池沼岸邊淺水中。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
【化學成份】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A、維生素C、蘆丁以及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蘆筍多糖、多種氨基酸等成分。蘆筍入藥最早可見于《雷公炮制論》,蘆筍也可如竹筍樣入食,古今均有論述。
【藥理作用】國內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蘆筍能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減少膽固醇吸收。對高血壓、心臟病、心動過速、疲勞、水腫、膀胱炎、排尿困難等癥均有一定療效。近年來國外學者發(fā)現(xiàn)蘆筍具有防止癌細胞擴散的功能,對淋巴肉芽腫瘤、膀胱癌、肺癌、皮膚癌以及腎結石等均有一定療效??蒲腥藛T經(jīng)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蘆筍多糖對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有影響,其有較好的抗衰老作用。蘆筍具有止咳散結、殺蟲止癢之功,臨床常用于肺癰的治療。
【性味歸經(jīng)】味甘、寒,入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生津;利水通淋。主熱病口渴心煩;肺癰;肺痿;淋病;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鮮品搗汁。
【應用實例】
(1)膀胱炎:取蘆筍根5克,每天2次,水煎服。
(2)各種癌癥:用罐制加工食品,每日早晨空腹,晚上臨睡前各取固形物質25克,生拌或熟吃,3個月為1療程,直至痊愈,中途不可間斷。
(3)高血壓、冠心病:鮮蘆筍25克,水煎服或做菜吃,每日2次。
(4)胃癌、食道癌、賁門癌:藥品名稱:《蘆筍膠囊》。 成份:鮮蘆筍提取物。 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色或棕黃色顆粒;具蘆筍特異香氣,味微苦。 功能主治:益氣生津。 適應證:本品用于癌癥的輔助治療及放、化療后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5847。
(5)化解結石:有研究認為,泌尿系感染、腎小管性酸中毒以及高尿酸尿等都是形成腎結石的原因。蘆筍能防治腎結石。
(6)解酒護肝:蘆筍及蘆筍葉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以減輕宿醉癥狀,保護肝臟細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蘆筍葉中的氨基酸和礦物質濃度比蘆筍更高,解酒護肝效果更好。
【各家論述】
(1)《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熱,止渴,利小便,解諸魚之毒。
(2)《本草綱目》:解諸肉毒。
(3)《玉楸藥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食療】
(1)蘆筍拌三絲:蘆筍lOOg,紅花6g,黃瓜250g, 萵苣lOOg,姜10g,蔥15g,醬油20g,醋10g,鹽4g,芝麻油4g,白糖6g。紅花洗凈裝入碗內,加少許水置鍋中蒸10分鐘待用。黃瓜去皮切絲;蘆筍用沸水焯熟,切細絲;萵苣去皮切絲,姜蔥切絲待用。黃瓜、蘆筍、萵苣、紅花(帶汁液)、姜、蔥、醬油、醋、鹽、白糖,放人盆內拌勻,加入芝麻油即成。
每日1次,每次佐餐食用。功效活血涼血,祛瘀通經(jīng),用于肋間神經(jīng)痛氣滯血瘀者。
(2)蘆筍粥:蘆筍嫩苗30克 、粳米50克。先煎蘆筍,去渣,后入粳米煮為稀粥。具有辛涼解表。適用于小兒疹出不暢,癥見發(fā)熱,煩躁、喘咳、嘔吐等??崭狗茫咳?次。
(3)蘆筍粥:用蘆筍100克煎煮,取汁加粳米100克,熬成粥即可食用。蘆筍清熱涼血,能消除癌癥患者陰虛引起的心煩和失眠。
(4)雙筍菜:竹筍500克、綠蘆筍300克、色拉醬少量。竹筍加入適量的水煮熟,涼后去皮、切成條狀備用;蘆筍去粗皮、切成小段,加適量水煮熟后,雙筍擺到盤子上,加少許色拉醬即可。功效,竹筍對滋陰、化痰、利便有幫助,蘆筍對清熱降火有幫助。二者吃后會有飽腹感,有助控制飲食。
(5)食用蘆筍的方法:①趁“鮮”吃,即選購新鮮、保存不失鮮、烹飪要新鮮。 新鮮蘆筍的標準是結實、筍花苞繁密、未長腋芽、表皮鮮亮不萎縮、細嫩、粗大。
②保存不失鮮,如果不能馬上食用,可用紙把蘆筍包起來,放于冰箱冷藏室,最多可維持2~3天?;蚴前烟J筍放在5%濃度的溫食鹽水中燙煮1分鐘,撈出來后放于冷水中冷卻,等10分鐘后再放于冰箱中,以延長其新鮮度。
③烹飪要新鮮,蘆筍的重要成分都在尖端幼芽處,在烹飪時應多注意保存蘆筍尖。做法是把蘆筍烹調前,先切成條,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除苦味。等水煮開后,再加入削好的蘆筍,換小火煮15分鐘撈出即可。
【注意】
(1)脾胃虛寒者慎服。
(2)寧原《食鑒本草》:"忌巴豆。"
(3)蘆筍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1周以上才吃。
注:文中涉及到的各類藥方、偏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如果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修改、刪除。